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1 19:41:36
◎高旭東表示,現在有不少互聯網企業想為工業互聯網提供數字化轉型的解決方案,但往往是用互聯網思維來做,導致計算機科學家比工業和行業專家有更大的發言權,兩者并不完全是平等溝通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數字化轉型很難成功。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 石雨昕 每經編輯 陳旭
12月20日,由中國互聯網協會、微博、新浪新聞主辦的“數字力量,探索無穹”2023探索大會在北京拉開帷幕。
本屆大會匯聚專家學者、企業家等產學界領軍人物,圍繞數字技術賦能社會經濟發展、AI大模型前沿趨勢展開分享與探討。
高旭東在進行主題分享 每經實習記者 石雨昕 攝
如何解決科技“卡脖子”問題?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旭東在主題分享時表示,建立以本土企業和本土力量為主導的創新體系、產業體系和經濟體系,這是我們發展的體系基礎。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單純搞引進、消化、吸收。另外,對外開放,把外國企業引進來,這些還要做,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中國自己的體系。
解決科技“卡脖子”問題也需要有好的經濟環境。當前,要大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以積極的投資實現高速度高質量協同發展。不能把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與高速度發展對立起來,二者可以并行不悖,關鍵是企業需要提升核心能力,各地也要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
高旭東表示,在國內外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大力發展數字技術、數字經濟具有重要意義。他同時認為,一般意義上的互聯網思維并不一定適用于所有工業產業。高旭東在大會上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技術不能替代行業主導技術或基礎技術,只能用來賦能或加速工業企業研發和生產。
高旭東解釋說,很多人認為,互聯網思維一般是先做出一個不那么完善的產品,通過迅速迭代更新不斷完善提高,這種方式在一些領域可能適用,但在工業領域,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不行的。比如一個企業生產高檔數控機床,它絕對不會產出不合格或不完善的產品,出售后再根據用戶反饋去調整產品,因為對企業而言,一旦賣出不合格的產品,品牌形象就會受到影響,用戶的損失也是巨大的。
高旭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有不少互聯網企業想為工業互聯網提供數字化轉型的解決方案,但往往是用互聯網思維來做,導致計算機科學家比工業和行業專家有更大的發言權,兩者并不完全是平等溝通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數字化轉型很難成功。
“因此一定要把互聯網思維和工業思維結合起來,數字技術專家和工業專家在共同開發數字化轉型方案過程中,要做到真正相互尊重,互相理解。”高旭東說。
科技研發與創新前期投入多、成本高、不確定性強,如何調動企業創新主動性?尤其是預期相對較弱的情況下,一些企業不敢投資擴產,不愿擴大招聘甚至裁員,以降低成本的方式維持經營,如何才能提高企業投資積極性?
高旭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前經濟增速有一定放緩,行業競爭加劇,領先企業也在努力搶占市場份額,而其他部分企業則面臨生存困境,這是市場經濟下經濟增速放緩通常都會產生的現象。企業需要具備更強的競爭能力才能搶占市場份額,這就需要一些企業快速提升自身競爭優勢和競爭能力。
一方面,要想不陷入“信心不足-投資放緩-需求下行-信心不足”這種惡性循環,就需要真正有企業家精神的人愿意在經濟周期處于低谷時敢于投資,雖然面臨較大風險,但是這種投資策略可以使企業在經濟周期回升時獲得巨大的領先優勢。
高旭東強調,經濟周期的低谷往往也是重大機會產生的時候,而且往往只有那些真正具有強烈企業家精神的人能抓住這個機會,其他絕大多數人都只會陷入觀望。“比如想要成為世界一流的企業,就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進行投資,重視人才招聘以及科技創新和研發,將企業核心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韌性是比較強的。比如在今年國際貿易遭遇巨大挑戰的情況下,前11個月我國的出口依然保持正增長,這在全世界范圍內仍是非常亮眼的,這也說明中國經濟的潛力和活力好于世界上多數其他國家或地區。這是信心的重要基礎,一定要客觀分析問題,正確認識問題。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石雨昕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