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8 07:21:13
每經AI快訊,進入8月份以來,短短幾天已有9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收到監管函。這些公司被出具監管函的原因分為三大類:過往業績預報不準確或調整業績數據、在互動平臺等場所發布引發股價異動的信息、股東或董監高有違規行為。 對此,接受記者采訪的律師和財務人士介紹,要關注監管函背后透露的財務信息變化的原因,以及是否有信息披露違規行為的出現。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有多家上市公司收到監管函,和之前的業績預報‘失準’、調整業績數據等事項有關,在投資者反饋中,也有部分投資者因此擬對公司提起訴訟要求賠償。”(證券日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