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5 13:11:01
開年以來,隨著資金持續買入,震蕩市中表現較為穩健的紅利類ETF規模持續“狂飆”。截至昨日,全市場28只紅利主題ETF (ETF全稱及跟蹤指數關鍵詞包含“紅利”)合計規模為582.43億元,較2023年底增長了近32%。港股市場中,聚焦銀行、公用事業、石油及天然氣等板塊的恒生紅利ETF(159726),今年以來份額增長率高達36.29%,期間規模增長率更是高達41%。
今日早盤收盤,港股大盤重挫-2%,相對更抗跌的恒生紅利ETF(159726)跌近1%,中國聯通、信義光能、中國移動、農業銀行等依然上漲,中國生物制藥跌近4.5%。
近期紅利策略的機構觀點方面,方正證券認為,當前港股持續反彈的條件并不充分,短期或可聚焦防守策略,配置高股息資產(能源/電訊/公用事業)。中長期來看,當前港股情緒已見修復,美聯儲降息有望成為港股Risk-On的契機。降息前堅持配置高股息資產(能源/電訊/公用事業),若降息與基本面修復信號明確,可逐步將部分倉位調向成長性更高的電子、醫藥、互聯網。
光大證券認為,目前紅利資產估值和交易擁擠度仍相對偏低,高股息策略仍然可以作為穩定收益的底倉,仍適合當前的市場環境。今年1月以來,港股的韌性強于A股。當前美債收益率已回到前期高位,未來有望回落,利好于港股市場持續演繹修復行情。此外,歷史來看,港股市場同樣存在春季行情,未來或將跟隨A股市場上演春季行情。配置上,或可聚焦稀缺成長品種以及高股息資產。
申萬宏源證券近期則對高股息策略占優的環境進行了分析:
1) 國際宏觀環境波動下的避風港:具有高股息特征的公司,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與可持續經營的能力,在面臨國際宏觀環境波動時,其較強的內循環能力能有效抵御國際貿易環境、出口狀況的變化,從而形成波動環境下的避風港;
2) 與國內宏觀環境高度相關,弱復蘇環境占優:所謂弱復蘇環境,是指經濟復蘇過程中,企業擴產、銷售增長不達預期,供求關系尚未完全轉變的宏觀環境,在這一環境下,經營持續性強、盈利能力突出的高股息企業相對占優;
3) 受估值等波動因素影響較小:高股息率策略具備布局低估值高盈利能力股票的傾向,這類股票具備“現金牛”企業的特征。
總的來說,在宏觀環境變化、市場估值水平波動時,這類高股息率企業能夠抵御估值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在長期貢獻持續的股息收益。
支持T+0交易的相關ETF:
1)啞鈴策略防守端 — 恒生紅利ETF(159726),低估值、高股息、中特估三重催化,聚焦銀行、公用事業、煤炭等板塊;
2)啞鈴策略進攻端 — 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高彈性、高成長,聚焦平臺經濟、人工智能、造車新勢力、半導體芯片等熱門板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