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25 11:19:36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肖芮冬
7月24日晚間,天弘基金發布公告稱,擔任該公司總經理近12年的郭樹強因個人原因離任,一時間引發市場和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公告還顯示,該公司董事長韓歆毅將代任總經理職務,代任時間不超過六個月。
據悉,當晚天弘基金內部發布全員信表示,公司將繼續穩步經營、平穩發展,董事會也將按照公司章程進一步遴選合適的總經理人選。韓歆毅也在內部郵件中表示,目前公司團隊穩定,經過多年發展,整個公司的人才體系已經呈現出了立體式發展態勢,這是未來公司穩健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保障。
根據Wind數據,天弘基金的最新管理規模達到1.07萬億元,在全市場154家公募持牌機構中排在第五位,其中非貨幣公募規模3074.75億元。
7月24日晚間,一則天弘基金總經理郭樹強離任的公告引起了市場和投資者的關注。
根據公告,該公司原總經理郭樹強因個人原因,在7月24日離任,并將由該公司董事長韓歆毅將代任總經理職務,代任時間不超過六個月。
公開資料顯示,郭樹強是研究生、經濟學碩士,1998年7月~2011年5月在華夏基金任職,歷任交易主管、基金經理、研究總監、機構投資總監、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機構投資決策委員會主任、公司管委會委員、公司總經理助理等。其間,郭樹強曾擔任基金興和和基金興華的基金經理,離職前掌舵機構部,主要負責專戶、企業年金等機構投資業務。
2011年,他離開華夏基金,并在同年8月31日正式出任天弘基金總經理,到今年已有近12年時間。在他的帶領和推動下,2013年6月余額寶橫空出世,打破了公募基金圈的舊秩序,彼時還非常“幼小”的天弘基金也由此駛入了發展快車道。
在今年初對投資者的新春寄語中,郭樹強指出,也許經歷波動是每一名成熟投資者的必修課,但真正踐行長期投資,除了合理匹配風險承受度、投資期限這些前提,還要對未來抱有信心,這或許是當下投資者最需要的。而他3月也在一場銀行基金公司合作年度峰會上公開表示,基金公司作為一個組織,在投研品質的把控上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一定要通過管理的能力實現團隊的合力,形成集體智慧,打造科學的投研體系。“如果僅憑少數基金經理的觀點,他的規劃決策鏈條特別短,一個人不管他多么聰明,多么有才華,面對復雜世界的可靠性太低了;而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維度反復的論證、碰撞、質疑,最終判斷的準確率一定會大幅上升。”
根據公告,郭樹強離任后,將由該公司董事長韓歆毅代任總經理一職。根據天弘基金7月24日晚內部發布的全員信,該公司將繼續穩步經營、平穩發展,董事會也將按照公司章程進一步遴選合適的總經理人選。
2021年5月底,天弘基金原董事長胡曉明離任,彼時正是由郭樹強代任董事長一職。此后韓歆毅兼任天弘基金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韓歆毅畢業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分別獲經濟學學士學位和經濟學碩士學位。從過往履歷看,他于2001年至2011年,任職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并擔任投資銀行部執行總經理;2011年,他加入阿里巴巴集團,任阿里巴巴集團企業融資部資深總監;現任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執行董事。
韓歆毅在內部郵件中表示,目前公司團隊穩定,經過多年發展,整個公司的人才體系已經呈現出了立體式發展態勢,這是未來公司穩健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保障。
根據Wind數據,天弘基金的最新管理規模達到1.07萬億元,在全市場154家公募持牌機構中排在第五位,其中非貨幣公募規模3074.75億元。該公司一共有47位基金經理,管理著184只基金產品。
公開數據也顯示,2023上半年,在市場行情震蕩的環境下,天弘基金保持了較好的經營態勢。截至2023年6月末,天弘基金非貨基金規模保持凈流入213億元,增速列中大型公司第四位。其中權益指數產品、固收產品增量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從高管變動的情況來看,今年以來已有219位基金高管發生變更、涉及136家基金公司,略高于去年同期數據。
在這其中,董事長變動人數為47人,7月以來變動人數就達到6人、涉及3家公司,包括7月7日喬發棟出任英大基金董事長、7月8日路博邁基金發布公告稱原總經理劉頌新任董事長一職等;總經理變動人數則達到54人,7月以來變動人數也達到6人、涉及4家公司。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8415434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