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09 12:39:19
每經編輯 孫志成
9月8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報:2023年8月1日-31日,中國內地(不含港澳臺)新增報告501例猴痘確診病例。
其中廣東95例、浙江77例、北京54例、四川54例、上海32例、江蘇29例、廣西21例、天津13例、湖南13例、河南13例、重慶12例、安徽12例、云南11例、湖北11例、山東10例、陜西7例、河北7例、福建7例、黑龍江6例、吉林5例、山西4例、內蒙古3例、遼寧2例、貴州2例、江西1例,無重癥、死亡病例。
98.9%病例為男性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疫情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98.9%病例為男性,92.5%病例明確為男男性行為人群。
二是病例中有5例女性,發病前21天內均有異性性接觸史,通過異性性接觸感染可能性大,異性伴侶中3例為猴痘感染者、1例近期有出疹史、1例無猴痘相關癥狀。
三是其他接觸方式傳播風險低。除性接觸以外的密切接觸者中僅1人發生感染。
四是93.2%病例為主動就診發現,5.3%為密切接觸者追蹤篩查發現,其他為主動報告和體檢等發現。
五是絕大多數病例臨床表現典型,主要為發熱、皰疹、淋巴結腫大等癥狀,無重癥、死亡病例。
此前,廣東疾控曾發布提醒稱:預防感染猴痘最主要的措施就是不要與有癥狀者密切接觸。
普通居民感染猴痘病毒的風險低,居民不必過度驚慌。同時建議積極了解猴痘預防知識,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好個人防護。
猴痘人際傳播以男男性行為人群為主,在此建議男男同性性行為者積極了解猴痘防控知識,提升猴痘認知水平和防控意識,避免或減少高危行為并做好自我健康監測。
若發生高危行為、接觸高危人群或可疑動物后,出現皮疹、發熱、淋巴結腫大等癥狀,應立即做好個人防護,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并告知醫生流行病學史。
本土猴痘病例三個月破千
6月份以來,我國多個省份先后報告多例猴痘病例。據中疾控公布的猴痘疫情監測情況,6月2日-6月30日,中國內地(不含港澳臺)新增報告106例猴痘確診病例,7月1日-31日,則新增報告491例猴痘確診病例。自猴痘傳入中國大陸以來,本土猴痘病例累計已經超過千例。
2023年7月26日,國家衛健委曾發布《猴痘防控方案》(簡稱《方案》),要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精準防控、快速處置”原則,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堅持發現一起、控制一起,及時阻斷疫情傳播。
《方案》規定,對于猴痘確診病例,根據病例的不同情況要分類實施醫療機構隔離治療或居家隔離治療。確診病例居家隔離治療期間,為保障家人健康和防止疫情傳播,應單人單間居住,避免與家人有皮膚或黏膜直接接觸,做好被污染物品的消毒,非必要不外出,確須外出時穿長衣長褲、佩戴醫用外科口罩,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場所,避免與其他人有皮膚或黏膜直接接觸。
《方案》介紹,猴痘密切接觸者包括直接接觸病例的病變部位及其被污染物品,或感染動物及其分泌物、滲出物等污染物;以及職業暴露或長時間近距離吸入病例呼吸道飛沫等,經評估有感染風險的人員。
“猴痘病毒主要通過直接接觸病例的病變皮膚或黏膜傳播。只要密切接觸者在自我健康監測期間,避免與他人發生性接觸等密切接觸,堅持每天做好體溫測量和癥狀監測,出現猴痘樣癥狀應及時就診并主動報告可疑接觸史,以及時發現猴痘病毒感染者,并及時隔離治療,就可以避免猴痘病毒的續發傳播,最終控制住疫情。”中疾控專家表示。
對于猴痘病毒的擴散風險,7月27日中疾控在《猴痘防控方案》解讀問答中曾指出,人群對猴痘病毒普遍易感,接種過天花疫苗對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護力。現階段猴痘的主要傳播途徑是在男男性行為人群中經性接觸傳播,男男性行為人群是感染猴痘的重點人群。目前一般人群感染猴痘病毒的風險較小,但需了解猴痘基本知識,做好健康防護。
中疾控介紹,猴痘病毒屬于DNA病毒,基因序列相對穩定。我國已開展病毒變異監測工作,監測數據顯示,我國檢出的猴痘病毒基因分型均屬于IIb分支(西非分支),該分支主要在歐洲、北美和亞洲的部分國家流行。
編輯|孫志成?易啟江
校對|程鵬
封面圖自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廣州日報、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