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3 10:22:16
每經編輯 畢陸名
3月12日晚,中國移動(SH600941)、中國電信(SH601728)兩家通信運營商巨頭發布公告,預計派息率將逐步提升。其中,中國移動2023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提升至當年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的70%以上;中國電信將在A股發行上市后3年內,逐步將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提升至當年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的70%以上。
受利好消息刺激,兩大通信巨頭開盤再創新高
周一早盤,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股價再度刷新A股上市以來新高,中國移動市值突破2萬億元關口,而中國電信也逼近6500億元關口。截至發稿,中國移動暫報93.63元,漲4.63%,最新市值2萬億元;中國電信暫報6.94元,漲4.68%,最新市值6332億元。
數據顯示,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交建等“中字頭”企業股價年內表現均超30%,中字頭央企指數今年以來累計漲10.76%。
中國移動3月12日晚間公告,公司將于3月23日公布2022年全年業績。為更好地回饋股東、共享發展成果,預計2022年全年派息率將比上年進一步提升,2023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提升至當年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的70%以上。
據中國移動公告,2022年,移動客戶達到9.75億戶,凈增1811萬戶,凈增規模創三年新高,其中5G套餐客戶達到6.14億戶。家庭市場價值引領,實現快速增長。有線寬帶客戶達到2.72億戶,凈增3206萬戶,持續保持行業領先。2023年,公司堅持穩中求進,加快推進從數量規模領先向質量效益效率領先轉變、從注重當期業績完成向注重長期價值增長轉變,實現高質量發展,主要經營指標表現良好。2023年1月,公司移動客戶數達到9.76億戶,其中5G套餐客戶數6.22億戶,有線寬帶客戶數達到2.75億戶。
中國移動公告還披露了股東增持情況,公告顯示,2022年,中國移動集團已累計增持公司2620.8萬股A股股份,累計增持金額約15.09億元。中國移動集團將根據公司股票價格波動情況及資本市場整體趨勢,適時繼續實施增持計劃。
中國電信3月12日晚間公告,公司高度重視股東回報,積極履行利潤分配承諾,自2022年起宣派中期股息,并將在A股發行上市后3年內,逐步將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提升至當年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的70%以上,不斷為廣大股東創造價值。2023年1-2月,公司經營發展勢頭良好,持續向服務型、科技型、安全型企業邁進,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中國電信公告顯示,截至2022年底,公司移動用戶達到3.91億戶,5G套餐用戶滲透率達到68.5%。此外,公司天翼云市場份額持續提升,進入中國公有云IaaS及公有云IaaS+PaaS市場前三名。中國電信還表示,2023年,公司堅持穩中求進,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數字化轉型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全面深入實施云改數轉戰略,1-2月,公司經營發展勢頭良好,持續向服務型、科技型、安全型企業邁進,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兩大運營商在強調新領域、新賽道布局的同時,還表示將瘋狂“撒錢”——現金分紅比例提升至70%。
中國移動表示,預計2022年全年派息率將比上年進一步提升,2023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提升至當年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的70%以上;
中國電信指出,自2022年起宣派中期股息,并將在A股發行上市后三年內,逐步將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提升至當年本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的70%以上,不斷為廣大股東創造價值。
近期,“中字頭”企業相關消息不斷。招商證券指出,為推動國有企業到2025年價值創造體系基本完善、價值創造能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本輪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將在2023年4月正式進入組織落實階段,預計接下來各地方省市也將開展相應工作部署。截至目前,至少已經有33家央國企集團提出對標世界一流。
中國衛通和中國電信年內分別上漲87%和58%,而中國衛星、中國移動、中國交建等“中字頭”企業股價年內表現均超30%,推動中字頭央企指數今年以來累計漲10.76%,是年內表現最好的幾類指數之一。
在基金經理看來,“中字頭”企業股價表現亮眼,驅動力主要來自于政策優化推動下,央國企經營效益提升帶來的基本面改善和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下央國企估值修復的“雙擊”。
雖然上周五“中字頭”股價沖高回落,不過從交易資金動向來看,仍對“中字頭”企業青睞有加。上周五北上資金全天凈賣出52.96億元,創今年以來單日凈賣出額之最,且已連續4天凈賣出,單周累計減倉近106億元,為今年以來第2次周度凈賣出。個股來看,共有4只中字頭個股單日凈買入額超1億元,7只中字頭個股單周獲凈買入額超3億元。
在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下,國企價值有望重塑。光大證券指出,2022年前三季度A股中1300多家國企累計歸母凈利潤達2.98萬億元,占A股累計歸母凈利潤的比例為67.7%,但截至2023年3月10日,國企市值占A股市值的比例卻不到50%。此外,國企PE估值水平顯著低于民企估值水平。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上市公司公告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