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央行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200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03 22:45:44

每經記者 肖世清    每經編輯 馬子卿    

近日,央行發布公告稱,決定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2000億元,進一步加大對“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其中,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分別增加額度400億元、1200億元、400億元,調增后額度分別為8000億元、17600億元、7400億元。

新華社圖

某股份行資深分析人士指出,此番央行再推出再貸款、再貼現結構性工具,主要體現央行加強逆周期調節,加大實體經濟薄弱環節支持力度,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促進就業和居民收入改善,助力消費和內需加快恢復。

發揮精準滴灌作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10項,分別為:長期性工具,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階段性工具,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抵押補充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科技創新再貸款、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

央行公告稱,本次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2000億元,進一步加大對“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金融支持力度,發揮精準滴灌作用,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促進擴大就業,支持經濟內生動力恢復。

有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結構性工具有定向直達功能,有助于提升政策傳導效率和支持實體經濟精準性,同時,結構工具利率比較低,有助于引導和激勵金融機構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央行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一方面將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多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將降低金融機構資本成本,從而激勵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在LPR下降、銀行息差縮窄的情況下,為銀行提供低成本資金,有助于銀行保持息差基本穩定,進而繼續推動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董希淼認為,下一步,金融機構應加強再貸款、再貼現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探索更加高效、精準的金融服務新模式,為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彰顯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宏觀政策有望繼續偏積極

近年來,央行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力度,切實支持“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服務普惠金融長效機制建設。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國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余額2.6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有分析人士認為,小微、三農與民營企業活力激發對于穩定就業和內循環,經濟發展安全及產業轉型發展均有重要意義。后續需要強化結構性工具運用方面的規范使用與監管,有效防范潛在風險同時,讓結構性工具發揮最大效能。

“目前,經濟復蘇處于爬坡關鍵期,宏觀政策有望繼續偏積極,靠前發力,后續財政政策有望進一步發力;同時,央行根據銀行市場流動性需求,并與財政政策形成合力。”該分析人士繼續指出。

董希淼表示,今年以來,宏觀經濟雖然有所恢復,但經濟恢復態勢較為疲弱且存在結構性矛盾,“三農”、小微企業仍然較為困難。因此,董希淼指出,應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提高政策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從貨幣政策看,應綜合運用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繼續進行降準降息,長短結合、量價并舉,有效調節市場流動性和利率水平,并將流動性更加精準地滴灌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董希淼還認為,當前,推動經濟持續回升的更多政策措施應盡快全面出臺、加快落地實施。同時,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統籌協調,實現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和就業政策等協同發力、綜合施策,進一步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激發有效融資需求,共同面對疫情沖擊、經濟周期及外部不確定性等多重挑戰,加快推動宏觀經濟盡快回到正常的發展軌道之上。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貸款 政策 央行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人久久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日韩欧美制服二区dvd | 亚洲天堂电影午夜在线 | 在线中文字幕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