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27 22:57:35
◎ 3月27日晚間,歌爾股份發布的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985.74億元,同比2022年下降6.03%,對應的歸母凈利潤為10.88億元。
每經記者|彭斐 每經編輯|楊夏
3月27日晚間,歌爾股份(SZ002241,股價16.02元,市值547.42億元)發布的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985.74億元,同比2022年下降6.03%,對應的歸母凈利潤為10.88億元。
對于業績下降原因,歌爾股份表示,報告期內,受到消費電子行業終端需求整體不足、VR虛擬現實等智能硬件產品出貨量下降、公司業務結構變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公司的整體營業收入和盈利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行業地位依然穩固,短期的業績壓力不會動搖公司穩定發展的基本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營收與業績均出現下滑,但歌爾股份在相應成本支出上,也更加合理。財務數據顯示,歌爾股份在2023年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和財務費用合計77.99億元,同比減少5.11%。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45.7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4.64%,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4.50%。
面對消費電子行業低迷、終端市場需求下滑、部分新興智能硬件產品發展速度慢于預期等挑戰,歌爾股份所處的賽道面臨不小的壓力。
從業務范圍來看,報告期內,歌爾股份的主營業務包括精密零組件業務、智能聲學整機業務和智能硬件業務,主營業務所屬的行業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財務數據顯示,在2023年,智能硬件仍然是歌爾股份收入第一大支柱,實現營收587.09億,營收占比達59.5%。智能聲學整機業務實現營收241.85億元,占比營收為24.5%;精密零組件業務實現營收129.92億元,占比營收為13.2%。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手機出貨量的下滑,讓歌爾股份所處的行業面臨不小的壓力。其中,2023年,受到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地緣政治沖突加劇、終端消費需求不足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響,全球智能手機產品市場規模增長有限。
據IDC統計,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11.7億部,同比下滑約3.2%。智能手機產品的硬件技術創新和軟件應用場景創新速度同步放緩,與智能手機相關的精密零組件產品的市場規模也受到一定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雖然智能手機產品軟硬件創新速度放緩,市場規模增長停滯,但消費電子行業逐步從移動互聯網時代走入后移動時代,新興智能硬件產品逐漸成為消費電子行業硬件設備的主要增長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3年,新興智能硬件產品的市場規模表現有所分化。根據知名咨詢機構Canalys的統計數據,2023 年全球智能可穿戴產品出貨量約為1.86億部,同比增長約2%;2023年全球TWS智能無線耳機出貨量約為2.95億部,同比增長約2.4%。
歌爾股份稱,雖然面臨終端消費需求不足的情況,智能可穿戴產品和TWS智能無線耳機產品的市場規模仍然保持了穩定增長態勢,未來伴隨著智能交互、健康監測等軟硬件技術的成熟和應用場景的發展,上述產品市場規模有望迎來更快的增長。
在傳統業務增速放緩之際,元宇宙成為這個行業龍頭押寶的方向。歌爾股份在財報中提到,與元宇宙產業高度相關的VR虛擬現實、MR混合現實和AR增強現實產品,依然是2023年消費電子行業最受關注的新興智能硬件產品方向。
根據IDC的統計數據,2023年全球VR虛擬現實、MR混合現實、AR增強現實設備出貨量約為670萬臺,同比下滑約23.5%。受到終端消費需求不足、內容應用有待豐富等因素的影響,VR虛擬現實產品和MR混合現實產品出貨量短期下行,但行業內仍發生了較多值得期待的新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對元宇宙行業及相關新興智能硬件產品的發展也保持了高度重視。2023年9月,工信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了《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 年)》,進一步明確了我國元宇宙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有望持續推動我國元宇宙產業的健康發展。
相關信息顯示,元宇宙產業鏈上游的光學、微電子、微顯示、半導體、新材料等領域附加值高,存在大量“卡脖子”問題,是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歌爾股份將在這些關鍵核心領域持續發力。
除了繼續加碼在元宇宙布局,歌爾股份還盯上了汽車電子產業鏈。
歌爾股份在財報中稱,在鞏固公司精密零組件和智能硬件產品領域內既有競爭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新的業務方向和業務機會,積極把握精密光學器件和模組、傳感器、微系統模組、VR 虛擬現實、MR 混合現實、AR 增強現實、智能可穿戴等領域內的新產品機會,拓展獲取核心客戶的重點項目,同時繼續積極關注和跟進在汽車電子、微顯示等領域內的新業務方向和機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023年,歌爾股份陸續發布的車載AR-HUD的PGU模組PGU4620、PGU4620 Gen2以及可應用于AR-HUD的自由曲面鏡及冷光鏡,受到市場廣泛關注,目前已實現量產出貨。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