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9 14:00:24
每經記者 彭水萍 每經編輯 葉峰
投資者期待的量化“春暖”,終于回來了。歷經前幾周的“倒春寒”之后,量化公募和百億量化私募產品上周業績集體回暖,尤其頭部產品,均出現單周漲超10%的爆款。
iFind數據顯示,據記者對30家百億量化私募旗下產品的不完全統計,在有完整凈值數據的613只產品中,近八成上周實現正收益,共有486只;不過整體超額收益并不顯著,只有173只產品跑贏滬深300指數,占比28.22%;跑贏中證500和中證1000的產品分別有134只和148只,占比僅21.96%和24.14%。
在前一周出現明顯分化后,公募量化產品上周也是集體回暖,近九成產品取得正收益。美中不足的是,多數產品并未能跑贏滬深300、中證500等指數。
具體產品而言,信澳量化先鋒混合(LOF)A領跑公募量化,因諾天躍四號問鼎上周百億量化私募業績冠軍,兩者單周均漲超10%。此外,公募量化中有3只指增產品漲超8%,大吃了一波人工智能相關主題指數的貝塔紅利。
No.1 百億量化私募大盤點:佳期投資、金戈量銳和因諾資產持續領跑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統計,分別從“今年以來、近一年、近三年、近五年”4個時間維度,對百億量化私募收益前十進行排名。其中,今年收益前三強分別是:金戈量銳、佳期投資、卓識投資。近一年收益前三強分別是:佳期投資、穩博投資、寧波幻方量化。近三年收益前三強分別是:佳期投資、金戈量銳、明汯投資。近五年收益前三強分別是:明汯投資、金戈量銳、因諾資產。
佳期投資近些年的業績表現在百億量化私募當中算是佼佼者,該機構同時進入“今年以來、近一年、近三年”的收益前3強,由于其沒有近5年完整的收益數據,故未能參與近五年收益排名。
此外,金戈量銳和因諾資產是唯二的兩家在“今年以來、近一年、近三年、近五年”4個時間維度下均位列收益前10強的私募。
其中,金戈量銳今年以來收益位居百億量化私募榜首,在近三年和近五年均居百億量化私募的第2名。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因諾資產旗下的產品“因諾天躍四號”、“因諾天豐1號”、“因諾天躍”、“因諾啟航1號”均在近五年取得100%以上的收益。
No.2 多家量化巨頭核心投研人員“出走”?回應來了
據中國證券報,來自多位渠道人士的消息,近期有多家百億量化私募核心投研人員“出走”,涉及天演資本、白鷺資管和千象資產。對此,3月27日,千象資產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應并確認了相關消息的確實性。該人士稱:“對于國內外大的量化機構來說,PM進進出出屬于很正常的事情”,公司“有投資總監作為投研核心,有十幾個PM且是策略源代碼歸屬公司,這種情況下單一PM離職對產品運作沒太大影響。”天演資本則回應表示:“市場上傳言不真,我們公司每半年一考核,所以偶爾有人員微調也很正常。我們近期優化掉了一名同事,且招聘補充已完成。”而白鷺資管方面則未回應相關采訪。
上周A股整體震蕩上行,滬指漲0.46%,滬深300上漲1.72%,中證500大漲2.05%,中證1000周漲1.95%。兩市日均成交額10012.91億元,重回萬億上方。
市場震蕩反彈大背景下,百億量化私募上周業績整體回暖明顯,不過超額表現方面并不突出。據記者對30家百億量化私募旗下產品的不完全統計,iFind截至3月28日的數據顯示,在有完整凈值數據的613只產品中,上周實現正收益的產品有486只,占比近八成;超額表現方面,相比主要寬基指數,百億量化私募旗下產品表現較為一般,其中有173只產品跑贏滬深300指數,占比28.22%;134只產品跑贏中證500,占比21.86%,148只產品跑贏中證1000,占比24.14%。
百億量化私募產品方面,不同于前一周的“二分天下”,上周業績前十榜單出現5家機構。其中,因諾資產旗下“因諾天躍四號”以超11%的周收益傲視群雄,該機構還有“因諾天豐53號”也進入前十。接下來,寬德投資旗下4只產品占據第2-5位,周回報均在3.94%以上。此外,鳴石投資旗下2只產品,衍復、世紀前沿各有1只產品進入前十。值得一提的是,與前兩周CTA策略逞強不同,上周上榜產品從策略來看并無明顯特征,寬德投資兩只500指增產品相對較為亮眼。此外,榜單前十之外,TOP30中有10多只千象資產旗下產品,收益率多在3%上下,可謂隱藏的強者。
上周收益靠前的百億量化私募旗下產品(基于完整凈值數據的不完全統計)
受益于市場回暖,上周業績“黑榜”產品跌幅整體收窄明顯,除洛書投資旗下兩款CTA策略產品跌超2%、“天演賽行”跌超1%外,其余TOP10產品跌幅均在0.7%以內。上榜的3家機構中,洛書投資占據3席靠前的位置,天演資本占據2席,而誠奇資產獨占半壁江山,排在第6-10位,雖然跌幅均不算大,但于中性對沖產品而言也算“出師不利”了。此外,縱觀上周負收益的100多只百億量化私募旗下產品,基本都是中性對沖類產品,另有部分CTA策略。在整體趨勢較為一致的市場環境下,確實并不利于這類產品的發揮。
上周收益靠后的百億量化私募旗下產品(基于完整凈值數據的不完全統計)
公募量化產品上周整體表現明顯回暖,尤其是頭部軍團,周業績冠軍單周大漲超10%,另有3只指增產品漲超8%,均為跟蹤人工智能相關主題指數類產品。整體而言,近九成公募量化產品取得正收益,近半產品跑贏滬深300指數(漲1.72%)。
從細分策略來看,183只有凈值披露的量化多頭策略產品(多份額產品僅以A份額參與統計)中,上周實現正收益的高達158只,占比超86%;不過,只有64只產品跑贏滬深300指數,占比不到35%;48只產品跑贏中證500,占比僅26.23%。
上周業績前十紅榜上,一只量化多頭產品表現絕對堪稱驚艷,那就是信澳量化先鋒混合(LOF)A,該產品周收益高達10.53%。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前一周該產品就以超5.5%的漲幅位居榜首,兩周蟬聯冠軍,累計收益超16%,信澳量化先鋒混合(LOF)A實力搶鏡。此外,華商電子行業量化股票發起式、長城量化精選股票A、人保量化銳進混合A和華潤元大量化優選混合A均漲超4%,表現也是相當不錯。榜單前十產品上周漲幅均超3.66% ,側面顯示出公募量化多頭策略的強勁反彈,尤其是頭部產品。
幾家歡樂幾家愁,在上述紅榜產品大賺之時,也有產品在市場反彈時不幸“踩坑”。其中,東吳智慧醫療量化混合A跌超3.28%領跌,銀華醫療健康量化股票發起式A和長盛醫療量化股票A跌幅也較深,均跌超2.78%。巧合的是,黑榜TOP3均為專注醫療領域的量化產品,側面反映了醫療板塊近期的調整趨勢。總體而言,上周黑榜前十跌幅均超0.8%,相較前一周有較大收窄,這與市場整體回暖不無關系。
從指數增強策略來看,整體表現相比量化多頭策略更好,iFind數據顯示,203只(多份額產品僅以A份額參與統計)公募指數增強產品中,高達192只產品上周實現正收益,占比超94%;110只產品跑贏滬深300指數,占比超54%;跑贏中證500和中證1000的產品分別有81只和89只,分別占比39.9%和43.84%。
具體產品而言,上周表現優異的指增產品也不少,東財消費電子指數增強A、富國中證娛樂主題指數增強型(LOF)A和東財云計算指數增強A周收益均超8%,分列前三位,也反映出人工智能相關主題指數超高的貝塔收益。其中,東財云計算指數增強A也是前一周該榜單的冠軍,兩周累計收益超13%;時間再拉長至今年以來(截至3月24日),該產品收益率更是高達37.66%,領跑公募指增策略。此外,西部利得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指數增強A上周漲幅也超7%,今年以來收益率超31%,屈居第二。除上述今年回報超30%的指增“雙雄”外,上周紅榜第二名富國中證娛樂主題指數增強型(LOF)A今年收益率也達20%,三只產品妥妥地享受了一大波人工智能主題紅利。
回到上周紅榜,TOP10產品漲幅基本在4%上方,整體表現十分強勢。跟蹤指數分布方面,上周排名靠前產品依然為跟蹤人工智能相關主題指數類的產品,此外創業板、科創相關小盤指數類產品也有所表現。
公募指增策略今年以來回報前10
指增產品“黑榜”方面,上周業績較差的也多為跟蹤醫藥指數類的產品。其中,銀華中證全指醫藥衛生指數增強發起式以2.71%的跌幅位居榜首,華寶標普滬港深中國增強價值指數A和浙商港股通中華交易服務預期高股息指數增強A也跌超2%。入圍榜單的其他產品跌幅均不算太大,只是在市場整體反彈背景下相對表現較弱。
公募量化對沖策略方面,隨著市場反彈,相關產品與量化多頭、指增產品的收益相比自然有點拿不出手,不過絕對收益方面也算表現及格,虧損產品僅4只,整體而言相比前一周有所好轉。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8265609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