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05 22:42:04
每經記者 王紫薇 每經編輯 劉雪梅
“人生第一杯茅臺是瑞幸給的。”
9月4日上午10時45分,“早C晚A”打工人的第一杯咖啡時間到了,在北京新城市廣場附近工作的王女士來瑞幸門店取自己的“第一杯茅臺”。
9月4日,瑞幸(LUNCY)與茅臺聯名的新品開賣,瑞幸微信小程序上,這款咖啡被放在第一位,售價38元,打完折19元。
在新城市廣場門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原本不是點單高峰時段,即拿即走的柜臺前站了不少等單的顧客和順豐同城急送的小哥。桌面上的單子已經鋪了兩行。工作人員在加急制作咖啡中。在一旁,順豐同城急送的小哥在一邊等產品,一邊幫瑞幸撐醬香拿鐵的打包袋。
在醬香拿鐵開賣4個小時內,北京地區已經有部分門店售罄。瑞幸方面對此也回應稱:“目前我們還沒有數據可以公布,但這款已經賣爆了。”
9月4日晚間,抖音生活服務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瑞幸與茅臺聯名產品“醬香拿鐵”在抖音平臺的銷售業績:首發專場直播銷售額4小時內破1000萬元,新品售賣訂單在前15小時累計銷售破100萬杯。
海豚社創始人李成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與瑞幸聯名,茅臺在年輕化的戰略上更進了一步,瑞幸則獲得了品牌力的加持。
記者在北京瑞幸銀河SOHO門店看到,所打出的瑞幸聯名茅臺產品的大幅海報 每經記者 王紫薇 攝
新品發布4小時,部分門店爆單
北京瑞幸銀河SOHO門店坐落于這個大型寫字樓中,周圍上班族多,瑞幸的繁忙程度也要比新城市廣場門店更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走訪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天上午已經“爆單了”:“上午的單量已比平常多了3倍。”
時至9月4日中午11點半,這家門店面積不大的客區坐滿了等單的消費者,有人等待時間太長,已經玩起了手機游戲。記者問了幾個人,不少人已經等了半個多小時。
一位顧客向記者展示自己的訂單:他是在上午11點半下單,瑞幸預計的出餐時間是12點半,需要等單一個小時。“等唄,反正今天得嘗嘗鮮。”他說。
12點半,飯點時間,隨著下樓覓食的人越來越多,大家手機上的等單時間顯示也越來越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聽到,取餐碼從700多號,一路來到了840多號。
下午1點,來點醬香拿鐵的消費者還絡繹不絕。面對來詢問的消費者,店員說:“目前下單需要等2個小時。”
而在一些核心寫字樓、大學城附近的部分門店,醬香拿鐵開始售罄。
下午一點半,在朋友圈被醬香拿鐵刷屏的榛子(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本來想買一杯嘗嘗味道,結果周圍兩家門店——綠地中心店、京西商務店都賣光了。
事實上,在9月4日宣布成為首個與貴州茅臺達成戰略合作的中國連鎖餐飲品牌之前,瑞幸已經做了很多準備工作。
本來網傳這款醬香拿鐵只在北京地區發售,但最終是在全國萬店同時鋪開,包括瑞幸的加盟門店。
在其他低線市場,醬香拿鐵也為加盟門店帶來了更多訂單。
在成都,一家開在瑞幸門店旁邊的咖啡連鎖門店,在午高峰時,只有一名店員在無聊等待。
有競爭品牌加盟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醬香拿鐵這款新品對他的門店訂單“肯定有影響”。
同在這座城市的消費者郭郭告訴記者,醬香拿鐵的熱度“當然有”,但在當地沒有一二線城市這么高。
在9月4日在廈門舉行的發布會現場,瑞幸咖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謹一透露,雙方這次對這款新品的研發已經有幾個月,經過了多輪口味測試與調整。
而在瑞幸咖啡與貴州茅臺戰略合作發布會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雄軍更明確表示,本次與瑞幸合作開發的“醬香拿鐵”,“每一杯都含有53度貴州茅臺酒”。
盡管如此,市場對醬香拿鐵的口味褒貶不一。一些喝酒的消費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個味道很讓人“一言難盡”。
對醬香拿鐵的口味爭議,主要集中在“醬香”上。
“醬香型的酒單獨喝還可以,一旦和其他的味道混著,酒味其實不明顯,反而像喝多了吐出來的東西。”一位“1斤白酒起步”的消費者君君(化名)這樣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味道一言難盡,“含茅量”幾何?
“入口能嘗出來有醬香白酒的風味,把咖啡咽下去之后會有白酒的回香更明顯一點。”常喝白酒的潘達(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只有對醬香白酒比較熟悉的能喝出來是醬酒的味道,沒喝過的人,應該只能嘗出一點點普通酒精味。”
盡管有茅臺董事長的“站臺”,醬香拿鐵究竟含不含茅臺、含茅量多少的爭論今日在市場上一直在“發酵”。
記者在瑞幸門店里看到,瑞幸使用的是白酒風味厚奶(配制型含乳飲料),酒精含量低于0.5%vol。
銀河SOHO瑞幸門店的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醬香拿鐵真的有茅臺。“這里面肯定有茅臺”,對方舉著裝厚奶的白色盒子,“但是量會比較少。”
一位長期關注新消費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瑞幸沒有明確說明每杯咖啡中含有多少茅臺酒。如果茅臺與瑞幸只是為了制造話題而合作,并沒有真正考慮產品質量和消費者需求,比如消費者發現拿鐵中只是白酒風味的飲料,并沒有真正加入茅臺酒,那么就可能對兩家品牌產生不滿和抵觸。”
9月4日下午,一張落款為“寧夏塞尚乳業”的《承諾函》在網上流傳。該公司稱是白酒風味厚奶的供貨商,其承諾:所有白酒原料均為瑞幸咖啡采購的真實53度飛天茅臺白酒。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塞尚董事長回應稱,價值3000萬的茅臺是“一瓶一瓶盯著加進去的”。
再晚一點,瑞幸咖啡在視頻號上發布了1分鐘的“醬香拿鐵原料生產全記錄”的視頻,以證明醬香拿鐵中確實加了53度飛天茅臺酒。
假設瑞幸確實“含茅”,有消費者用科大星火大模型計算了每一杯的成本:一杯480ml,假設酒精度為0.3% vol,那么一杯“含茅量”大概在1.44ml。若按3000元/瓶的市場價格計算,一杯醬香拿鐵中茅臺酒的成本為8.64元。有行業人士告訴記者,若拿鐵中茅臺酒成本為8.6元,那么一杯19元的零售價“不虧”。
拋開成本的計算,從這次營銷本身來看,無論是瑞幸還是茅臺,都是贏家。
“營銷本身就要有爭議性。”北京百聯咨詢公司、電商零售分析師莊帥認為,此次營銷雖有爭議,瑞幸還是“贏麻了”:“網上爭論起來本身就是熱度。”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瑞幸今天在微博平臺收獲不低于7個熱搜,詞條的累計閱讀量超7億次。
離“咖啡茅”,瑞幸還有多遠?
此次聯名營銷的破圈效應也蔓延到了資本市場。9月4日開盤,茅臺高開,股價在10:30一度沖至1879.94元/股,同時也帶動了白酒板塊集體上漲。截至當天收盤,茅臺報收1866.00元/股,漲幅0.81%。
一位行業營銷人士告訴記者,聯名就是變相降價、觸達不同圈層消費者又不至于失去原品牌調性的做法。與瑞幸聯名,茅臺看中的是自己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的認知度。
事實上,去年以來,茅臺就在吸引年輕消費群體上動作頻頻。2022年5月,茅臺與蒙牛合作,推出茅臺冰激淋,高達76~86元一份;今年7月,貴州茅臺申請了“茅小咖”商標,涉足咖啡賽道。
瑞幸看中的,則是“國民第一品牌”茅臺的品牌力加持。“對于瑞幸來講,跟茅臺合作肯定拉高了瑞幸的品牌溢價。”李成東說。
在此之前,茶咖賽道比較出圈的聯名,是今年5月喜茶與Fendi(芬迪)的合作。喜茶官方數據顯示,該產品成功拿下喜茶新品銷量第一,首周銷量突破60萬杯。
“喜茶和Fendi(芬迪)的聯名可能不及此次聯名的影響力。首先,茅臺在國人中的知名度高于芬迪,其次,瑞幸的萬店效應對此次聯名也有加持。最終在數量和影響力上會有差別。”李成東說。
根據瑞幸的財報,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末,瑞幸咖啡門店總數已達10836家,累計消費客戶數突破1.7億,第二季度總凈收入達62.014億元人民幣。
在粉單市場(Pink Sheet Exchange),由于美股休市,瑞幸的股價停在31.98美元/股,較發布成績炸裂的二季度財報時略有下降,與今年年初22美元/股相比,漲幅已超45%。
從財務數字上看,瑞幸已經“翻身”,但財務造假留下的印記仍烙在資本市場上。多位行業人士向記者強調,瑞幸想要重新上市,重新贏得投資人信任至關重要。
此次營銷無疑為瑞幸拉高品牌力、提升品牌形象大有幫助,但也有行業人士疑慮營銷的影響力會留存短暫。
上述行業人士向記者分析:“不同于之前瑞幸定期推出新品爆款,這次合作可能只是一種短期的營銷策略,為了制造話題和吸引流量,而不是一種長期的產品創新和品牌建設。”
“瑞幸得到茅臺的聯名,還是給瑞幸在品牌形象、消費認知上不少加持。但與茅臺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以及國民認知度相比,瑞幸遠沒有可比性,畢竟咖啡不是稀缺品。”莊帥告訴記者。瑞幸想要成為“咖啡界的茅臺”,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