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熱評

每經網首頁 > 每經熱評 > 正文

每經熱評|整治離焦鏡亂象 應強化政府監管與科學引導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23 17:20:51

每經特約評論員 畢舸

因近視防控效果接近于角膜塑形鏡,佩戴便捷性更優,其兩大指標(延緩近視加深與延緩眼軸增長)均有不錯的效果,離焦鏡被稱為近視防控“神器”,成為近年來近視防控領域成長最快的賽道之一。國泰君安預計2025年國內近視防控市場規模望達千億級別,離焦鏡零售端預計將形成300億~585億元市場規模。

然而,但凡“成神”必有貓膩。經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歷時兩個多月的深入調查,發現山寨離焦鏡存在大范圍的驚人騙局:療效假、臨床虛、套路深、價格亂,對我國青少年的近視防控產生了不利影響。

客觀而言,離焦鏡之所以在短時期間大規模推廣,與社會需求息息相關。家長們對于近視防控問題存在著巨大的焦慮和需求。近視在我國已經成為了一種常見的視力問題,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在此背景下,很多家長都希望找到一種快捷有效的方法來預防和治療近視。某些離焦鏡廠商在對外宣傳時稱“延緩近視82.26%”的效果,滿足了家長們的需求和期望,誘導他們上當受騙。

應當說,部分離焦鏡廠商的營銷手段非常巧妙,套路深。廠商打著科學、先進技術的旗號,以及一些偽科學的說辭,故意混淆某些概念,夸大部分技術參數,讓人們誤以為離焦鏡具有超高療效。加之一些不法商家通過網絡推廣、廣告宣傳等手段,擴大了離焦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了家長們的購買欲望。

不可否認,某些醫院和眼鏡店,對于離焦鏡亂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一些醫院為廠商所提供的高額臨床試驗費用所誘,不惜違背行業道德底線,數據造假、專家收錢給企業站臺,為離焦鏡提供虛假的臨床效果背書,如此信用背書使得家長們更容易上當受騙。一些眼鏡店為了追求高額利潤,會主動推銷離焦鏡等,對消費者進行誤導和欺騙,眼鏡店享受到“進貨價兩三百、零售價翻幾倍”的暴利,卻坑害了不知情的家長和學生。

偽劣產品的泛濫,對整個行業生態造成了嚴重影響。市場的混亂和不規范使得消費者對于離焦鏡行業的信任度降低,進而導致整個行業的聲譽受損。偽劣產品的存在也對行業內的正規企業形成了不正當競爭,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偽劣產品的流行,還可能導致消費者對于其他同類產品的抵觸情緒,進而造成整個行業的市場萎縮。

假冒偽劣離焦鏡以次充好,質量無法保證,給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有關部門應該采取一系列措施來規范行業標準。首先,離焦鏡應該納入醫療器械管理的范疇,嚴格監管其生產、銷售和使用。其次,應該對離焦鏡實施臨床試驗的強制性要求,確保其療效和安全性。此外,有關部門還需要加強對眼鏡店、醫院等營銷環節的監管,嚴禁虛假宣傳和欺詐行為。同時,針對家長和學生普遍存在的“防近視焦慮”,教育部門、學校、醫療機構等更應聯手,做好包括日常健康護眼、正確識別包括離焦鏡在內防近視儀器相關知識的普及,實現政府監管與科學引導并舉。

離焦鏡的發明和應用,本是為了改善青少年視力狀況,但種種行業亂象如果不得以有效治理,就會造成消費者與行業的雙輸后果。有關部門應盡快通過以上措施的綜合實施,規范行業秩序,保護消費者的切身權益,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唯有如此,離焦鏡才能真正造福于青少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新国产福精品利视频免费 | 中文字幕久久少妇 |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天堂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亚洲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