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18 19:25:31
各位老鐵,大家好,我是錢研君。
本周市場的表現依舊很弱,只有少數概念板塊有所表現。不過,對于后市,投資者也不必過度悲觀。今天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從數據來看,經濟整體出現了明顯回暖的跡象。
市場極度悲觀時,往往都是投資者進行投資布局的好時機。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最近一周券商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研報。
《道達研選·2023》進行了全面升級,將以"道達研選專屬圈子"的形式分享優質研報資訊,并有60節投資必修課。對《道達研選·2023》感興趣的老鐵,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進行了解!
本周價值類板塊,分享的是醫藥板塊的投資邏輯。
過去3年醫藥板塊調整較多,原因何在?中銀證券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伴隨醫保壓力越來越大,政策控費的力度確實超出市場預期;另一方面,醫藥行業過去還是存在較多重復競爭、企業創新力不足的情況。
當下,中銀國際證券認為,醫藥行業已經發生邊際變化。過去對行業影響比較大的政策如集采、創新藥談判、醫療反腐等,政策的邊際影響已經越來越小。比如說集采,目前絕大多數大品種已經集采完畢,且集采規則也愈發合理,這對業績端的影響越來越小。更重要的是,不少企業通過積極轉型,新產品已經開始逐步上市。整體而言,醫藥行業的風險正在逐步消除。
從更長期的視角來看,醫藥行業不缺需求,尤其是在老齡化的背景下。老齡化會帶來很大的就診需求,并可能會帶來疾病譜的變化。中銀證券看好“衰老性疾病”方面的機會,如創新器械中結構性心臟病、骨科、內窺鏡、電生理等,創新藥板塊中帶狀皰疹預防、減肥藥、腫瘤藥、眼科用藥等,這些領域仍然具備很高的成長性,還會受益于進口替代、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趨勢。
根據中銀證券的統計,目前醫藥板塊的估值和持倉均處于歷史底部。根據2023上半年公布的基金持倉數據,A股醫藥市值占比7.62%,環比上年同期增長0.49個百分點。估值層面,截至10月13日,醫藥行業估值PE(TTM,剔除負值)為27.0倍,也處于2018年以來的相對低位。
綜上,中銀證券堅定看好醫藥長周期向上的機會,并認為醫藥板塊即將反轉。
本周成長類板塊,分享的是醫藥板塊中ADC領域的投資邏輯。
抗體藥物偶聯物(以下簡稱ADC)結合了大分子的靶向性和小分子藥物的殺傷效果,目前從血液瘤拓展到實體瘤領域,在后線治療上具有突出優勢,并逐漸往前線推進。近年來,國內ADC研發熱度高漲,同時憑借全球領先的研發速度和數量,迎來一波以科倫博泰與默沙東合作為代表的出海熱潮。
據中信建設證券統計,2017年至2022年,ADC全球市場規模從16億美元增長至79億美元,復合增長高達50%。中信建投證券預計,2022年至2030年,ADC全球市場規模仍將保持30%的復合增速。
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大會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腫瘤學會議之一。2023年ESMO大會將于10月20日至24日在西班牙馬德里召開。中信建投證券預計,將有多個國內外ADC候選藥物在歐洲腫瘤學ESMO大會上發布重要數據,并有望掀起ADC藥物研發新一輪熱潮。投資機會方面,中信建投證券看好ADC布局領先或差異化的行業頭部公司。
本周周期類板塊,分享的是漂浮式風電行業的投資邏輯。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發布的《中國風電發展路線圖2050》報告,我國近海水深5-50m范圍內,風能資源技術開發量為5億千瓦,深遠海風能資源可開發量是近海的3-4倍。德邦證券認為,從資源情況來看,深遠海風能資源潛力最大,風電走向深遠海有其必然性。
深遠海風能的建設將帶來漂浮式風電的投資機會。按現有的技術條件,當水深超過60m之后,漂浮式海上風機將比固定式海上風機更具有工程經濟性,并隨著水深增加而愈加凸顯其經濟優勢。漂浮式風機往往單機裝機容量更大,更大單機功率,在提升發電量的同時,可以有效節約用海面積、降低機位點數量,進而降低海上風電場工程建設與運維成本。
此外,漂浮式風電還受益于成本端的改善。BNEF預測,2025-2030年主機和平臺成本有望大幅下降,整體造價將降低40%-56%。
那么,漂浮式風電的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呢?據德邦證券的測算,2022年至2025年,漂浮式風電累計新建投資額將達到418億元;2026年至2030年,漂浮式風電累計新建投資額將達到3257億元。
《道達研選·2023》進行了全面升級,將以“道達研選專屬圈子”的形式分享優質研報資訊,并有60節投資必修課。對《道達研選·2023》感興趣的老鐵,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進行了解!
由于篇幅有限,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到這里。“好行業、好公司、好價格”,我是錢研君,期待和你一起聊聊投資有關的那些事兒,祝各位老鐵投資成功!
本期道達研選參考研報如下:
中銀國際-醫藥生物行業:歷史底部,看好醫藥長周期向上幾點邏輯,從邊際變化的角度看醫藥行業的投資機會
中信建投-醫藥行業深度研究:再看ADC,布局全面、創新不輟
德邦證券-漂浮式風電行業報告:走向深遠海,降本增效勢在必行
(錢研君)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