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資本市場再上新聞聯播! 國常會釋放重磅信號,如何解讀?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22 22:50:21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趙云    

1月22日,A股再次跌上熱搜,三大指數均出現大跌,滬指再度失守2800點大關。

當晚,央視《新聞聯播》播放重磅新聞。在提及資本市場時,國常會明確指出“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著力穩市場、穩信心”。

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時隔半年,國常會繼續深入強調資本市場重要作用,該如何解讀?

半年時間多項重磅政策出臺

據央視新聞,22日,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資本市場運行情況及工作考慮的匯報。

國常會強調,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資動態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要加強資本市場監管,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打造規范透明的市場環境。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著力穩市場、穩信心。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是專門提及“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著力穩市場、穩信心”。

事實上,自從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以來,已有一攬子利好出臺,以提振A股:

第一,2023年8月10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紛紛發布公告稱將加快在完善交易制度和優化交易監管方面推出一系列務實舉措。

一方面,研究允許主板股票、基金等證券申報數量可以以1股(份)為單位遞增;另一方面,研究ETF(交易型開放式基金)引入盤后固定價格交易制度。

第二,2023年8月18日,為進一步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證監會指導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自8月28日起進一步降低證券交易經手費。

第三,2023年8月22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等部門發布了多項支持資本市場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相關政策執行至2025年或2027年底。

第四,8月27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公告,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

第五,2023年8月27日,證監會發文稱,將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機制,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

第六,2023年9月1日,證監會發布《關于股票程序化交易報告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關于加強程序化交易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前者主要明確了股票市場程序化交易報告的具體安排,后者主要是加強程序化交易管理工作。

第七,2023年9月1日,證監會制定并發布《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進一步推進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穩定發展和改革創新,加快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系統合力。

第八,2023年9月26日,滬深交易所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有關事項的通知,北交所也發布實施了經修訂后的減持指引,被稱為“史上最嚴減持新規”。

第九,2023年10月,證監會發布通知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員工通過參與戰略配售設立的專項資管計劃出借證券,并適度限制其他戰略投資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與此同時,滬深北交易所發布《關于優化融券交易和轉融通證券出借交易相關安排的通知》

第十,2023年12月15日,為進一步健全上市公司常態化分紅機制,提高投資者回報水平,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進一步明確鼓勵現金分紅導向,推動提高分紅水平。

此外,證券、基金行業也密切響應新規。

如在證券行業,近期證券行業普遍響應穿透式監管,嚴格規范兩融,多家券商出臺新規,禁止融資買入證券用于償還融券。

基金行業方面,公募基金費率改革也應者如云,去年以來行業130余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發布降費公告,降費產品超3300只。

本次國常會釋放積極信號 將增強市場信心

那么,為何市場近期仍明顯走弱?

某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資金面來看,春節前交投情緒較為清淡,加之雪球敲入等負面消息引發情緒面恐慌,造成短期內市場接連走弱;此外,宏觀面來看,經濟復蘇斜率尚未抬升,部分長期資金仍在觀望,也導致了市場相對疲軟。

某公募基金經理也指出,22日的下跌并非基本面問題,而是快速下跌后的集中止損造成的。另外,近期雪球集中敲入等消息,也引發了市場進一步波動。

而在22日新聞聯播播出關于國常會關注資本市場消息后,多數市場人士認為,該消息有利于重塑市場信心,對未來資本市場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對記者指出,本次會議對市場至少釋放出三個積極信號:

一是針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期,內生長期資金可能存在不足的情況,會議著重強調了長期資金入市的重要性;

二是在經濟轉型期,融資需求較大,近年來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在一級市場對產業基金的投入力度較大,本次會議提到了投融資的動態平衡、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了政策導向;

三是過去較多地關注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其實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融資需求之間需實現動態平衡,尤其對于投資者而言,若市場投資功能得以提升,將有利于更好地實施價格發現機制,本次會議也有所提及。

王涵認為,在市場波動較大的開年之際,國常會聚焦資本市場,去偽存真,這無疑回應了一些重要關切,體現出此前金融工作會議所強調的資本市場作為樞紐地位的重要性,市場企穩的信心將進一步得到鞏固。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則認為,本次國常會是新一屆政府首次專門聽取關于資本市場運行情況的匯報,并作出明確部署,充分體現了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對于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的重大意義。在當前市場形勢下,本次會議將增強市場信心。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資本市場近期連續下跌,投資者信心受到較大影響,市場各種傳聞消息也給投資者帶來比較利空的感覺。如果市場進一步下跌,會加大金融風險隱患。

“在當前點位,宏觀部門協調一致出臺更多有效措施,對于穩市場、穩信心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他表示,當前市場點位對市場穩定資金而言,也處于相對安全的位置。

“對于長期經濟恢復、資本市場反彈,大家都是看好的,現在的關鍵是扭轉短期的預期。”李湛對記者表示,投資者期待看到實實在在的舉措落地。比如,市場期待的降準降息政策,是因為當前實際利率還比較高,通貨膨脹水平下行,此時如果不快速做一些價格調整,對整個市場的信心修復而言也有不利影響。還有地方債務的整體解決方案,市場也期待盡快落地來穩定宏觀經濟預期。

“每每股市迅速下跌至低點時,海內外的經驗也告訴我們,相關部門往往會有一系列組合拳推出,來扭轉市場的下跌。”李湛表示,投資者的預期不僅是受資本市場本身資金供需力量的影響,更是受到經濟基本面以及宏觀財政、貨幣、產業政策等總量和結構政策在資本市場的映射影響。

“當前的關鍵是穩預期、穩信心。穩預期需要看到政策對資本市場及積極基本面產生實實在在的向好的影響。”他表示,當前外部環境有所改善,國內的信心是關鍵。扭轉預期,不僅要著眼長遠,也需要迅速穩定當前股市預期,需要出臺一些及時有效的舉措,來扭轉各類投資者信心。

超跌反彈隨時可能發生

投資者更關心的是,市場何時能迎來反彈?

上述首席策略分析師對記者明確指出,目前恐慌盤正在出清,市場隨時存在超跌反彈可能。建議投資者關注彈性較高品種,如動漫游戲、光通信等板塊。

而上述公募基金經理則表示,從歷史對比來看,目前市場所處環境與2018年底類似--2018年A股行情出現下跌,10月起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問題開始受到高層關注,地方政府及金融、財政、司法等部門都相繼行動起來,發布政策以及設立紓困基金,全力幫助上市公司渡過難關。2019 年,中國資本市場在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各項基礎性制度建設推陳出新,2019 年全年,上證綜指累計上漲近20%,萬得全A 指數上漲近30%,上證50指數和創業板指更是漲幅高達40%左右。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官陳果則表示,資金面負向正循環造成的恐慌情緒導致市場出現超調,從A股歷史看,因為資金和情緒造成的快速調整往往是市場的最后一跌,值得注意的是,基本面上近期部分高頻經濟數據有所回暖:“一旦有利好催化,市場隨時將展開反彈,短期關注業績預告指引及景氣邊際催化方向。重點關注:電子、軍工、電力、電力設備、通信、煤炭、建材等。”

申萬宏源策略分析師傅靜濤則指出,避免悲觀預期和資金流出自我強化,是活躍資本市場的底線。短期市場毫無疑問處于歷史級別的高性價比區域。

他指出,市場擔憂2024年需求向上缺乏彈性,供給釋放壓力將維持高位。但這樣的基本面擔憂在短期調整中已充分反應。市場的長期性價比已與歷史級別的低點旗鼓相當。短期超跌信號明確,市場存在內在修復訴求。此次國常會再次提及資本市場,反映了管理層對資本市場的重視,兜底系統性風險,穩定市場預期,政策力度加碼的窗口已經打開。同時,在長短期性價比均較高的時點,正是長期配置的絕佳時點,積極引導長期資金入市正當其時。

同時,他指出,強調公司治理、股東回報正在成為一種思潮。特別是新經濟方向上,現階段投資者格外重視融資和股東回報的平衡,這在短期體現為新經濟行業風險偏好下降,估值中樞回落。發揮融資功能的另一面是優化投資功能。“中特估”導向下,成熟行業中的優質企業正在提供越來越豐厚的股東回報。但新經濟公司,也需要優秀的公司治理,來支撐市場遠期業績兌現,股東回報改善的預期。此次國常會特別強調“更加注重投融資動態平衡”“打造規范透明市場環境”,未來以股東回報為標準,一批新的核心資產將有望進入投資者視野,帶動市場主線明確,估值修復。因此,短期政策底線已探明+性價比明確改善,超跌反彈可能隨時發生。2月將是春季行情的關鍵窗口。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6405680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資本市場 證券 新聞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久久夜夜一本婷婷 | 中文字幕永久乱码专区 | 色婷婷5月综合久久 | 日本男女无遮羞羞视频 | 亚洲中文Av高清中文Av | 日本特级婬片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