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05 17:42:12
下周對大盤的關注重點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觀察上證指數向上擴展的力度,如果能夠繼續向上發力,15分鐘級別小周期先擺脫背離,那就有繼續走強的能力;二是倘若指數選擇震蕩,則重點關注3295點的得失。
本周,上證指數5連陽,一舉突破春節后連續4周的震蕩平臺,創出半年多以來的新高,周K線雖然漲幅不大,但就目前這個發展形勢,采用的是積小勝為大勝、穩步推升的態勢,比想象中要強。盤面分化的特征依然在延續,但和前幾周相比,出現了明顯的不同,人工智能不再是“孤軍奮戰”。
那么,該如何看待這些新生的板塊,機會如何?大盤新高之時,背離的風險始終存在,又該如何應對?今天,牛博士與達哥就大家關心的話題展開討論。
牛博士:達哥,你好!又到了咱們聊天談股市的時間。本周大盤的表現可以說是表現相當不錯,量價配合也比較好,但問題就是各大指數之間的背離很嚴重,創業板持續弱勢,再加上大盤目前的背離傾向也很明顯,下周該如何應對呢?
道達:的確,目前最弱的指數就是創業板指數,由于創業板權重新能源持續弱勢的緣故,導致其淪為本輪上漲行情中最弱的板塊。就當下創業板和新能源的走勢結構來說,暫時很難斷言止跌,尤其是創業板指數近兩周的方向并不清晰,短期的機會大概率是在創新低出現背離以后。
如果下周創業板指數能夠企穩,那么對于整個市場而言是好事。上證指數強于其他指數,這意味著大盤股在走強,從盤面的信息來看,也確實如此。達哥粗略看了一下,市值在900億元以上的股票里,近期上漲的概率超過七成,有點大象起舞的味道。
這也告誡我們,要尊重市場先生的選擇,如果感覺自己的想法和市場的走勢完全相反,那么就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思路,畢竟市場不會錯,錯的只有我們自己。如果投資者不是做中長期投資,還在繼續關注冷門板塊,是需要仔細思考一下的。
大盤背離的風險確實很明顯,而且這種情況在下周也不一定會有效緩解,但我們交易的不是指數,而是板塊和個股,指數只是倉位的參考指標而已,不能本末倒置。從上證指數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暫時還看不到上漲結束的跡象,量價配合很好,以多頭思路對待。
當然,指數日K線級別的背離,對于做中線的投資者而言確實需要謹慎對待,但不能因為這種謹慎就患得患失,一會害怕出現收益損失,一會又擔心賺得不夠多,這就有問題了,交易還得按規則來。
周四達哥在手記文章中說了,只要上證指數沒有有效跌穿3295點,就不必擔心背離確認的風險。此外,就目前市場的板塊熱度來看,即便背離,可能還得反復折騰一會。不排除后續上證指數會出現類似于白酒板塊指數的走勢,通過震蕩來化解背離風險。
所以,下周對大盤的關注重點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觀察上證指數向上擴展的力度,如果能夠繼續向上發力,15分鐘級別小周期先擺脫背離,那就有繼續走強的能力;二是倘若指數選擇震蕩,則重點關注3295點的得失。
牛博士:感謝達哥這么清晰的思路。接下來咱們聊聊板塊機會。本周的市場和前幾周相比,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變化,那就是中字頭的走強。此外,還有國資委表態“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的消息。機會如何把握?是否還有其他板塊的機會?
道達:先拋開市場強弱不論,有一些行情軟件的中字頭板塊指數在本周創出了多年新高,這是有標志性意義的。就估值而言,中字頭個股也是低于絕大多數個股的,當然不是說估值低就會漲,只是說安全邊際相對高一些。
由于中字頭板塊指數已經連續放量拉了幾根陽線,再去追并不合適,起碼要等回調的機會。周末這個方向可能免不了要被各種新聞吹捧一番,這種時候就更不適合追了,可以關注低位蓄勢的央企藍籌。達哥之前提到的建筑和金融方向,其實有相當一部分個股和中字頭相關,從一定程度上說,達哥也算預判對了方向。
建筑方面目前問題不大,仍然是持有的狀態。金融方向的幾個細分領域目前走得并不一致。有意思的是銀行板塊,震蕩之后有突破的跡象,從周K線級別的大周期來說,位置比較低;而且如果以估值論,銀行板塊怕是在A股中沒有板塊能出其右的。證券相對比銀行弱一些,但當下節奏沒有問題,這些都是指數能夠向上拓展的重要支撐。
另外,達哥關注的是科創50指數,這個指數近期低位盤整很久了,下跌一段之后的盤整確實有些弱。從消息面來說,高層近期發聲指出,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必須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相關部委也提到,要加大對關鍵領域的科技投入。加上人工智能板塊走強對硬科技有帶動作用,可以增加關注度。就芯片板塊指數來說,走得并不差。
至于人工智能、大消費之類,都已經是我們持續跟蹤的“老朋友”了。人工智能方向雖然有浪潮信息遭遇“黑天鵝”事件,但板塊指數沒有問題,只是在震蕩上沿不適合去追而已,有性價比的介入點應該是震蕩的下沿。大消費中的白酒、食品加工就不提了,值得關注的景點旅游,最近震蕩的時間不短了,可以觀察其能否向上突破。
牛博士:最近兩天的消息面比較平淡,相對比較關注的有兩個,一是上交所向5連板的華脈科技下發監管工作函,二是滬深交易所發布修訂后的滬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如何解讀?
道達:連續多天,A股終于出現了一只5連板個股,屬實不易。監管函不僅是對個股,而且對短線炒作的強勢股也是考驗。不過,如果高標股走弱,題材的延續性就有問題,會有部分資金避高就低,去追中字頭概念。
3月3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修訂后的滬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并將于3月13日起實施。修訂后,滬深股通成分股數量大幅提高。同時,基于風險可控的原則,設置50億元人民幣日均市值、3000萬元人民幣日均成交金額、停牌天數占比低于50%等調入要求。
這個消息屬于中長期的利好,但短期的效應并不明顯,在當前這種市場背景下,很容易被投資者忽視。
目前正值全國兩會時間窗。政府工作報告等都會有市場感興趣的內容,這當中不排除會出現一些短期博弈的題材。
按過去的經驗總結,全國兩會期間,大盤跌多漲少;全國兩會之后,大盤漲多跌少。而相關概念題材方面,如果是之前預期不強或者全國兩會再次大幅提升了相關預期的,其表述會繼續推動這個方向的上漲;而如果是之前預期比較久的,盡管全國兩會期間確實在提,但因為已經預期到了,反而得謹慎。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