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財綠指首席經濟學家施懿宸:企業ESG實踐是投資,回報在未來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05 16:07:43

每經記者 楊煜    每經編輯 陳俊杰    

6月5日,“第二屆環境日沙龍暨清馨2023實踐先鋒項目發布”活動于線上舉行。沙龍以“和諧共生 數智賦能”為主題,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指導,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進行學術支持,每日經濟新聞主辦。

中財綠指首席經濟學家施懿宸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近兩年,圍繞ESG的本土化實踐,資本市場涌現出大批討論。本次活動期間,中財綠指首席經濟學家施懿宸對企業ESG實踐的意義進行了“全景式”的分析,他指出,企業ESG實踐不僅是符合監管要求,同時與企業市值管理、降低融資成本、企業品牌形象相關。

從市值管理來看,如今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對ESG愈加重視。例如MSCI進入中國市場,ESG是MSCI評價標準之一;外資通過“北向通”進入中國債券市場,幾大債券指數公司都將ESG納入評價體系;國內金融投資機構開始關注ESG風險;社保基金和養老基金也開始關注ESG投資。

從融資成本來看,企業的ESG表現和舉措已經影響到其融資成本。例如,金融機構已經開始把ESG納入授信流程;發行綠色債券可以獲得更低利率;綠色信貸可以獲得利率優惠;綠色票據可以獲得再貼現優惠。

除了外部影響,施懿宸強調,ESG還是企業提升能力的重要路徑。一方面,企業在提升ESG表現的過程中,某種程度上也提升了企業內部的管理能力,讓作業流程更有效率,從而企業的財務績效更好。另一方面,學術上發現員工的滿意度同生產力正相關,而ESG可以讓員工在工作環境中實現更高的滿意度,并吸引更好的人才進入企業。

施懿宸表示,好的ESG能帶來好的財務回報,“ESG不只是所謂的成本,它其實是一項投資,回報在未來。”因此,他建議企業可以從五個方面思考ESG做得好不好,分別為營收增長、成本降低、政府及監管支持、生產效率提升、投資及資產優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艾草网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 亚洲欧洲日本免费看 | 亚洲欧美丝袜中文综合 | 久久人人人人玩人爽精品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热线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