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04 13:45:59
每經編輯 盧祥勇
據江西日報消息,2月3日,江西省委書記尹弘以“四不兩直”方式,在南昌隨機選擇“九小”場所、酒店、商場等暗訪檢查安全生產工作。
“九小”場所是消防安全工作的整治重點。尹弘來到處于城鄉結合部的南昌經開區白水湖管理處雙港村。該村綜合大樓一層是集商店、超市、餐館、農貿市場等于一體的多業態混合經營場所。
尹弘走進一家服飾店,察看消防設施設置情況。“有滅火器嗎?”“會不會使用?”他詢問商戶消防安全基本知識,要求商戶示范如何使用滅火器。店頂墻上私拉電線如蛛絲網般,隔層上面還堆滿了雜物,尹弘督促商戶立即著手整改,全面消除安全隱患。
圖片來源:江西日報
隨后,尹弘隨機走進附近理發店、炒貨店、燒菜館和小超市等,仔細檢查滅火器配備、廚房煤氣罐擺放、商戶庫房使用等情況,發現部分商戶電線未做穿管保護、商品堆放堵塞過道、煙感探測器裝在店鋪外等問題。
他要求結合開展“九小”場所消防安全綜合治理,立即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不放過任何一個漏洞,不留下任何一個盲點,做到隱患早發現、問題早處置。
圖片來源:江西日報
走進位于雙港東大街的維也納酒店,尹弘察看內部空間布局、消防設施配備、安全通道設置等情況,現場對酒店火災煙感探測器進行測試,并指出了酒店消防設施標識不明顯等問題。
在酒店消控室,尹弘仔細檢查值班記錄,并抽查值班人員對應急處置程序、火災報警控制器的操作熟悉程度。來到噴淋消防水泵房,工作人員多次輸錯消防電氣控制密碼,根本無法啟動泵房開關。
尹弘嚴肅地指出,安全生產人命關天。要深刻汲取新余“1·24”特大火災事故血的教訓,全面排查整改消防安全隱患,壓實屬地、消防、行業主管部門和企業責任,加強員工安全教育,強化實戰演練,堅決整改到位。
正值小年,南昌市新建區新城吾悅廣場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尹弘進商戶、查攤位,重點對安全通道、消防設施等進行檢查。在一樓蓋世無雙燒菜館,尹弘走進后廚仔細檢查廚房燃氣用具、管網、報警裝置等情況。
他叮囑經營者要嚴格執行燃氣安全規定,增強燃氣安全使用意識。針對后廚案板桌遮擋消防栓問題,尹弘要求經營者立即整改。
他說,沒有安全一切無從談起。各經營主體要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認真履行法定責任,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和員工安全培訓,提升安全防范意識。
沿著商場安全通道,尹弘來到二樓電競游戲廳,檢查中發現游戲廳應急照明燈具損壞、安全標識不夠醒目、消防栓被垃圾桶遮擋等問題,他強調,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從嚴從細排查整治風險隱患,聚焦人員密集的重點場所、重點部位、重點領域,進一步加強安全巡查和突擊檢查,舉一反三推進問題整改,確保萬無一失。
另據“江西省人民政府”微信公眾號,2月2日晚,江西省省長、新余“1·24”特大火災事故處理指揮部總指揮葉建春在新余主持召開指揮部會議,聽取事故處理工作最新進展情況匯報,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他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本著對人民負責、對發展負責的態度,按照任務分工,毫不松懈、嚴謹細致做好事故處理各項工作,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高效推進,以實際工作成效回應社會關切。
葉建春認真聽取傷員救治及出院后回訪、遇難人員家屬心理跟蹤安撫、配合國務院事故調查組開展工作、消防隱患排查整治等工作情況匯報,強調要凝心聚神,再接再厲,保持專班不散、工作不亂,進一步加強專班之間、省市區各級的協調配合,把工作處理得更加妥善。他指出,在各方共同努力特別是傷員和遇難人員家屬的理解配合下,事故善后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傷員陸續出院回家,遇難人員家屬處理完相關事宜后陸續返鄉。春節即將來臨,要細致考慮仍在接受救治傷員、已經出院人員、返鄉家屬等各類人員的心理狀況,制定科學完善的回訪方案,用好各方力量,用心傳遞溫情,引導相關人員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以最貼心的關懷、最細致的工作幫助他們邁過難關。
當前,配合國務院事故調查組開展工作、盡快查明事故原因是重中之重。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放下思想包袱,主動對接協調,盡最大努力提升工作效能,確保及時、準確、真實提供各類材料和信息,同時做好后勤保障等工作,為調查組開展工作提供良好條件。要深刻反思事故教訓,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意識,以標本兼治的導向抓實安全生產工作,做好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工作,著力排查整治“九小”場所、多業態混合場所、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場所的消防安全隱患,有序推進“拆牌、破網、清通道”專項整治行動,強化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普及,不斷織牢安全風險防控網,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環境。
編輯|盧祥勇 杜波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江西日報、“江西省人民政府”微信公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