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9 12:17:52
◎賈小龍表示,12月以來,共有3次冷空氣過程影響我國,其中14~17日為全國型寒潮天氣過程,綜合強度為歷史上12月最強。
◎根據分析認為,春運期間,主要是2024年1月26日到3月5日,影響我國中亞東季風強度總體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弱,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整體上接近常年同期,但是冷暖起伏比較明顯。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旭
12月29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回顧2023年12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并對2024年1月氣候趨勢作出預測。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12月全國氣溫接近常年同期,降水偏多。
賈小龍表示,12月以來,共有3次冷空氣過程影響我國,其中14~17日為全國型寒潮天氣過程,綜合強度為歷史上12月最強。總體來說,12月冷暖的變化非常劇烈。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李彪 攝
賈小龍介紹,12月(1~28日),全國平均氣溫-2.8℃,接近常年同期。中東部大部氣溫均較常年同期偏低,西部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月內氣溫起伏變化大。福建連城、江西安遠等11個國家氣象站日降溫幅度突破12月份歷史同期極值。
此外,12月全國平均降水量11.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8%。中東部地區大致呈北多南少態勢,河北、山西和內蒙古降水量為歷史同期最多。
賈小龍回顧12月我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時總結如下:
一是12月最強寒潮影響我國大部地區。12月以來,共有3次冷空氣過程影響我國,其中14-17日為全國型寒潮天氣過程,綜合強度為歷史12月最強。
“大家有一個深刻的感受,12月以來冷暖變化幅度非常大,有‘過山車’的感覺,冷暖轉換非常急劇。12月2日到13日,全國平均氣溫是歷史同期最暖,之后是14日到24日經歷了極端寒冷天氣,25日開始全國氣溫開始回暖,進入偏暖的狀態。總體來說,這種冷暖的變化非常劇烈。”賈小龍說。
二是華北、黃淮等地降雪日數偏多、積雪偏深。華北、黃淮、東北中部及內蒙古東部等地降雪日數達3~5天,部分地區超過5天,較常年同期偏多2~5天。華北大部、黃淮北部等地積雪較常年同期偏深2~10厘米,部分地區超10厘米。山東文登22日積雪深度達74厘米,超過本站歷史最大值,打破山東省氣象觀測站歷史記錄。
三是沙塵天氣影響我國北方地區。12月5-9日,北方地區出現揚沙或浮塵天氣。
賈小龍預計,未來十天(12月30日~1月8日),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但前期勢力不強,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其中西北地區、華北北部、東北地區中部及貴州、湖南、廣西、廣東等地平均氣溫偏高2~3℃,新疆西北部、內蒙古、吉林偏高4℃以上。1月6~8日,將有一股較強冷空氣自北向南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
對于2024年1月需要特別關注的天氣變化和春運期間天氣的影響,賈小龍介紹,1月份有幾個方面需要關注。
第一是內蒙古東部、東北、華北等地可能出現階段性低溫大風天氣,建議相關部門提前做好防風抗風、防寒防凍準備以及防災減災應急預案,特別是農牧區,要做好設施農業和畜牧業對雪災的防范措施。
第二,華東南部、華中南部、華南大部、西南地區南部等地降水偏多,部分地區氣溫偏低,存在低溫陰雨造成的土壤漬澇和霜凍災害風險。建議南方農區做好田間排水排澇準備工作,防范土壤漬害,并做好對霜凍災害的防范措施。
第三,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等地降水偏少、氣溫接近常年,在冷空氣活動間歇期,大氣擴散條件要弱一些,可能出現階段性的霧或霾天氣,建議做好人體健康、居民生活及交通運輸等方面的防范措施。
第四,在森林草原方面,預計1月,四川東部、貴州、重慶等地森林草原火險等級比較高,建議有關部門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關于春運期間的天氣,近期我們會組織相關部門專門對春運期間天氣氣候趨勢和氣象災害影響作進一步分析研判。根據分析認為,春運期間,主要是2024年1月26日到3月5日,影響我國中亞東季風強度總體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弱,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整體上接近常年同期,但是冷暖起伏比較明顯。”賈小龍說。
降水方面,東北北部、內蒙古東北部、華東大部、華東南部、華南、西南地區南部、新疆北部等地區降雪較常年偏多。所以,東北、華北和新疆等地還是要做好應對階段性的強降溫、強降雪的準備;南方地區需要防范階段性的雨雪天氣的影響。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李彪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