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看,一條洄游1400公里的刀鱭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6 22:59:17

翻開中國地圖,北緯31度線穿過長江流域,孕育了綿延千年的華夏文明,成就了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

向東,是浩渺的太平洋;向西,是廣袤的亞歐大陸。顯著的發展梯度,廣闊的延伸腹地,塑造了長江經濟帶巨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空間。如果說東部沿海地區是一張蓄力已久的彎弓,那長江經濟帶就是一支引弓待發的利箭,箭的能量和強度,事關全國發展大局。

過去近8年時間里,四次高規格座談會先后召開,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把脈定向:破解長江之痛,突圍創新引領,暢通黃金航路……即日起,我們推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觀察”特別報道,看長江經濟帶生態、經濟、航運之變,敬請關注。

每經記者 吳林靜  淡忠奎    每經編輯 劉艷美

生態之變 | 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觀察

武漢 圖片來源:新華社

“狹薄而長頭,大者尺余。”刀鱭,又叫刀魚,最早的記載見于《山海經》。每年春季,這種魚從大海出發,沿長江上溯洄游,去產卵場繁衍后代,然后降河洄游入海,越冬育肥。

很多上了年紀的漁民都能憶起這樣的畫面:一網下去,撈上來撲騰撲騰的滿是刀魚。據記載,刀魚年產量曾高達近4000噸;到上世紀90年代,年產也有1000多噸;可進入新千年后,產量已不足百噸。過度捕撈、水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等因素,導致刀鱭數量急劇減少,洄游區間大幅縮短,分布區域日趨萎縮。

2021年長江“十年禁漁”全面實施后,生態環境迎來轉機。10月12日發布的《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及生境狀況公報(2022年)》(下稱《公報》)顯示,刀鱭能夠溯河洄游至歷史最遠水域洞庭湖。這是時隔近30年,刀鱭重現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它們從長江口成功上溯洄游1400多公里,成為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最動人的注腳。

刀鱭重現

洞庭湖曾是刀鱭重要的產卵場。上海交通大學一篇碩士論文《明清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刀鱭研究》顯示,清朝時期是刀鱭分布最廣之時,但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長江湖北段、湖南已經很難找到洄游型刀鱭了。1996年后,長江江西段已經不能形成刀鱭漁汛。再之后,刀鱭的洄游上限從洞庭湖縮短到鄱陽湖,又縮短至鎮江以下。20世紀末至今,刀鱭在長江干流的分布已然發生質的改變。

刀鱭 圖片來源:“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姜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作為洄游型魚類,需要產卵場、洄游通道、棲息地三塊水域的聯動作用,但凡任何一塊水域的條件不合適,都會影響刀鱭的資源量。”

姜濤提到:“過去長江干流的過度捕撈,最是影響刀鱭的資源量。”長江流域重點水域正式進入“十年禁漁期”前,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經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

自2019年2月1日起,長江中下游地區停止發放刀鱭專項捕撈許可證,禁止其天然資源的生產性捕撈。這給刀鱭的生存提供了喘息空間。兩三年后,銷聲匿跡的刀鱭“重出江湖”。

姜濤提到:“資源捕撈行為停止以后,整個生態的物種開始恢復,資源量肯定是直線型上升的。但江河內部有一個完整的生態結構,不可能說某個單一物種恢復,不會對食物鏈上下游產生影響。”

所以,姜濤研究發現,雖然現在刀鱭整體資源量處于上升期,但尚不穩定。以鄱陽湖為例,在洄游型長頜鱭資源量上升的這兩年,生活在鄱陽湖內的短頜鱭反而出現資源量輕微下降的現象。

無論如何,刀魚能夠上溯1400公里產卵,是長江禁漁好的開端。上述《公報》顯示,“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值總體仍處于低位,但相較于2018年提升了兩個等級。”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開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堅定推進長江“十年禁漁”,鞏固好已經取得的成果。

化工破題

長江的問題在水下,但根源在岸上。過去多年,“化工圍江”是籠罩在長江經濟帶上空的陰霾,產業結構不調整、生態環境不改善,何談經濟帶的高質量發展?

轉機出現在2016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在重慶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也成為長江沿線省份推動化工企業“關、改、搬、轉”的重要指引。

“2016年湖北就行動起來了,而且標準應該是高于全國的。比如,當時國家要求沿江1公里范圍內不能新上項目,湖北把1公里范圍內(化工企業)主動搬遷。”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長江經濟帶智庫聯盟秘書長秦尊文表示,宜昌、荊州、荊門一帶化工占比較高,其中宜昌是水電之都,也是化工之城,是行動較早的城市。

宜昌一手淘汰落后產能破解“化工圍江”,一手依托專業化園區培育精細化工產能,向高端化轉型。2022年,宜昌綠色化工產業鏈完成工業總產值1502.5億元,同比增長29.1%,成為當地首個產值突破1500億元的產業。目前,湖北全省已推進沿江超過460多家企業“關、改、搬、轉”,沿江1公里以內118家任務清單上的化工企業實現“清零”,全省整治取締各類非法岸線碼頭1810個。

從過去十年(2012-2021年)數據來看,在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中,江蘇、貴州規模以上化工企業均明顯減少,四川、湖南、云南、重慶也僅緩慢增長。這與長江沿線化工企業遷移與轉型趨勢不無關系。

更為重要的是,沿線省份規模以上化工企業利潤率十年間整體大幅提升,比如上海、江蘇、浙江利潤率分別由2%、5%、4%提升至9%,四川由9%提升至11%,重慶更由4%提升至16%。

在全國率先發布“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成果的重慶,嚴格建立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推動化工產業綠色轉型。

數據顯示,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已連續6年達到Ⅱ類標準,74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8.6%;2022年長江干流宜昌段出境斷面總磷濃度較2017年下降近六成。

更進一步,秦尊文認為,接下來長江流域生態治理的重點之一,是磷石膏(固體廢棄物)綜合整治,這也是世界性難題。

“整個長江經濟帶基本上都面臨磷石膏污染問題,湖北、貴州最多,四川、重慶、云南等搞磷化工的地方也都有這個問題。”秦尊文透露,湖北三峽實驗室的一大研究重點就是聚焦磷石膏綜合利用難題,襄陽、宜昌等地也在抓緊研究,目前有些地方磷石膏利用率已達50%。

源頭活水

從重慶、武漢、南京到南昌,2016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多場座談會,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掌舵定航。長江是長江經濟帶的紐帶,“無論未來長江經濟帶怎么發展、發展到哪個階段,都不可能離開長江的哺育”。

江蘇太倉港 圖片來源:新華社

把長江保護好是必然要求,保護下的高質量發展也是必答題。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九江市考察調研時,專程來到中國石化九江分公司,勉勵企業大力推進數智化改造、綠色化轉型,打造世界領先的綠色智能煉化企業。

“在不少地方還是談‘化’色變,好像化工就是污染,實際上可以發展綠色化工,來促進經濟的發展。”秦尊文指出。

比如化工大省江蘇,沿線化工產業“向后退”,新興高附加值產業“向前進”。

江蘇盛虹集團董事長繆漢根在近期受訪時提到,1992年盛虹從村辦企業起家,逐步形成傳統紡織、石化、化工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產品體系。“第一階段我們把傳統產業做精做透,第二步往產業鏈上游走做化纖,在連云港投資了大煉化,又以大煉化為平臺往新能源新材料轉型。”繆漢根透露,如今盛虹的新興碳纖維原料產能達到178萬噸,全國第一;在光伏產業鏈膠膜材料領域,目前產能為30萬噸,占全球市場20%以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創新引領發展,把長江經濟帶的科研優勢、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積極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當前,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汽車、家電、紡織服裝五大世界級產業集群為引領,長江經濟帶沿線省份正以科技創新賦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全面提升戰略新興產業影響力。

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到長江中游城市群,再到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沿江11省市,在“共抓大保護”視野下,這條黃金經濟帶正加速蝶變,連接成日益緊密的“共同體”,共同守護一江澄碧,亦守望產業經濟的“源頭活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精品一级在线播放 | 亚洲女人天堂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91 | 日韩欧美久久综合一区 | 日韩乱偷区自中文 | 久热国产精品视频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