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3 11:22:36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據中新網3月23日援引“今日俄羅斯”(RT)報道,當地時間22日,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西摩·赫什在社交平臺上再發文,指責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向媒體散布“北溪”爆炸案的虛假報道,以掩蓋華盛頓參與其中的真相。
據報道,赫什發文稱,中央情報局的任務是與德國情報局(BND)合作準備一個“虛假故事”,為美國和德國媒體提供“北溪-2”爆炸案真相的“替代版本”。
圖片來源:西摩·赫什社交平臺發布的文章截圖
據環球時報3月22日報道,赫什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可以確定地告訴你,“北溪”天然氣管道是拜登下令炸毀的。在歷史上就和美國有秘密合作關系的挪威也參與了這項計劃,但一些執行任務的人對他們要做的事是不太情愿的。摧毀一條能讓德國和西歐保持溫暖與富庶的管道,在政治上并不是一個好主意。
據央視新聞3月23日消息,赫什在最新報道中表示,美國和德國媒體3月7日“不約而同地”發表報道,稱是“一個親烏克蘭政府團體”破壞了“北溪”管道。一位美國情報界消息人士告訴他,美國情報部門捏造了混淆視聽的有關報道,并且傳遞給了德國,目的是詆毀赫什此前披露的內容。赫什指出,發表報道的美國記者受到了白宮官員的擺布,他們收到的信息源自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欺騙和宣傳專家,目的是掩護做出不明智決定的美國領導人。
赫什還表示,據外交知情人士透露,3月3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訪問美國期間,拜登與朔爾茨討論了“北溪”爆炸事件。隨后,一些美國中情局人士被要求與德國情報部門合作,準備一個捏造的“故事”,并提供給美國和德國媒體。
赫什表示,他此前披露的內容在歐洲得到了關注,但在美國幾乎被媒體封鎖了。他表示,美國白宮和中央情報局一直否認美國應對“北溪”事件負責。沒有任何一位派駐白宮的記者向發言人提問:拜登是否會責成情報機構深入調查事件真相。赫什表示,一位情報界人士稱,拜登沒有這樣做,也不會這樣做,因為他知道答案。
據央視新聞3月21日消息,赫什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他們(白宮)其實知道這件事,他們對此極力否認。我告訴記者,我和建造管道的公司交流過,現在有超過一萬兩千英里(約合一萬九千公里)的管道用以輸送天然氣和石油。這是個很龐大的行業,有很多公司從事管道工作并且了解管道業務,他們都知道是誰干的。還有誰會這樣做呢?別人告訴我,盡管白宮對此(散布假消息用以轉移視線)抱有很大希望,但是沒人相信。
2023年2月8日,赫什發布調查報告指出“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的幕后真兇是美國。根據赫什的調查,早在“北溪”管道被炸前9個多月的2021年12月,美國情報部門就開始策劃破壞“北溪”管道,然后逐步將計劃付諸實施。
文章發表后,美國白宮、中情局和國務院均予以否認。在專訪中,赫什還表示,所謂親烏人士利用游艇就制造了“北溪”爆炸事件的說法太過荒唐了。
據環球時報3月22日報道,“我們(美國)處在一個瘋狂的境地。”日前披露美國是炸毀“北溪”天然氣管道幕后黑手的資深記者西摩·赫什,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赫什表示,“除了我的文章,我不能說太多東西,我需要保護告訴我這些事的人。我在美國記者這行已經有五六十年了,寫過很多涉及情報部門的敏感消息,大多數時候這些報道都很具有批判性,但幾乎在每一篇報道中,我都沒有暴露過我的消息來源。在過去這些年里,從來沒有人因為(告訴我什么事情而)被曝光、被起訴,這對我來講是最重要的事。在過去一個半月里,我已經寫了5篇(和“北溪”天然氣管道以及烏克蘭危機)有關的文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赫什還稱,“盡管我無法告訴你我是怎么獲知這些消息的,但我可以確定地告訴你,“北溪”天然氣管道是拜登下令炸毀的。在歷史上就和美國有秘密合作關系的挪威也參與了這項計劃,但一些執行任務的人對他們要做的事是不太情愿的。摧毀一條能讓德國和西歐保持溫暖與富庶的管道,在政治上并不是一個好主意。”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新網、環球時報、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