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19 10:49:56
每經編輯 趙博淵
企業開足馬力忙生產,項目建設搶抓工期,全力以赴開啟“加速度”……年末歲尾,位于成都郫都區的成都現代工業港正一片拼經濟、促發展的火熱景象。
今年以來,成都現代工業港持續做優做強電子信息、綠色氫能等主導產業,聚力挑好工業“大梁”,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年1至11月,園區194家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7%。
成都現代工業港建立于2004年11月,是郫都工業承載地,園區主導產業為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氫能裝備和電子信息配套裝備。目前,園區擁有25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3家專精特新企業,其中1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加快構建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2023年成都現代工業港大力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招商活動,強化項目儲備,為高質量發展增活力蓄后勁。新簽約靖江亞通、煙臺勝道等重大項目9個,總投資約86.8億元,其中“153”項目2個;新引進上海超捷緊固、貴州航飛、上海璟和、廣東風華等專精特新項目8個。
其中,靖江亞通擬在郫都區投資建設亞通全國總部5G功能膜材基地項目,主要從事OLED導熱屏蔽材料、光學膠、膜系列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規劃年產能1.5億片。煙臺勝道公司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煙臺大學產學研基地,公司重點研發生產五軸數控機床及新型顯示專用特種設備,擬在郫都區投資建設量產生產基地。
聚“鏈”成“圈”,打造優質產業生態。目前,成都現代工業港已落戶東材科技、瑞波科、靖江亞通等新型顯示功能膜等強鏈補鏈企業,北京瀚思、中嘉微視等新型顯示激光設備產業鏈重大項目,臺灣榮諭、深圳圖南等智能終端產業鏈重大項目,實現主導產業鏈加速聚集。目前,園區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鏈企業58家。
近日,國內首條涂布型相位差膜量產線項目在成都現代工業港正式封頂。
該項目總占地面積69畝,總投資30億元,主要從事涂布型OLED相位差補償膜和集成電路等相關領域功能膜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項目建成后將填補國內相關產業鏈空白,對國內面板及偏光片廠商穩定供應、降低成本、研發支持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瑞波科項目負責人王威介紹說:“從今年年初開建,到現在項目一期封頂,項目快速推進的背后,離不開項目各單位的緊密配合,也得益于園區管委會等相關部門的指導,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加快項目建設進度。”
瑞波科項目是成都現代工業港加快推動項目建設的生動縮影。作為項目建設的主陣地,成都現代工業港建立了重大項目“一項目一清單”和“一項目一專班”工作機制,通過周例會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保障項目盡快開工、竣工、投產。2023年,瑞波科、弘拓科技等3個項目新開工建設;佳馳電子、東材科技等11個續建項目有序推進建設;瑞波科一期、金燁天成已竣工。
同時,園區持續挖潛增效,加速轉型升級。按照“一企一策”原則,分門別類制定了20個項目、近1500畝低效用地的實施清單,形成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2023年盤活低效閑置用地200余畝。通過山東新睿達等地塊“再利用”,簽約落地7個項目,總投資67.2億元,畝均產出提升約1倍。
成都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從項目簽約、手續審批,到項目投產,郫都區領導干部以及成都現代工業港全程跟蹤服務,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今年2月,清陶(昆山)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郫都區簽約,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在郫都建設15GWh固態電池儲能產業基地。5月,首條設計產能1GWh的固態電池儲能系統集成產線在郫都投產,這也是成都首條半固態電池生產線。
服務企業貴在無事不擾,支持企業就要有求必應。園區管委會堅持主動服務、積極作為,全力以赴回應、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各類難題,幫助企業輕裝上陣,實現快速發展。今年,園區組織、指導企業申報各級各類扶持政策項目383個,申報扶持資金2360余萬元;協助四川蕊源、二十九所四威項目固定資產、瑞波科開工獎勵等專項扶持資金3100余萬元。
工業企業是實體經濟的主力軍,抓牢了市場主體培育,就是抓住了經濟發展的動力源。
今年以來,成都現代工業港加強企業培育,完成申報新投產企業上規3家,年度入庫東方氫能、速易聯芯等企業21家;挖掘新增企業上市意向,全力協助暢通企業上市通道,2023年新增上市入庫培育企業2家,累計入庫培育企業達13家,協助廣成科技、速易聯芯等3家企業入選成都市上市后備企業庫。
目前,園區在招商引資、推廣宣傳、黨建管理和企業服務方面已初步實現數字化轉型。
綜合天府郫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