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10 21:21:14
每經AI快訊,2024年1月10日,華創證券發布研報點評中遠海控(601919)。
公司公告2023年業績預告:1)歸母凈利潤:2023年預計實現歸母凈利238.6億,同比-78.3%;測算Q4預計實現歸母凈利18.0億,同比-85.5%、環比-67.3%。2)扣非歸母凈利:2023年預計實現扣非歸母凈利237.5億,同比-78.2%;Q4預計實現扣非歸母凈利17.7億,同比-85.6%、環比-67.5%。3)息稅前利潤EBIT:2023年預計實現EBIT為366.4億,同比-78.5%;Q4預計實現34.4億,同比87.3%、環比-59.5%。4)經營數據:2023年CCFI均值937點,同比-66.4%;其中四季度CCFI均值854點,同比-47.1%、環比-2.8%;2023年SCFI均值1006點,同比-70.5%;其中四季度SCFI均值1089點,同比-20.8%、環比+10.4%。
23年集運市場面臨諸多挑戰,公司四季度業績承壓。2023年,集裝箱運價較疫情期間的高點大幅回落,23Q4 SCFI均值為1089點,較22Q1的均值4851點同比下滑近78%,同時,集運行業運力供給增速有所上升,運輸需求則相對走弱。根據Clarksons數據顯示,截至24年1月,集裝箱船在手訂單占比總運力的24.7%,2023年供給端增速為8.0%,需求端增速僅為1.4%,這也是導致市場運價水平較去年顯著下降的因素之一。
建議持續關注紅海事件影響。我們此前發布三篇跟蹤報告分析紅海事件或有的影響。1)我們建議重點關注繞行對有效運力的消耗及市場存在的強學習效應。根據Clarksons測算,船舶避開蘇伊士運河,繞行好望角將顯著提升集裝箱船的成本及航行時間,使得航距拉長約29%(遠東-歐洲航線),航行時間由28天增加至36天,燃油成本增加約65萬美元。2)我們理解主流貨主、船公司應為風險厭惡型角色,一旦海上運輸出現重大損失,難以彌補。紅海沖突導致船只遭襲,是強不確定性事件,對貨主與船公司均難以提前預判,因此繞行(部分繞行)在一段時間內是最有可能的選項。3)短期集運運價跳漲。截至1月7日,SCFI收于1897點,周環比+7.8%,SCFI歐洲航線收于2871美元/TEU,而疫情前2017~2019年SCFI歐線平均值僅為820美元/TEU,目前較該均值水平已同比上漲250.1%,若紅海事件持續影響,則公司在24年業績有望受益。
投資建議:1)盈利預測:根據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實現歸母凈利238.6億元,基于Clarksons統計集裝箱船在24-25年的交付情況,預期供給增速或高于需求增速,CCFI運價均值較23年或進一步下行,我們調整2024~2025年歸母凈利分別為實現140.1、150.6億(調整前為200、210億),對應EPS為1.48/0.87/0.94元,對應PE為7/11/10倍。2)目標價:我們認為作為全球領先的央企集運龍頭,公司穩健抗壓能力不斷增強,長期看好公司盈利中樞驗證與“船到鏈”端到端轉型后的央企周期價值躍升。同時,公司推動股份回購,有效提振投資者信心。我們以周期成長股定價方式,給予2024年預期利潤15倍PE,對應目標市值2102億,對應股價13.1元,預期較現價35%空間,給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歐美進口需求大幅下滑,即期運價低于長協價,運力大規模擴張等。
(來源:慧博投研)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 曾健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