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10 22:58:38
每經編輯 段煉
近日,有人發帖稱,廣東肇慶懷集縣第一中學有老師在2022年春季學期女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上,將 “不少受害者的遭遇都是因為她們打扮花枝招展、舉止風騷而導致的。”等言論放進課件中,引發熱議。
據懷集縣人民政府網站今年2月的信息顯示,懷集縣第一中學(簡稱懷集一中),肇慶市重點中學,廣東省一級學校。該校創建于1915年10月27日,已有百年歷史。
網友:宣揚受害者有罪論?
根據帖文,引發爭議的課件內容包括:“性騷擾主要是性欲激發的。不少受害者的遭遇都是因為她們打扮花枝招展、舉止風騷而導致的。因此,作為女生應懂得保護自己,不要穿過于透明、裸露的服裝,言行舉止切忌輕浮。”
不少網友指出,這是在倡導受害者有罪論,也有網友表示已向當地教育局舉報。
有網友提出質疑,講座標題為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內容是否有相關研究理論支持?身為教育者,主講人是否實際了解過性騷擾受害者衣著情況?
在某社交平臺上檢索“懷集第一中學”關鍵詞,多為網友質疑言論。
同時,有自稱是該校學生的網友稱,這是去年性教育課件圖片,如今翻出來,與校領導部分發言、新增校規中存在性別針對性內容有關。
校方:本意是提醒女生保護自己
教育局:批評教育,責令整改
8月7日,該中學辦公室工作人員稱,已關注此事,看圖片好像就是本校,具體還要向相關部門求證,不清楚為什么會被曝光熱議。
學校本意是為了提醒女生保護好自己,性騷擾發生原因肯定是來自于實施侵害行為的人而非受害者,可能措辭不當引起誤會。
教育局也已知道此事,學校目前正在向教育局提交說明材料。“我也不知道為什么(2022年發生的事,現在被曝光),我也不好猜測發帖者的意圖。”
8月9日,懷集縣教育局發布情況說明:近日,懷集縣第一中學女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照片引起了網民關注。對此,懷集縣教育局高度重視,迅速對此事進行調處。
經查,該照片反映的是去年4月懷集縣一中開展的一場專題講座,該講座課件存在一些表述不當,引起網民誤解。縣教育局對相關人員進行了批評教育,責令該校進行整改,嚴格落實教學講座課件審校機制,強化教育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培訓提高教育工作水平。
媒體:不用明顯不當的言辭傳播錯誤觀念
應成為底線要求
有媒體質疑,這僅僅是表述不當這么簡單嗎?講座是這么說的。怎么理解才不算誤解呢?這不是表述不當,而是思想不正。
對此,中國青年報評論稱,在性騷擾事件中,該被追責的是侵犯他人權利者,而非受害人。經過不少熱點話題的公共討論后,社會對此早有共識。將性騷擾簡單歸因于女生穿著、舉止“有問題”,恐怕不只是措辭不當,更是搞錯了問題的重點。
事實上,只要符合公序良俗,就不應拿著放大鏡對女性的穿著過度指摘,用“花枝招展”“舉止風騷”等充滿主觀意味的言辭進行道德評判,更不能借此為“伸出黑手”者開脫。
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涉事學校和老師不僅沒有引導學生認識到“受害者有罪論”的邏輯漏洞,反倒是繼續植入這種“有毒”的偏見,顯然背離了教育初衷,只會引發負面效果。比如,這種觀念會讓受害者傾向于從自己身上找問題,甚至陷入自我苛責、自我厭惡的情緒漩渦,以至于沒有勇氣說出自己的遭遇、維護合法權益。
2021年,教育部專門印發《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提到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問題。可在實踐中,這類方向跑偏的“性教育”并不少見。很多學校的性教育課程徒有“形”,實際教育效果不容樂觀。
為此,有必要在性教育教材編纂方面,進行更為明確和專業的規范;培養具有專業水平的性教育教師。即便條件達不到,對“代班”老師,至少應當進行專業、充分的崗前培訓,對課程內容明確規范要求。不用明顯不當的言辭傳播錯誤的性別觀念,應成為底線要求。
你覺得學校是否有必要開展,又該怎樣開展“性教育”呢?評論區說說
編輯|段煉 蓋源源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網、中國網、中國商報、新聞晨報、華商報、中國青年報、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