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8 08:10:41
每經編輯|畢陸名
近日,皮劃艇運動員鄭鵬飛發文“吐槽”稱,自己2年前在東京奧運會獲得的銀牌已經嚴重氧化“成廢鐵了”,此事迅速引發網友熱議。
鄭鵬飛在文中寫道:“我這奧運會獎牌放家里將近2年的時間,今天拿出來一看,就這樣了,成廢鐵了。”他還表示,也可能是自己存放不當,但這是自己家里為數不多出現獎牌氧化的情況。
在鄭鵬飛曬出的照片中,獎牌的銀色部分的確出現了明顯的氧化痕跡,看起來就像“生銹”了一樣。
據悉,2021年8月3日,鄭鵬飛與隊友劉浩獲得2020年東京奧運會皮劃艇男子1000米雙人劃艇亞軍。
此事迅速引發網友關注,沖上微博熱搜。
有網友表示,“獎牌褪色,榮譽不會褪色。”
還有網友表示,想起了當年“燒不壞”的北京奧運會金牌。
據北京日報報道,2021年1月7日,俄羅斯體操運動員Daria Valeryevna家中失火,幾乎所有東西都被燒得面目全非,但她在廢墟中找到的北京奧運金牌卻完好無損,連綬帶也完整保存了下來。據了解,北京奧運會獎牌綬帶采用桑蠶絲和滌綸化纖雙面精織提花而成,且經過了高科技納米處理,具有防水、防蛀、防污、防火,永不褪色等特性。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1年,就有運動員發文稱東京奧運會的金牌會“掉皮”。
當年8月24日,奧運健兒朱雪瑩在個人微博 白桃烏龍小圓子中發文稱,剛結束奧運會沒多久,自己的金牌已經掉了一大塊皮。她表示,一開始發現金牌缺了一小塊皮,以為是臟了,“拿手蹭了蹭發現沒變化,就摳(原微博中是“扣”)了一下……就……”
隨后,游泳冠軍汪順表示自己的金牌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我也摳了一下,也掉皮,不能再摳了。”他稱。
當時,針對“金牌掉皮”事件,東京奧組委回復稱:剝落部分并非鍍金,而是涂在獎牌表面的一層涂膜,目的是防止獎牌上出現細小劃痕、凹痕和污漬,起到保護作用,該涂膜本身材質決定其不會永久附著在獎牌表面。問到是否可以給運動員更換獎牌,組委會并沒有正面回答,而是稱“即使表面涂膜剝去也不影響獎牌本身的質量”。
東京奧運獎牌是用什么做的?
據央視網快看報道,根據國際奧委會的規定,奧運會的金牌其實并不是純金的,而是鍍金的銀牌,鍍金量至少為6克純金。
東京奧運會每塊金牌包含550克銀和6克鍍金,單從材質的價格上看,目前約合人民幣5000多元。
銀牌為550克的純銀材質,按照當時的銀價約合人民幣3000元。
銅牌重約450克,材質為95%的銅和5%的鋅,目前約合人民幣30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東京奧運會的所有獎牌都是用回收的電子垃圾制造的。2017年,日本政府本著環保的理念,展開廢舊手機家電的搜集活動。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從全國收集了近79000噸小家電和621萬部舊手機,并從中提煉出純金約32公斤,純銀約3500公斤以及銅約2200公斤,最后用這些回收提煉的金屬制造了所有東京奧運會獎牌。此舉也是奧運歷史首次。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北京日報、央視網快看、@鄭鵬飛皮劃艇
封面圖片來源:@鄭鵬飛皮劃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