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8 09:38:07
每經編輯|畢陸名
據央視新聞11月8日消息,巴勒斯坦安全部門當地時間11月7日稱,6名安全部門人員當天在拉姆安拉追捕一名通緝犯時受傷,其中1人傷勢嚴重。巴勒斯坦安全部門發言人塔拉勒·德韋卡特(Talal Dweikat)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通緝犯涉嫌“販毒和非禮”犯罪。
當天早些時候,社交媒體上流傳一段涉及安全人員開火和傷亡的視頻,并被描述為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的車隊遇襲,一名安保人員身亡。德韋卡特在其發表的聲明中未對此發表評論。
另據參考消息網11月8日援引俄羅斯衛星社報道,巴勒斯坦總統辦公室的消息人士否認總統阿巴斯的車隊如近日一些媒體報道的那樣遭到槍擊。這名消息人士說:“不,這不是真的。阿巴斯的車隊沒有遭到槍擊。”
他說,在社交網絡上流傳的視頻畫面是安全部隊與一名刑事案件被通緝人員在賈拉尊難民營發生沖突的情景。他說:“巴勒斯坦總統馬哈茂德·阿巴斯身體完全健康,正在拉姆安拉的辦公室辦公。”
此前,一個名為“阿布·詹德勒之子”的組織曾于當地時間5日發表聲明,自稱其由巴勒斯坦安全部門的青年組成,并要求阿巴斯在24小時內宣布“對侵略者的全面對抗”。當地時間7日,該組織發布一份“拒絕服從命令的安全部門軍官和士兵”名單。
據深圳衛視直新聞,1935年,馬哈茂德·阿巴斯(現年88歲高齡)生于巴勒斯坦北部城市薩法德。彼時,巴勒斯坦還處于和平狀態,沒有戰爭、沒有饑荒、沒有侵略。由于貧窮,阿巴斯早年輟學,和父親一道擔起養家糊口的重任。但日子并沒有想象中安穩,阿巴斯13歲那年,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戰火與硝煙四起,人們被可怖的死亡籠罩。
戰爭摧毀了家園,一切秩序被打亂。數百萬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阿巴斯跟隨家人逃往敘利亞。
在異國生活的日子里,阿巴斯并未停止學習,他自學高中課業,并獲得大馬士革大學法律學位。隨后,他又前往埃及,繼續進修法律。
1959年,阿巴斯遇見了影響他一生的人——亞西爾·阿拉法特。
1991年起,阿巴斯代表巴方與以色列進行談判。1993年,阿巴斯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與以色列進行十四輪秘密談判,并于當年9月代表巴方簽署了巴以第一個和平協議《奧斯陸協議》。
1994年5月,巴勒斯坦實行有限自治,但阿巴斯并未在內閣擔任職務。兩年后,巴解全國委員會舉行第一次選舉,阿巴斯被選為巴解組織執行委員會總書記,成為僅次于阿拉法特的“二號人物”。
同為巴解組織創始人,人們總將阿巴斯與阿拉法特作對比。在長期的對外抗戰中,兩人亦師亦友。無論是被迫流亡外國還是回到巴勒斯坦奪權,阿巴斯一直忠誠追隨著阿拉法特。
2004年,阿拉法特離世,振興巴勒斯坦的重任再次落在阿巴斯的肩上。他繼任巴解組織執委會主席,次年1月,當選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2008年,成為巴勒斯坦國總統。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參考消息網、深圳衛視直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