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2 23:10:12
每經記者 李娜 每經編輯 彭水萍
2023年,ETF無疑是各路機構資金扎堆的重要品種之一,全市場ETF規模在今年8月實現2萬億元跨越。截至12月19日,全市場ETF份額創下歷史新高,合計2.01萬億份。
滬深交易所每月發布的ETF市場情況數據顯示,ETF產品數量及總份額均在穩步增加,而ETF的總市值則在近幾個月陷入持續下滑,圍繞著2萬億元上下波動。
上交所下發的11月滬市ETF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末,上交所基金產品共682只,資產管理總規模15834.98億元。其中,ETF共531只,總市值15044.99億元,較上期減少0.42%,總份額12442.93億份,較上期增加1.81%。11月ETF累計成交金額19118億元,日均成交金額869億元,較上月減少3.4%。
從深交所今日發布11月ETF數據來看,截至2023年11月末,深市基金產品共635只,資產管理總規模5010.06億元。其中,ETF共340只,總市值4670.15億元,總份額4728.63億份。截至11月末,ETF全年累計成交金額54865.6億元。
對比10月末的數據可看出,11月份深市ETF數量又增加了3只,總市值則是進一步下滑了約50億元,總份額則是小幅增長了約20億份。而在2023年前11月份,深市ETF全年累計成交金額突破5萬億元。
某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盡管ETF份額和數量都在不斷上漲,但市場的持續下跌讓ETF總市值處于下滑過程中,“隨著全面注冊制的來臨,上市公司數量快速增加,也催生了市場對ETF的需求。與此同時,一些國資委下屬的公司對ETF市場深度參與,也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從深市數據來看,ETF凈申購品種發生了明顯變化,從10月份的扎堆創業板類ETF切換到醫藥類ETF。
11月份,深交所凈申購份額最大的3只ETF分別為中證500ETF鵬華、恒生醫藥ETF、醫療器械ETF,凈申購份額分別為8.24億份、7.27億份和6.44億份。而在10月份,深交所凈申購份額最大的3只ETF分別為創業板50ETF、創業板ETF、創業板成長ETF,凈申購份額分別為28.27億份、23.69億份和14.18億份。
上交所數據顯示,按類型來看,權益型ETF(含跨境ETF)11月成交額約9659.22億元,約占上交所ETF成交額的50.52%。
如果從券商11月交易賬戶數量占比來看,無論是滬市還是深市,華泰證券、東方財富和平安爭證券位居前三。
深交所數據顯示,2023年11月證券公司當月交易賬戶數市場占比前十名依次為,東方財富、華泰證券、平安證券、銀河證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華寶證券、海通證券、中信建投和國信證券。而在截至2023年11月末的年度累計交易賬戶數市場占比排名中,華泰證券、東方財富和平安證券則是位居前三。
證券公司經紀業務深市ETF 11月交易賬戶數市場占比
與此同時,上交所下發的數據顯示,11月證券公司經紀業務ETF交易賬戶數量占比排名前3名依次為華泰證券、東方財富證券和平安證券,具體為15.09%、11.08%和5.34%。
11月證券公司經紀業務滬市ETF交易賬戶數量排名(前10)
同時,上交所數據顯示,11月ETF(非貨幣,下同)成交額(經紀業務)居前三位的證券公司為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和安信證券,本期成交額在市場中占比分別為12.67%、11.92%和7.49%。
證券公司經紀業務ETF成交額排名(前10)
而在券商持有ETF規模方面,深市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末,證券公司經紀業務持有深市ETF規模居前三位的證券公司為國泰君安證券、廣發證券和中信證券,持有規模市場占比分別為8.48%、7.96%和7.72%。
滬市方面,從持有ETF規模排名前10名來看,中國銀河證券、中信證券和平安證券排名前三,其持有規模占比分別為9.64%、7.32%和7.23%。
證券公司經紀業務期末持有ETF規模排名(前8)
此外,在做市商方面,截至2023年11月末,上交所基金市場共有主做市商19家,一般做市商14家,共為547只基金產品提供流動性服務,較上期增加9只,其中542只基金獲得主流動性服務。有做市商的ETF為516只,占全部ETF的97%,覆蓋股票ETF、跨境ETF、債券ETF、商品ETF、貨幣ETF等各種類型。
截至2023年11月末,深交所基金市場共有流動性服務商26家,共為339只ETF產品提供流動性服務,覆蓋股票ETF(單市場、跨市場、跨境)、債券ETF、商品ETF、貨幣ETF等各種類型。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6156873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