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01 12:54:26
每經編輯 王月龍
據教育部網站今日公布,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291萬人,比去年增加9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距離2023高考還有5天,近日,多地發文表示,將嚴查住宿、泊車等哄抬物價行為,全力保障廣大考生、家長的價格權益,維護好市場價格秩序。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酒店已經因為坐地起價而被查。
報名人數連續第五年破千萬
再創歷史新高
據每經小編梳理發現,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291萬人,已是連續第五年破千萬。
2018年,我國高考報名人數為975萬,隨后高考人數增加到2019年的1031萬,2020年的1071萬,2021年1078萬,2022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193萬人,創歷史新高。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歷年數據,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我國高考報名人數突破千萬人共有六次,有意思的是,六次當中有兩次“連續三年過千萬”:2007年(1010萬)、2008年(1050萬)、2009年(1020萬)和2019年(1031萬)、2020年(1071萬)、2021年(1087萬),其中,2008年高考報名人數1050萬,保持最高紀錄12年,直到被2020年(1071萬)打破。
從目前披露的數據來看,今年湖南省高考報名人數達68.4萬,云南省39.93萬,四川省超80萬,甘肅省24.78萬。
據北京青年報,對于近年來高考人數連創新高,教育學家熊丙奇此前表示,評價高考競爭激烈程度要看高考錄取率。雖然高考報名人數增加,但近年來的高考錄取率不減反增。實際上,高考人數的連年增加,除了高職擴招、中職畢業生參加高考人數增加的因素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復讀,近年來還出現高分復讀的“新動向”。
這與用人中存在的唯學歷、唯名校導向是有直接關系的,高分復讀進名校,主因就是“第一學歷”歧視與“名校情結”。“唯分數”與“唯學歷”的結果是一些學校不重視人才培養過程,以及部分學生“混文憑”的現象。隨著高等教育變得普及,大部分高校的招生錄取門檻會降低。在這種情況下,每年會有超千萬的大學生順利獲得文憑走向社會,不過,是否每個大學畢業生都“貨真價實”則另當別論。只有嚴把質量關,才能避免出現“學歷泡沫”,讓每個學生獲得高質量的教育。
多地將嚴查考試期間哄抬物價
武漢:違規產生噪音頂格處罰
今年的高考依舊在6月7日開始,距離考試還有五天,為維護好中高考期間市場價格秩序,近日多地發文將嚴查住宿、泊車等哄抬物價行為,全力保障廣大考生、家長的價格權益,維護好市場價格秩序。
據湖北日報,攜程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武漢市高考考點周邊3公里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134%。從考點周邊3公里范圍內的高考房預訂熱門城市來看,北京、上海、武漢、廣州、成都、長沙、西安、重慶、青島、南京分列前10位。熱門城市的高考房預訂量相比去年同期均實現倍增。
據大皖新聞,近日,安徽宣城市市場監管局披露了一起涉嫌哄抬高考期間客房價格的案件。宣城市某連鎖酒店(加盟店),距離高考考點較近,該酒店2023年5月24日起將高考期間(6月6日-7日)的客房預定價格大幅度上調。該酒店在成本沒有發生變動或變動不大的情況下,大幅度提高高考期間酒店客房預定價格,涉嫌構成哄抬價格違法行為。宣城市市場監管局于2023年5月29日對該酒店立案調查。
記者注意到,臨近中高考,包括江蘇無錫、湖北黃石等在內的多地市場監管局發布了提醒告誡函,提醒各酒店賓館經營者不得趁中高考期間在經營成本沒有發生明顯變化的情況下,以牟取暴利為目的,大幅度提高價格。不得散布漲價謠言、串通漲價或利用其他手段哄抬價格,確保中高考期間客房價格處于合理水平。
此外,湖北武漢、江蘇南京等多地明確加大高考、中考期間噪聲的查處力度。據長江日報消息,5月31日,武漢開展“靜音護考”專項行動,全力做好考試期間夜間施工噪聲及商業噪聲執法工作。考試期間,對于違規產生噪聲的工地將處以10萬元頂格處罰。
截圖自長江日報
編輯|王月龍?杜恒峰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教育部網站、北京青年報、大皖新聞、湖北日報、長江日報、公開信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