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3 18:17:36
◎中國經濟要從三方面發力。一是要把消費穩住,要讓老百姓有錢消費和敢消費;第二,房地產一定要穩住,否則中國經濟受到的影響將比較大;第三,要把大家的預期穩住,穩住企業家的預期,穩住長期資本的預期,穩住投資者的預期。
◎“中國正處在創新要突破的最關鍵的時間窗口。”馬光遠表示,當前,創投行業一定要擅于發現價值,發現趨勢,因為創投的方向預示著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方向。
每經記者|陳晴 每經編輯|梁梟
當中國經濟面臨變局,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今日(11月3日),2023武漢創新投資生態大會召開,來自政府部門、投資機構的數百名各界人士齊聚一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注意到,知名經濟學家馬光遠在會上作了大約半小時的主題演講,主題為“歷史大周期巨變下的中國經濟與戰略應對”。
“從短期來看,中國經濟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逐漸過去。”馬光遠表示,現在大家談到中國經濟,悲觀的情緒比較多,但如果把中國經濟放到全球去看,其實表現沒那么差。
不過,馬光遠也認為,當前中國經濟正面臨變局。而變局之下,中國經濟發展需要雙輪驅動,即科技創新的驅動和金融驅動。
馬光遠在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晴 攝
“現在大家談到中國經濟,悲觀的情緒比較多。”馬光遠分析,一來,中國經濟數據在某些方面的確不盡如人意,這是事實;另一方面,大家面對中國經濟的這種變化,感覺到手足無措。
究竟應該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91302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二季度增長6.3%,三季度增長4.9%。
馬光遠分析,雖然第二季度增長了6.3%,從數據上看似乎表現最好,但實際上,大家感覺到最困難的正是第二個季度。因為在去年二季度基數比較低的情況下,今年二季度的增長預期在8%以上,6.3%的增長沒有達到預期。
“從短期來看,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逐漸過去。”馬光遠認為,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數據表現不錯。展望四季度,中國經濟的增長只要達到4.4%,那么全年完成5%的增長就沒有問題。
馬光遠認為,今年全球經濟都很動蕩,絕大多數國家經歷各種各樣的沖擊。如果放到全球去看,中國經濟表現其實沒那么差。
馬光遠提到了多項具體經濟指標。其中,中國經濟要從三方面發力。一是要把消費穩住,要讓老百姓有錢消費和敢消費;第二,房地產一定要穩住,否則中國經濟受到的影響將比較大;第三,要把大家的預期穩住,穩住企業家的預期,穩住長期資本的預期,穩住投資者的預期。
“這幾年大家經常談一個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個詞談著談著居然談成真的。”在馬光遠看來,變局真的來了。
馬光遠認為,中國經濟正面臨著新周期。新周期下,過去依靠低成本、低價格來發展經濟和競爭的模式已經走到盡頭。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依靠雙輪驅動,即科技創新的驅動和金融的驅動。
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實力持續增強。今年4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我國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排名第11位,連續10年穩步提升,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
馬光遠認為,中國創新有三大優勢。一是中國經濟仍然具有吸引力,多年來全球前沿的產業愿意將“試驗田”放在中國,這就是充分的說明;二是產業鏈在中國,這意味著供應鏈、創新鏈也在這里,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第三,制造業在中國。而所有的創新,終究還是要回歸制造。
“中國正處在創新要突破的最關鍵的時間窗口。”馬光遠表示,當前,創投行業一定要擅于發現價值,發現趨勢,因為創投的方向預示著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方向。
為了推動科技創新和股權投資深度融合,多地持續發力。例如,今年2月,武漢市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股權投資的若干支持政策》,提出了含金量頗高的“金十條”,吸引股權投資機構在漢落戶,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加大對武漢“965”產業集群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項目投資力度,推動武漢股權投資步入快車道。
馬光遠表示,過去幾年,大家對于中國經濟過于悲觀,但中國經濟現狀和趨勢其實“還可以”。“中國未來的產業機遇仍然很多,沒有必要太擔心中國經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