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04 16:52:05
◎“天賜良基日報”基于每經app基金板塊,聚焦每個交易日公募基金最新資訊、知名基金經理動態,并對今日ETF、明日新發基金進行點評。(不作為投資依據,僅供參考)
每經編輯 肖芮冬
1、浦銀安盛基金發布兩則高管變動
今日,浦銀安盛基金公告,顧佳于4月3日新任副總經理兼財務負責人。此外,蔣佳良于同日新任總經理助理兼首席權益投資官一職。(Via:每日經濟新聞)
2、有貨基管理費調高超一倍
在公募基金一片降費聲中,近日有貨幣基金卻調高了管理費率,該基金將0.15%的年費率調高到0.33%年費率,漲幅超過一倍。(Via:每日經濟新聞)
3、公募基金密集調倉AI方向
昨日,16只基金單日凈值飆升超7%,與估算凈值相比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偏差,這也意味著公募基金開始積極調倉,調倉的目標直指當前最火爆的AI。(Via:每日經濟新聞)
4、原油主題基金猛漲,最大單日上漲5.33%
近日受OPEC+減產消息影響,原油市場漲勢明顯,截至4月3日收盤,9只原油主題基金平均上漲3.64%,最大單日上漲5.33%。(Via:券商中國)
5、六成公募2022年凈利潤同比下滑
截至4月3日,據不完全統計,在已披露2022年業績的34家公募中,20家凈利潤出現下降。與此同時,仍有部分公募2022年業績逆勢增長,有基金公司凈利潤增幅達342.34%。(Via:中國證券報)
6、公募基金2022年管理費收入超1400億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194家基金管理人共收入管理費1458.89億元,較2021年同比增長2.32%。從客戶維護費來看,2022年客戶維護費累計達413.89億元,占管理費收入28.37%,較前一年小幅下降。(Via:北京商報)
1、周蔚文的3只基金加倉麗江股份
麗江股份2022年報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周蔚文的中歐趨勢LOF,以及與羅佳明共同管理的中歐時代先鋒股票、與馮爐丹共同管理的中歐藍籌現身其中,依次比上期增加246.39萬股、117.76萬股、345.53萬股。
2、崔宸龍旗下1只基金減倉高測股份
高測股份2022年報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崔宸龍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現身其中,比上期減少162.76萬股。
1、ETF行情復盤
今日,大盤全天震蕩分化,截至收盤,滬指漲0.49%,重回3300點上方;深成指跌0.25%,創業板指跌0.76%。滬深兩市成交額13246億,較上一交易日放量716億,創年內新高。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36.51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7.13億元,深股通凈賣出29.37億元。板塊方面,貴金屬、中藥、半導體等板塊漲幅居前,而電源設備、光伏設備、教育等板塊跌幅居前。
具體來看,中字頭個股集體大漲,中鐵裝配漲超10%,中國中鐵漲停,中國鐵建、中國交建盤中觸及漲停。受此帶動,基建相關ETF全線領漲,最高漲4.34%。此外,多只國企共贏ETF也進入漲幅榜前列。
下跌方面,賽道股再度陷入調整,新能源車、光伏等方向領跌,科士達、通合科技下跌超6%。帶動鋰電池相關ETF走跌,最大下挫2.76%。
2、ETF主題機會
人工智能技術掀起新一輪革命,但也存在潛在新型攻擊和內容合規等安全風險。上周末,就曝出多起由人工智能引發的信息安全事故。
在我國,數據安全政策體系近年來逐步完善并開始落地執行,在安全與發展并重這一核心原則的指導下,各行各業密集開啟數據安全建設,保障數字經濟全面發展。
點評:云化的滲透、遠程辦公的普及、IT技術堆棧的復雜化,使得傳統信息安全體系在面對復雜、隱蔽、高頻的惡意軟件攻擊愈加力不從心,安全防御體系亟待變革。另外,安全在企業IT開支中的優先地位、以及防范手段&策略變革驅動的成長并未發生改變,當前較低的估值水平提供了較優的配置時機。
這里,通過整合多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簡介4家公司,僅供參考。
安恒信息:公司以深耕網安利基市場為自身發展戰略,從早期切入WAF、堡壘機等基礎安全產品,到布局態勢感知并推出爆款產品,再到“云、大、物、工、智”全方位布局。——申萬宏源
美亞柏科:其AI-3300慧眼視頻圖像鑒真工作站,涵蓋40余種視頻圖像真偽鑒定算法,近10種深偽鑒定算法,在深偽檢驗鑒定中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華泰證券
永信至誠:公司前瞻布局測試評估賽道,同時在數據安全、AI安全測試、信創板塊等加大投入,新賽道布局有望助力公司邁入發展新征程。——華創證券
綠盟科技:公司提供信息安全產品、全方位安全解決方案和體系化安全運營服務,客戶覆蓋政府、電信運營商、金融、能源、互聯網以及教育、醫療等行業。——東方證券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9809073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