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05 13:05:19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彭水萍
單周成交3.78萬億,萬得全A指數跌超9.27%,A股市場上周出現加速下跌趕底的現象,拖累一眾含權基金收益,公募FOF也遭遇大跌,全市場權益類FOF僅有13只收紅,部分品種跌超10%。
從盤面來看,上周的行情相對極端,但在業內分析來看,衍生品投資工具的爆倉是當前拖累市場的主要原因,而就探低企穩的時間判斷來看,業內仍舊難以定論。
萬得全A指數單周跌超9.27%,這意味著,個股單周均獲一個跌停板,而從萬得全A平均股價指數來看,上周的跌幅達到了14.44%,意味著投資者在上周的平均賬面虧損也在這一幅度上下,而由于大小票風格的不同,一眾中小市值個股持倉的品種或投資人虧損幅度可能更大。
就FOF基金來看,上周全市場權益類FOF僅有13只收紅,甚至出現了跌超10%的品種。例如富國智鑫行業精選A,上周Wind統計顯示,基金凈值單周跌幅達到10.32%,而股票型FOF全部收跌,跌幅最小的是國泰行業輪動A錄得-3.51%。
混合型FOF或有債券資產的貢獻,跌幅相對較小,但總體也是呈現普跌態勢,成績最好的是前海開源裕澤定開錄得0.71%,最差的是西藏東財均衡配置三個月A大跌8.29%,混合型FOF的平均漲跌幅為2.26%,中位數為跌1.84%。
上周后半段出現加速下跌的現象之后,雪球敲入或兩融爆倉被市場廣泛熱議,記者從業內了解獲悉,前者出現了加速出清的狀態,后者或許才剛剛開始。
目前來看,兩融余額連續縮水。Wind數據顯示,1月初兩融余額1.65萬億元,融資余額1.58萬億元,而截至1月30日,最新兩融規模是1.58萬億元,融資余額1.52萬億元,出現縮水,此外1月30日兩融余額較上一交易日減少92.22億元,連續3個交易日減少,而在上周,兩融余額已經跌至1.52萬億元。
一般來說,“兩融”投資者的維持擔保比例130%是平倉線,150%是警戒線,低于平倉線券商就會通知投資者去補倉,把維持擔保比例上升到130%以上,否則就有可能會出現強制平倉。從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數據來看,目前兩融的平均維持擔保比例在229.3%,雖然已經低于2022年4月(235%)的低點,但較2018年的(215%)低點仍有距離。
上周收益排名靠前的各類型FOF(數據來源:Wind)
但客觀存在的是,今年以來A股主要指數陷入調整,上證綜指今日最低跌至2635點。回過頭看,上證綜指月線已經六連陰。市場的頹靡走勢引發投資者對融資、股權質押等資金面風險的擔憂。
上周,銀行板塊表現相對領先。一方面,一月未降息的背景下,銀行凈息差得到保護;另一方面,當前市場風險偏好處在低位,避險情緒占上風,銀行作為高股息資產,疊加“開門紅”業績支持,或更受投資者青睞。
政策面上,資本市場、地產、國企改革等政策持續發酵,具體措施逐步落地。資本市場方面,29日起,證監會進一步優化融券機制,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并限制融券效率,該舉措體現“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有助于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防范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規行為。
資金面上,上周場內ETF再度放量,寬基指數ETF保持大幅凈流入趨勢,對A股形成支撐。截至2月2日,股票型ETF合計資金凈流入約400億元。隨著市場估值來到歷史底部,長期資金借道ETF加速配置,年初以來合計資金凈流入超1600億元,1月凈流入創去年8月份以來單月凈流入新高。
策略配置方面,長城基金分析指出,短期來看,關注政策指引和業績預喜共振的板塊。1月下旬以來,穩增長政策進一步加碼,對A股市場形成一定的邊際利好。在基本面好轉、市場整體風險偏好回暖之前,高股息策略仍有望繼續占優。中長期建議持續關注前期超跌但產業趨勢向好的一些板塊。
海通策略研報指出,當前A股估值、破凈率、風險溢價等指標顯示市場已處在大的底部區域,融資及股權質押的壓力還需繼續觀察,不過積極政策的密集出臺有望使得宏微觀基本面逐漸轉暖,資金面后續也有望出現積極變化。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