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08 18:24:36
◎范淵認為,現在的一些自動化生成工具會帶來病毒、木馬、后門等出現幾率的大幅提升,甚至可能是幾百倍的提升,這時候其實我們面臨的挑戰是毋庸置疑的。
◎范淵認為,在安全領域真正建立起相關模型,能夠大大提升安全方面的智能防護能力、響應能力以及自動化程度,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旭
5月7日,以“數字安全@數字中國”為主題的2023西湖論劍·數字安全大會(原西湖論劍·網絡安全大會)在杭州舉辦。
嘉賓在論壇現場致辭 每經記者 張蕊 攝
大會主論壇上,安恒信息董事長范淵圍繞數字中國安全建設,以“構筑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為題發表主旨演講,提出在數字中國建設的時代背景下,需要建立高遠、平遠、深遠的數字安全觀,厘清數據治理、數據安全、數據要素的關系,構建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基礎設施。
主論壇后,范淵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
類似于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能是否會對網絡安全帶來一些威脅,可能會帶來一些什么樣的具體威脅?這會對網絡安全類的公司提出什么樣的新要求?
范淵在主論壇做主題演講 圖片來源:主辦方
對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出的這一問題,范淵表示,現在大家對ChatGPT都非常關注,對于其帶來的安全問題,有兩個挑戰是非常明顯的:
一是現在的一些自動化生成工具會帶來病毒、木馬、后門等出現幾率的大幅提升,甚至可能是幾百倍的提升,這時候其實我們面臨的挑戰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怎么樣來對抗、來快速發現和快速進行智能化的防護,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也是我們要踐行的工作。”
二是本身類ChatGPT的應用,這種AI和大模型其實都會伴隨大量的數據,在這樣的場景當中,它自身的安全風險,包括一些安全漏洞也非常之大。
“當然,它同時也會帶來很大的機遇。”范淵認為,在安全領域真正建立起相關模型,能夠大大提升安全方面的智能防護能力、響應能力以及自動化程度,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包括客戶體驗、設計等方面都還有很大空間。
范淵介紹,過去這幾年,安恒的研究院在云端的數據大腦、云端的AI模型升級利用,以及快速應用于網絡戰略分析,也就是攻擊的模型分析,包括攻擊意圖、攻擊源頭、攻擊行為的分析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也取得了相關的成果。
“所以我認為在這方面,我們也可以快速地把這些業務開展起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安恒信息(SH688023,股價200.00元,總市值157.7億元)近三年的年報發現,2020年公司營收13.2億元,同比增長40.14%;2021年公司營收18.2億元,同比增37.59%;2022年公司營收19.8億元,同比增8.77%。
對于每經記者提出的有關公司財務狀況的問題,范淵表示,“公司今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44%,我覺得整個公司的發展是非常健康的。我們始終堅持,在三年前我們募資就是投入到整個的數據安全治理、數據安全防護、數據安全運用這些產品,所以過去這兩年可能也會感覺到好像利潤會受到影響,但是我覺得未來的十年是非常重要的。”
范淵坦言,如果再來一遍,公司還是會這么選,也就是說公司希望看得更遠一些,走得更久一些。“我們希望真正的網絡安全、數字安全的能力必須是能夠自主可控的,否則將來哪怕是一時的報表,可能也掩蓋不了未來的這種趨勢,這也是安恒的一個價值觀。”
“當然,從今年開始,我覺得我們很快會看到這種利潤模型的回歸,因為伴隨著數字安全產業的增量,伴隨著我們過去的儲備,伴隨著數字中國的開啟,我覺得我們還是會更持續、健康、高質量地發展。”范淵說。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蕊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