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05 10:49:25
每經編輯 杜宇
據央視中文國際官方微信號4月5日消息,經過兩年的在軌測試,中國首顆生態環境綜合高光譜觀測業務衛星4日正式投入使用。該衛星2021年9月7日成功發射,共搭載2臺對地觀測載荷和5臺大氣環境觀測載荷,具備同時對大氣環境、地表水體和陸表生態變化等環境要素開展定量化、高光譜觀測的能力。
圖片來源:央視中文國際官方微信號視頻截圖
據新華社,記者從當天舉行的高光譜觀測衛星在軌投入使用儀式上獲悉,高光譜觀測衛星是生態環境部牽頭組織研制建設的,為首顆具備業務化應用能力的生態環境綜合監測衛星,于2021年9月7日成功發射,共配置了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等7臺有效載荷。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生態環境遙感監測是天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生態環境監管的重要基礎。高光譜觀測衛星具備對大氣環境、地表水體和陸表生態環境等開展定量化、高光譜觀測能力,可服務生態環保重點工作,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等國家重大部署。
同時,衛星可為國內其他行業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光譜遙感數據,服務礦產資源調查、防災減災、農作物估產、林業資源清查、氣候變化研究等行業應用。
據中國新聞網,交付儀式上,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單位共同簽署了衛星在軌投入使用證書和長期運行管理協議,播放了衛星工程研制及應用情況錄像片,宣讀了衛星工程在軌測試專家評審意見。
衛星發射入軌后,圓滿完成全部測試任務,各項功能、性能指標均滿足工程研制建設總要求。
高光譜遙感是當前遙感技術的前沿領域。相比傳統光學成像衛星只能看到物體的形狀、尺寸等信息,高光譜衛星具備的光譜成像技術,可使光譜與圖像結合為一體,探測各類地物及大氣具體成分。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中文國際、新華社、中國新聞網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中文國際視頻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