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15 17:02:45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彭水萍
11月14日,深圳證監局通報了轄內恒泰華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違規事項,經查發現,公司募集的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弘源互聯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未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及時辦理登記備案手續。此外,公司旗下多只基金存在基金風險等級與部分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等級不匹配的情形。
根據相關法規,監管已對深圳恒泰華盛資管存在的多項違規行為進行處罰,出具警示函措施,公司董事長郝丹也因此收到處罰。據悉,該機構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2013年成立以來已管理基金超過50只,根據協會記載,該機構存在長期處于清算狀態的基金。
又是一起基金募集不備案的罰單,11月14日,深圳證監局通報了轄內恒泰華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泰華盛資管)的違規行為,據監管披露,該公司在從事私募基金業務活動中,募集的私募基金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弘源互聯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未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及時辦理登記備案手續。
一般來說,基金管理人在取得營業執照后,在進行基金募集前,要到協會進行登記,不去登記就不能進行基金的募集,募集完成以后再去設立股權投資基金,設立完成之后,基金管理人在限定日期內到協會辦理基金產品備案,備案完成之后就可以去找目標公司去投資企業。
深圳市恒泰華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中基協備案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機構,2013年8月22日成立,注冊資金1億元,由郝丹主要出資,占比達96%,其余部分由深圳市華盛十八期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伙)出資設立。
根據深圳證監局的披露,恒泰華盛的違規不止于此,其管理的基金當中,多數存在基金風險等級與部分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等級不匹配的情形,如華盛國海創贏6號基金、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弘享匯贏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與此同時,前述華盛國海創贏6號基金未留存部分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方面的相關資料,并且在恒泰華盛匯贏一號股權投資私募基金及恒泰華盛匯贏二號股權投資私募基金管理中,未按基金合同約定向投資者披露可能存在的利益沖突情況。
根據深圳證監局的查證及研究,已對該公司做出處罰,恒泰華盛被出具警示函,違規事項發生期間,郝丹也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及投資決策,同樣對其出具警示函措施。
雖然說恒泰華盛在協會備案的機構類型是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不過從其官方網站的介紹來看,該公司也有相關證券私募投資業務開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列示的相關基金動態中,有的基金已經發生巨額贖回。比如深圳市弘源泰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弘源星原1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于2023年11月2日發生巨額贖回,巨額贖回比例為24.34%。
深圳市弘源泰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恒泰華盛的子公司之一,專注于量化對沖及海外投資,啟信寶信息查詢顯示,恒泰華盛占股約70%,郝丹任董事長。
相比二級市場投資,該公司在一級市場以及一級半定增市場的拓展更加廣泛。據悉,恒泰華盛定增投資基金累計管理超過44只基金,累計管理規模超過55億,投資于超過20家主板及創業板上市公司。
此外,恒泰華盛資管與多家上市公司一起進行產業并購整合,參與360、邁瑞、百姓網、樂逗游戲、墨麟游戲、商湯科技、拓美傳媒等多家企業的股權投資項目。管理的產業整合與并購基金5只,總規模40億。其中,政府參與的引導基金規模達30億。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官網的信息披露,2013年成立以來恒泰華盛資管已管理基金超過50只,但存在長期處于清算狀態的基金(指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提交清算開始后超過6個月未完成清算的私募基金)。
今年以來,私募違法違規罰單明顯增多,監管部門也在持續高壓打擊資本市場各類違法行為。據證監會網站數據統計,上半年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開出181張行政處罰決定書(以下簡稱罰單),合計罰沒金額24.2163億元,罰沒款金額已經接近去年全年(26.67億元)。其中,信息披露違法、內幕交易、私募基金違法位居前三位,罰單分別有82張、29張和26張。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1191176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