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4 19:45:12
每經編輯|李澤東
當地時間3月10日,美國硅谷銀行關閉,成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關閉的最大銀行。12日,因“系統性風險”,美國簽名銀行也宣告關閉。
風波未平,持續發酵!
據央視新聞報道,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公司13日下調美國“簽名銀行”債券至垃圾級,同時考慮下調6家其他美國銀行債券評級。
穆迪公司說,以后不會再給“簽名銀行”債券新評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VCG211152049233
據了解,簽名銀行是商業銀行,業務涉及不動產和數字資產。根據紐約州金融服務局數據,截至2022年12月31日,簽名銀行資產總額約1100億美元,存款總額約885.9億美元。
此外,穆迪考慮下調第一共和銀行、錫安銀行、Western Alliance銀行、聯信銀行、UMB金融公司和Intrust Financial公司的債券評級。
路透社13日援引美國晨星公司的數據報道,近期美股市場拋售已抹去美國銀行業超過1000億美元市值。
報道說,摩根士丹利、富達和貝萊德管理的共同基金在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的風險敞口最高。
美國幾天內相繼發生銀行關閉事件,引發市場震蕩和恐慌。總統約瑟夫·拜登13日發表講話安撫人心,同時把責任歸咎于投資者和老對頭共和黨。
“這些銀行的投資人不會獲得保護。”拜登說,“他們主動鋌而走險,而當冒險沒有獲得回報,這些投資人受損失。這就是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
拜登強調,在他任副總統、貝拉克·奧巴馬任總統時期,美國通過立法加強對銀行業監管,以確保不會發生類似2008年金融危機,但共和黨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執政后卻放松了監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05269436
拜登所指系《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特朗普執政時期,共和黨人推動修改這部法律,上調認定銀行存在系統性風險的標準,把資產規模超過2500億美元的銀行劃為受更嚴格監管對象,遠高于先前500億美元的“門檻”。最近遭關閉的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截至去年年底資產規模分別為2090億美元和1100億美元。
共和黨人和特朗普把這場危機的矛頭指向民主黨。特朗普的發言人在給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的聲明中稱,“拜登領導下,經濟是一場災難”。
已經宣布參加明年總統競選的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警告,美國將經歷比20世紀大蕭條更嚴重的衰退,“證據就是,銀行業已經開始崩塌”。
俄亥俄州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沃倫·戴維森指責硅谷銀行“嚴重管理不善”,經營中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多元化及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等民主黨推崇的理念上,“而不是管控自己的風險”。
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籍州長羅恩·德桑蒂斯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指責硅谷銀行“不務正業”。他還指責聯邦政府監管不力。“我們有一套龐大的聯邦官僚體系,但是,每當需要他們阻止這類事件發生的時候,他們似乎總是缺位。”
12日,美國福克斯商業新聞高級記者查理·加斯帕里諾批評稱,正是美聯儲制造通脹在前、激進加息在后,才一手制造了一系列經濟亂象。當前美國兩家銀行接連關閉是一個警告信號,接下來可能會發生更多這樣的事情。
福克斯商業新聞高級記者 查理·加斯帕里諾:我認為這是一件影響所有美國人的事,這是一個警告信號,兩家銀行關閉表明了我們的銀行系統和經濟系統的疏解機制有多糟糕。我們看一下之前,你知道的,美聯儲多年來大舉印鈔,美國政府和美聯儲這么做,經濟就會被搞垮。這么做通脹率就會走高;通脹率高了,美聯儲又去加息,因為通脹太可怕了,通脹讓我們的社會和經濟更不穩定;然后等你們用加息降低通脹率的時候,你覺得會怎么樣呢?你將會面對更多的混亂。這是一個警告信號,還會發生更多這樣的事情。
當地時間13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瑞銀集團一位高級投資人員向客戶出具的報告指出,美國兩家銀行關閉讓投資者注意到,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正在產生負面影響,盡管美國經濟還沒崩潰,但是投資者對銀行收益和資產負債的擔憂還是加劇了市場的負面情緒。
此外,一位德意志銀行戰略顧問表示,美聯儲瘋狂加息對美國銀行系統造成巨大壓力,美聯儲加息周期的速度和目標都應該放緩。
三菱UFG銀行一位貨幣分析師則表示,硅谷銀行的快速崩潰令市場參與者更加清晰地認識到,美聯儲無休止的加息最終將破壞整個經濟體系。
與此同時,硅谷銀行緊急關閉震驚世界,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日本媒體和專家指出,在業界口碑良好的硅谷銀行遭此巨變,重要誘因是美聯儲持續激進加息。美聯儲貨幣政策緊急轉向導致美金融系統脆弱,或自縛手腳,制約未來政策操作。
野村綜合研究所研究員木內登英分析說,隨著美聯儲進入急速加息通道,硅谷銀行可謂陷入三重困境。
首先,硅谷銀行主要服務對象為初創企業,在美國經濟減速周期中,眾多初創企業進入退潮期,籌資困難、紛紛提款。
其次,硅谷銀行持有的債券價格不斷下跌,出現巨額賬面損失。當銀行遭遇連續提款,出現流動性緊張,不得不割肉賣出債券資產,賬面損失將變成巨額現實虧損。虧損消息引發擠兌,硅谷銀行被迫關門。
此外,美國激進加息導致美債收益率曲線深度倒掛,2年期國債收益率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倒掛幅度創下40年來最大,令硅谷銀行的商業模式難以為繼。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指出,美聯儲加息令很多美國銀行陷入困境,硅谷銀行“爆雷”凸顯美國銀行業整體脆弱性。在存款紛紛流失,轉去追逐收益性更高的投資商品的同時,很多銀行債券運作出現巨額賬面損失,面臨巨大潛在風險。
根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數據,隨著美聯儲持續加息,2022年年底,美國全部銀行持有債券的賬面損失總額迅速膨脹至約6200億美元,使美金融系統在應對突發性沖擊時脆弱性凸顯。
木內登英認為,硅谷銀行事件余波可能在全球蔓延。歐洲及日本的眾多銀行也面臨巨額賬面虧損及收益率曲線倒掛問題。一旦對金融體系的信賴受損,或引發一連串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0526943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