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29 18:11:37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彭水萍
6月29日,浙商基金發布了終止與上海財咖啡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旗下基金相關銷售業務的公告,本月以來已陸續有民生加銀、西部利得等公募基金公司發布公告,終止與個別代銷機構的業務合作。
從數量來看,今年已有超30家基金銷售機構被基金公司公告終止合作,在此背景下,業內也在關注代銷渠道的變化。記者注意到,在一些主流的私募基金服務平臺上,目前也出現了公募基金的推薦,部分公募產品在平臺上展示并給予1折費率優惠。
6月29日,浙商基金發布了終止與上海財咖啡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旗下基金相關銷售業務的公告,內容中沒有披露具體原因,但就今年以來陸續出現的多家代銷機構被公募基金取消合作來看,業內人士普遍反應,行業競爭十分激烈。
一般來說,被取消合作的原因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內控不嚴導致代銷違規被監管處罰之后,基金公司會選擇終止合作;還有一種則是其代銷的業績不佳所致。6月29日,有公募渠道人士在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就表示,代銷能力差的機構會被公募舍棄。
針對代銷業績差的機構,該人士表示,“他們也沒保證賣多少,基金公司也沒指望他們賣多少。”并指出,尤其行情差的時候,不能給基金公司帶來客戶轉化,體現不出銷量就很難繼續合作。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的2023年一季度基金銷售機構公募銷售保有規模統計,渠道競爭力分化明顯,特別是針對“股票+混合”的權益類產品代銷中,銀行總體增長乏力,券商集中度有望加大,而第三方代銷機構又面臨著內控不嚴的行業性問題。
在這種背景下,公募基金選擇代銷機構的眼光也更加挑剔,此前有公開消息報出,截至5月24日,今年已有近30家基金銷售機構被基金公司公告終止合作。而據Wind統計顯示,在此之后,又有北京輝騰匯富、與北京虹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上海凱石財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等多家機構被富國、長盛等基金公司宣布終止合作。
可見,第三方代銷機構是公募基金主要解約合作的對象,而前不久也報出部分代銷機構利用估值進行誘導銷售造成大量客訴,未來這一營銷通路能否暢通仍需觀察。
不過,相比于流量獲客的傳統方式,也有機構利用投資者對多元資產配置的需求進行二次轉化,例如一些私募基金服務平臺,也在銷售公募基金產品。
記者注意到,私募排排網目前在官網主業就有設置“熱銷公募”專欄,提示可以給予1折費率優惠。首頁展示中,包含華夏智勝先鋒(LOF)C、大成景恒C、華商新趨勢優選、華夏中證500增強C等。
私募排排網主要針對的受眾多以投研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為主,而據業內人士介紹,買私募的都是高凈值客戶,高凈值客戶本身就有資產配置需求,不排除公募找私募排排網代銷,主要是看中他們的私募資源。“另外,私募排排網有很多機構用戶,比如私募、券商等,他們有購買公募的需求。”
通過私募基金服務平臺銷售公募基金,此前較少被業內提及。記者注意到,相關信息是由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提供,Wind統計顯示,該代銷機構于2016年獲批基金銷售業務資格證書。
前述業內人士介紹,私募管理人只能賣自己公司的產品,但取得基金銷售牌照的機構可以代銷基金,包括公募和私募,因為私募沒有單獨的銷售牌照,也就是說銷售牌照是不分公募和私募的。
不過,公私募的銷售對象有所區分,前述投資界人士告訴記者,公募的銷售對象是沒有門檻的,但私募是有門檻的。“機構如果有兩方面的資格,可以同時代銷,但如果只有一方面的,就不能同時代銷兩種不同的產品。”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