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5 22:25:13
◎2023年,消費復蘇勢必成為貫穿整個社會、經濟生活的一條主線,從文旅、餐飲,到電商、新消費,再到以元宇宙、AIGC等技術產品為核心的產業一側,都將呈現新的躍變。基于對過去一年的回望以及對新一年的預判,3月15日,由每日經濟新聞連續第五年發起的315消費權威榜單,沸騰新“煙火”——2023中國消費創新評選,正式揭榜。
每經記者|王郁彪 每經編輯|劉雪梅
春潮涌動,萬物復蘇。
2023年,消費復蘇勢必成為貫穿整個社會、經濟生活的一條主線,從文旅、餐飲,到電商、新消費,再到以元宇宙、AIGC等技術產品為核心的產業一側,都將呈現新的躍變。
在這其中,一切的原動力,都將是我們更加渴望創新力量推動創新事物的破土,縱然充滿挑戰,依舊奮力前行。
基于對過去一年的回望以及對新一年的預判,3月15日,由每日經濟新聞連續第五年發起的315消費權威榜單,沸騰新“煙火”——2023中國消費創新評選,正式揭榜。
為了用專業視角探索消費復蘇浪潮下那些“看得見”和“看不到”的量變與質變,尋找新一輪消費增長與不斷創新的榜樣力量,在評選中,我們綜合了由微熱點研究院提供數據支持的品牌行業影響力(20%)、商道咨詢提供專業支持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分(20%)、大眾投票(20%)、以及行業專家評分(40%)四個維度。分別設置了“2023消費技術創新先鋒企業TOP10”、“2023消費模式創新先鋒企業TOP10”、“2023消費產品創新先鋒企業TOP10”、“2023元宇宙營銷創新先鋒企業”四大獎項,歷經1個月的專家評審及大眾投票打分,評選結果正式出爐。
在新的消費周期性變革的當下,市場更加考驗品牌對用戶心智的把握,而對產品質量及創新性的考量,也是一次回歸品牌“本質”的競爭。產品作為企業與消費者接觸的第一環,對企業的競爭力以及市場認可度起決定性作用。
爆款產品帶來的市場效應,在整個消費場域內制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2023消費復蘇之際,絕大多數品牌都在沉淀自己的產品力,創新制造攪動新一年市場浪花的爆款產品。
基于對近期火熱的消費主張及創新消費產品的觀察,我們的2023消費產品創新先鋒企業TOP10,覆蓋了潮玩、茶飲、母嬰、家居等多個熱門領域,從中我們發現,年輕消費者成為品牌產品創新的主要對象,而真正契合消費訴求、關注健康、安全的屬性也同樣重要。
爐火純青·燃是泡泡瑪特MEGA系列全新升級后典藏線的首款重磅新品。用特殊的陶瓷材質和超高難度的精致工藝體現潮流文化積極的內生探索,嘗試用年輕人的潮玩IP承載傳統陶瓷文化的精粹。
談及快速實施產品的迭代更新,就不得不提新茶飲賽道。
我們了解到,古茗的產品研發部已組建了超百人團隊,平均0.65周研發一款飲品,包括龍井香青團、一顆香水檸、厚道椰椰榴蓮等爆款產品,對門店業績提升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而古茗對產品的研發,除了在深入到產地種植之外,還上探到了工廠端,與上游工廠進行共創式研發。
凌雁咨詢首席咨詢師林岳在打分中認為,古茗的研發效率不錯,這是打造品牌粘性和持續獲得關注度的重要因素,除了研發效率以外,還需要更關注研發的ROI,打造更多的爆款。
同為新茶飲代表性企業,2022年初,書亦燒仙草提出全新的品牌理念——“仙草植物基清爽低負擔”,并率先進行乳基底的整體升級,陸續將其遍布于縣城大街小巷加盟店的原材料替換為植物基底乳,成為率先轉型專做仙草植物基的新茶飲品牌。隨后,書亦燒仙草的植物基新茶飲產品屢次成為爆品。
不只是茶飲品牌,快消、母嬰、護膚品牌均十分關注健康理念。
Babycare專研臀肌系列新生兒紙尿褲,專為新生兒研發,只有NB以及S碼,以“存在即不合理“為設計理念,其還在芯體、透氣底膜、腰圍等部分都做了創新,且擁有兩項專利。
迪輔樂生物是一家面向未來健康管理方式的微生物探索技術公司,長期專注于中國人體健康問題微生態醫學解決方案的研究和推廣。Bb-12 LGG益生菌是迪輔樂的一款創新產品,其乳雙歧桿菌Bb-12與鼠李糖乳桿菌LGG經過了大量的臨床研究,覆蓋嬰兒等人群,安全性、健康功效受到普遍的認可。
貝泰妮則通過聯動破圈、跨界成功實現深層品牌滲透,通過建立電商全網渠道、連鎖藥房OTC渠道,皮膚醫療美容診所等線上、線下渠道,最終觸達包括Z世代在內的年輕消費者圈層。
作為全球最大肉食品生產商和供應商之一,雨潤集團一直在產品創新上探索。2022年開發上市雨潤倍健雞胸肉腸、低脂雞胸肉切片,低脂肪、高蛋白、零蔗糖符合“健康選擇”標識。其還致力于植物性肉類創新產品研發,推出全營養植物基仿真肉制品“植亦美”素肉香腸系列。
老品牌向新,光明乳業也一直在產品創新上下功夫。2022年上半年,光明優倍濃醇鮮牛奶升級前處理加工工藝,最大程度保留活性物質;光明莫斯利安推出藍莓酪酪、黃桃風味新品;光明如實推出雙重蛋白暢享瓶等。
商道咨詢合伙人、中國可持續發展案例中心主任郎華則對光明乳業在消費端的包裝回收項目印象深刻。在郎華看來,光明乳業已經將可持續發展融入公司整體戰略,并持續發布年度的看可持續發展報告。作為領先乳業生產、銷售企業,光明乳業通過嚴格地給供應鏈管控和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確保主業高質量增長,不斷提升消費者信任和品牌價值。同時,還將社會貢獻與環境管理融合,促進牧場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也推進了地方產業和農戶收入水平提升。
硬核科技產品企業創新自不能少。九號公司推出的智能電動兩輪車機械師MMAX系列,其創新之處在于,區別于傳統電動兩輪車,除了標配RideyGo!和RideyLONG等引領行業的智能系統,可實現無鑰匙解鎖、智能防盜、車機互聯等功能,兼具便捷和趣味。
笑果文化堅持融合創新,專注中國新時代喜劇,是一家內容驅動的年輕態喜劇產業公司。先后推出了不同平臺、不同形式的年輕態喜劇產品,包括《脫口秀大會》《脫口秀跨年》《吐槽大會》《怎么辦!脫口秀專場》等在內的綜藝節目。
唯有不斷創新,方能有跨越周期的力量。而創新少不了要強筑業務產品的底層邏輯,這其中,技術的演進與迭代則是通向未來的橋梁。
特別是消費技術創新,除了運營、營銷、產品等數字化轉型外,我們的2023消費技術創新先鋒企業TOP10還包含了當前大火的AIGC在數字藏品及其他消費趨勢中的應用。
石頭科技自研36個月推出分子篩低溫烘干技術,突破性創造了行業第三種烘干技術。該技術實現了在直徑僅33cm的分子篩轉盤上,堆疊出了具有2萬多個孔洞的蜂窩狀結構,吸附面積可達28.8萬平方米,搭配自研雙循環風路系統,保證了在無主動熱源參與下真正實現低溫烘干。
商道咨詢合伙人、中國可持續發展案例中心主任郎華在評審中點評認為,石頭科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研發創新上持續的投入和專利成果,根據年報顯示,石頭科技在2021年報報告期內獲得了超過200項專利,這也更好地傳遞了對消費者的責任。在年報之外,石頭科技還推出了轉向企業社會責任專項報告,在環境和社會公益方面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小天鵝不斷推陳出新,擁有創新藍氧特漬凈、羊毛藍標、超微凈泡、高濕凍鮮、防直吹等領先國際的專業科技,以自然的技術給消費者帶來天然健康體驗。
數字化轉型步履不停。
天味食品智慧工廠在2022年5月順利投產,其智慧工廠新車間制造技術進一步升級,采用生產任務中控平臺一鍵下發、自動化設備精準配料炒制等技術。在全流程自動化制造和100%數字化管控基礎上,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產品品質、風味穩定等問題。
呷哺集團于2022年8月上線集團會員系統,該系統涉及旗下多個品牌前后端系統打通,打通業務流、系統流、數據流、賬務流等,不僅支持一個會員身份共享呷哺集團全品牌會員權益和積分通積通兌,還率先推出賬戶余額跨品牌通用、集團層面的整合營銷/跨品牌間的聯合營銷。
2018年以來,銀泰百貨在由內到外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中,韜略系統支持下的品牌專柜經營效率提升。截止2023年2月20日,有4000+品牌專柜接入韜略系統。
龍大美食憑借強全產業鏈優勢,通過產能、研發、渠道多管齊下的戰略部署,推動預制菜板塊業務高速度、高質量發展。
小龍坎著力“經營模式”和“創新門店”的打造,先后推出聯營托管、標準門店2.0、社區店三大模型,并且跑出數據。其中社區門店已試跑出“新場景、投資輕、回報快”的特色模型,目前全國已簽約近百家門店。
紅豆股份一直致力于民族品牌建設,不斷堅持創新變革。品牌自創建以來,堅持以打造中國第一文化品牌為己任,從產品、服務、傳播等多維度構建以“情”文化為核心的品牌體系。
作為智能兩輪電動車領軍企業,哈啰出行一直在用數字技術推動出行進化,在不斷夯實品牌差異化護城河的同時,也成為了電動車行業智能方向探索學習的標桿。
模式的創新更像源源不斷的活水,給予困境中的企業以重新出發的信心,給亟待加速的企業以新的信號。模式的創新是在不確定中最為確定的方向,可以為奔涌的未來商業,貢獻蓄勢后勃發的生機與活力。
在2023消費模式創新先鋒企業TOP10中,為進一步占領消費者“低價心智”,京東零售百億補貼于3月6日全面上線,聯合海量品牌、商家直接對商品進行真金白銀的補貼,以價格直降的方式帶來最具性比價的商品。補貼覆蓋3C家電、美妝、生鮮、生活服務等京東平臺全品類商品。
而一年多前,在抄底失速與疫情反復的雙重壓力下,海底撈推出“啄木鳥”計劃斷臂求生,如今,刮骨療毒的效果正在顯現,2022年,海底撈在異常困難的環境下展現出靈活的組織和韌性,也在2023消費復蘇之時展現了潛力。
事實上,模式創新的收效正在諸多企業身上顯現。
叮咚買菜自2021年至今一年多的時間里,用商品力策略驅動公司于2022年第四季度實現了全面盈利和正向經營性現金流,實現了從商品、用戶層面到公司經營層面的跨越,也完成了向具備開發和創新能力的“食品電商”角色的轉型。
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中藥飲片,率先全部達到中國藥典標準。新荷花還積極參與了這些中國藥典標準的制定。首批101種中藥飲片,新荷花承擔了7個品種的標準制定,并通過了國家驗收。新荷花以產品和技術創新為市場服務,開創性地把行業標準、產品質量、深度研發融合,在行業脫穎而出。
同樣是找到下一階段的答案。神州租車通過抖音平臺創新推出“隨心卡”。該產品打破了傳統租車“日歷租”的固有模式,其互聯網產品屬性,將有望持續刺激公眾出行欲望,為租車行業帶來創新示范。
郎華則進一步建議,在刺激出行的同時,如何更有效的降低出行的影響?是否可以把綠色、低碳出行融入產品、服務設計。
怪獸充電依托物聯網和大數據分析能力,構建了高效的線上線下網絡,為累計超3億手機用戶解決多場景下的移動充電需求。以數字化能力為基礎,怪獸充電創新商業模式,推動分散資源高效配置和精細化運營,提升用戶服務質量與效率,助力近百萬商戶提升服務水平。
模式方向選對了,產品才能推陳出新。
美的集團美的品牌旗下共擁有多個家電品類,除無風感(空調)、微晶一周鮮(冰箱)等獨創人感科技領域進行持續創新迭代之外,更推出了集空調、空氣凈化器、健康新風機功能于一體的“空氣機”及專為廚房場景研發的廚房空調等新型消費品類。
重慶啤酒是全球第三大啤酒公司、嘉士伯集團成員,也是嘉士伯在中國的運營平臺。今年2月,重慶啤酒旗下烏蘇品牌在上海的燒烤店正式營業,為烏蘇啤酒建立線下體驗的場景。3月6日,重慶啤酒和后火鍋聯手打造火鍋啤酒體驗店在滬營業,助力新消費場景從重慶走向全國。
多年來,洋河股份積淀了深厚的品牌實力,高端定位的“夢之藍M6+”獲得了品質與口碑的雙重認可。今年,洋河股份以“品牌興企”為路徑,構建持續發展品牌力。聚焦2022上合組織撒馬爾罕峰會、冰絲帶跨界品牌事件等,卡位高端場景,持續強化夢之藍的高端化、國際化形象。
TX淮海,則是以年輕力中心作為創新體驗零售與沉浸藝術融合的智能空間,專注于年輕力的打造,在存量更新上走在時代的前列。郎華作為專業評審團點評認為,做一個潮流地標,很好地承擔了城市綜合體的功能,生活、人的連接,倡導可持續理念,引領正向的流行文化,TX淮海都做到了。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ChatGPT爆火,國內外巨頭紛紛表示推出相關應用產品,AI煥發又一個春天,而以AIGC、虛擬數字人等技術產品,也正千姿百態地觸及千行百業。
因此,我們特別設置了2023元宇宙(數智)營銷創新先鋒企業獎項。
過去一年,百度與各行業客戶攜手打造了多款數字人,如在廣電及媒體領域,冬奧期間與央視新聞合作了AI手語主播。百度智能云打造的多個數字人也廣泛應用在金融、政務、文旅等賽道。在虛擬偶像領域,百度推出了像百度品牌代言人“希加加”這樣完全誕生自虛擬世界的IP。
2023年廣東衛視春晚上,小冰打造的虛擬歌手陳水若,與鐘鎮濤等共同演繹了粵語賀年曲《財神到》。陳水若基于小冰的神經網絡渲染技術生成,這種技術能生成一張此前完全不存在的臉,并根據表達內容的不同,渲染出不同的表情和動作。
2022年,基于商湯原創的“虛擬IP解決方案”及多種領先的AI技術,商湯科技為寧波銀行專屬打造的虛擬數字員工“小寧”上線。這也是商湯科技AI數字人“虛擬IP”在“線上”營銷場景中的首次應用。
美的集團WAHIN華凌品牌則通過推出家電行業首個數字主理人IP、打造獨具特色的跨界營銷IP虛擬店等創新模式,利用兩大元宇宙形式的具體載體,統領品牌聯通產品端到消費者端,通過商業、營銷、產品應用,極具烙印化/標識化呈現品牌“年輕科技潮電”基因。
成都鏈與智做數字科技利用領先的區塊鏈技術,構建以Web3經濟體系為核心的多鏈+多元宇宙生態,為品牌、IP及企業賦能。成都銀行在2023年1月推出了二次元虛擬數字員工“蓉嘟嘟”,通過賦予“蓉嘟嘟”美好生活助力官的身份,為銀行的場景金融的應用提供賦能。
云從科技人機協同操作系統(CWOS)從架構設計上整合了包括超級語言模型在內的全鏈AI能力。CWOS將模塊歸類成三個層次,底層是感知、認知、決策各領域的核心技術,提供最核心的價值;中間是技術平臺層;頂層就是CWOS這一整合系統,整合放大下面兩層的能力,對未來前瞻性的需求(如AI精靈、機器人、元宇宙等)定義了方法論和技術范式。
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當代商業社會進化的動力源。
正值“3·15”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之際,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每經智庫-每經汽車研究院提供數據支持的“美好生活2023中國消費者品牌榜(汽車)”重磅推出。
該榜單涵蓋了年度消費誠信企業、年度消費者信賴品牌、年度消費者喜愛車型,共三大類超20個獎項。
其中,梅賽德斯-奔馳、寶馬集團、上汽大眾、上汽通用汽車、比亞迪、小鵬汽車、長安汽車、東風日產和廣汽本田獲得年度消費誠信企業。
年度消費者信賴品牌則分別由東風本田、一汽-大眾、理想汽車、一汽豐田、嘀嗒出行、沃爾沃、埃安、捷豹路虎和T3出行獲得。共有四款車型獲得年度消費者喜愛車型,分別為廣汽豐田賽那、一汽奧迪Q4 e-tron、智己LS7和蔚來ET7。
2023是復蘇和增長年,春風得意馬蹄疾,掃拂塵埃更向前,讓我們繼續期待無數創新和奮進的力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