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08 12:56:43
每經編輯 王月龍 蓋源源
祝所有的女性朋友們,節日快樂!
國際婦女節又稱“國際勞動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時代前進的大江大河有女性的浪濤,社會進步的寬敞道路有女性的足跡。她們立足崗位,勇攀高峰,在各自的舞臺上綻放光彩;她們努力奮斗,奔跑逐夢,是時代浪潮里的巾幗榜樣。
在婦女節到來之際,致敬平凡崗位上閃亮的“她們”。
圖片來源:新華社
報告顯示今年女性平均月薪8689元
男女差距逐年縮窄
近年來,職場女性權益保護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三八婦女節到來之際,紅星新聞記者從智聯招聘獲悉,智聯招聘發布《2023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從職場發展、婚育家庭、職場性別平等維度,洞察職場女性生存發展狀況。
從薪酬來看,2023年,女性的平均薪酬為8689元/月,與男性的9942元/月相差1253元,總體來看,男女薪酬差距呈逐年縮窄趨勢。2019年,女性比男性月薪低23.5%,2023年相差約12%。報告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女性的職場價值日益得到更多認可。
從工作時間來看,有41.9%的女性每天工作9小時以上。除了在工作上夠拼,女性也是操持家務的主力軍。68.8%的女性每天從事家務勞動1小時以上,遠高于男性的47.2%,也高于去年的50.9%。
婚育仍是職場女性重點關注話題。報告顯示,超1成已婚女性不想結婚,超4成未婚女性希望30歲以后結婚或不婚。對于不準備生育的職場人而言,“養孩子經濟負擔重”是首要因素,總體占比達60.2%,與去年持平。而在已婚已育的女性中,超7成“寶媽”當過全職媽媽,超2成為緩解經濟壓力重返職場。
記者注意到,數據顯示,在已婚已育職場人中,49.3%的女性認為配偶“基本沒有承擔家務、照顧小孩的責任”,占比高于去年的23.1%。僅6%的爸爸認可此說法。
最關注工資待遇、就業機會和權益保護
開網店成靈活就業首選
據央視財經報道,《中國美好生活大調查》線上調查發現,2023年,中國女性最愿意在旅游、學習培訓和電腦/手機等數碼產品方面增加消費。
選擇學習培訓的女性達到了28.66%,超過男性將近7個百分點,內外兼修是她們的努力追求。
另外,女性在旅游、文化娛樂方面的消費也分別明顯超過男性2個百分點和3個百分點。此外,大調查線上問卷數據顯示,女性不讀書的比例僅為7.90%,比男性低了2個百分點以上。而且,女性每年讀11本以上書的人群比例均超過男性。
面向職場選工作,中國女性最關注的前三項是工資待遇、就業機會和權益保護,相對男性,她們更想踏實一些,能有安全感,在工作穩定性這一選項上高出男性2個百分點以上。
未來五年,她們最向往的工作領域是健康醫療、金融和新能源。在文化創意、休閑旅游、養老產業和短視頻/直播/自媒體這四個領域,女性的選擇也比男性多了2個百分點以上。
近年來,“靈活就業”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如果靈活就業,女性朋友們最想開網店,占比達43.16%,特別是南方女性,想開網店的比例高于北方女性將近6個百分點。
全國人大代表羅衛紅:
仍需追求更多實質性的男女平等
近日,北大女學生與上野千鶴子的對話引發網友熱議。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對于其中延伸出的女性婚姻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衛紅在接受北京青年報采訪時表示,要尊重“不婚”女性的選擇,對大齡單身女性要予以包容和關愛,而非歧視。羅衛紅說,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女性地位前所未有地提高,不過,還需追求更多實質性的男女平等,包括為女性營造更加友好的職場環境。
關于部分女性選擇不婚的態度,羅衛紅認為,要對她們的選擇表示理解和尊重?!爱斚拢S多女性越來越獨立,她們有自己的事業追求和價值取向,她們可以憑借自身力量闖出一片天地,而不是必須依靠丈夫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當她們事業有成或者收入足夠養活自己的情況下,可能有些女性對家庭的需求、對男性的依附心理會淡化,因此選擇了不婚,這可能是社會高度發展的結果之一,我覺得這是可以理解的,要尊重她們的選擇。”
她還關注到“大齡剩女”這個詞,“現在有些人喜歡用這個詞來形容部分未婚女性,尤其是一些女孩子三十幾歲未婚,往往會被人戴上這頂帽子,我認為不應去貶低她們。客觀上,確實有一些女孩因為各種原因‘落單’了,我覺得可以分為兩種情況,有一部分是主觀上選擇不婚,也有一部分可能是客觀原因,有結婚的意愿,只是還沒遇到對的人,對于這兩部分群體可能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引導。”
羅衛紅也關注到,在職場中確實存在對女性的歧視現象?!坝械娜思兇庹J為女性不如男性,這種觀念應該摒棄。有的企業在招聘時發現對方是個育齡女性,擔心她將來生孩子影響工作就不招了,這種客觀上造成對女性的歧視,如果站在用人單位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也要多想辦法,去化解這種困境。”
“盡管憲法規定了男女平等,但在實際生活中,還存在一些男女不平等的現象”,羅衛紅呼吁,“一方面,女性自己要自立自強、自尊自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活出精彩人生;另一方面,我們還要繼續努力追求實質性的男女平等,包括給女性更多的從商、從政的機會。這需要社會環境的營造、政府的推動,創造更多機會平等、權利義務的平等”。
編輯|王月龍 蓋源源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紅星新聞、央視財經、北京青年報、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