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03 18:10:37
◎貓眼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2019年,人均觀影數量為2.95部;2020年~2022年,人均觀影數量為2.01部。這也意味著,絕大部分觀眾一年觀看的影片數量沒有達到1部。跌幅最大的是觀影愛好者,2017年~2019年,觀影3次及以上的人數為2.01億人;2020年~2022年,該數據降至0.86億人,跌掉57%。
◎“觀眾在周五重回電影院就是很積極的現象,哪怕影片賣得不好,但它作為一部新片。仍然能激發整個電影市場觀眾的觀影活性和觀影積極性。所以觀影習慣后置是受過去三年的影響,而未來三年我們要做的就是把觀眾觀影的積極性提升起來。”貓眼研究院分析師劉振飛表示。
每經記者|畢媛媛 每經編輯|魏官紅
3月2日,2023年度票房沖破140億元大關。這個時間比2022年提前了近1個月。
細看今年以來上映的電影,類型多樣,國產片和進口片交相輝映,電影市場迎來久違的熱鬧。
經歷了3年的陣痛,市場復蘇無法一蹴而就。近日,貓眼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2019年,人均觀影數量為2.95部;2020年~2022年,人均觀影數量為2.01部。這也意味著,絕大部分觀眾一年觀看的影片數量沒有達到1部。
前三年失去的,在后一個三年,能否重新爭取回來?
上映近40天,《流浪地球2》和《滿江紅》依舊占據日票房的前三名,春節檔余溫仍在。
經歷這幾年的全球新冠疫情,電影市場的回暖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實上,觀眾觀影習慣的改變,更值得市場警惕。
根據貓眼研究院數據,今年春節檔人均觀影數量為1.16部,與2022年持平。但在疫情前的2018年和2019年,春節檔人均觀影數量為1.22部和1.23部。
也就是說,雖然多部電影涌入大檔期上演“神仙打架”,但絕大多數的觀眾只留出了一部電影的“觀影份額”。從近5年的數據來看,春節檔只看一部電影的觀眾均在80%以上。
數據來源:貓眼研究院
如果拉長至全年數據來看,觀影這項娛樂活動也稱不上是“大眾行為”。根據近6年的數據,觀眾觀影高峰出現在2018年,年人均觀影數量約為3部;在2020年和2022年,年人均觀影數量下降到不到2部。
數據來源:貓眼研究院
疫情稱得上是個分水嶺,貓眼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觀影人次為16.89億;但2020年~2022年,觀影人次僅8.09億,降幅達到52%。上述兩個三年時間,人均觀影數量分別為2.95部和2.01部。也就是說,絕大部分觀眾一年觀看的影片數量甚至沒有達到1部。其中跌幅最大的是觀影愛好者,2017年~2019年,觀影3次及以上的人數為2.01億人;2020年~2022年,該數據降至0.86億人,跌掉57%。
數據來源:貓眼研究院
經過最困難的時期,業內普遍對春節檔的表現評價為超預期。通過市場觀影意愿調查,今年春節檔的長尾效應明顯高于2022年。貓眼研究院分析師劉振飛表示:“復興電影市場是要讓更多的人來看電影,我們需要有更多的觀眾基數,也要提升觀眾觀影的頻次。春節檔后,短期內觀眾總基數的提升可能不明顯,但長期來看,我們可以通過每周新片的上映,來實現人均觀影數量和觀影頻次的提升。”
電影市場回暖的風向標之一,就是陸續有影片定檔。除了大的檔期,觀眾日常也可以見到新的影片上映。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3月初到4月底,每周都有新片上映,已定檔影片為34部。
數據來源:貓眼研究院
此外,進口片迎來回歸潮。2022年底,《阿凡達:水之道》的上映重掀觀影熱潮,更多進口影片相繼定檔。另外,數據顯示,《前任4:英年早婚》人氣最高,在2023年想看榜上排名第一,第二名是新海誠導演的動畫電影《鈴芽之旅》。
多類型影片百花齊放,涌向大銀幕,更多的觀眾也將有希望被重新拉回大銀幕前。2月23日,電影《灌籃高手》官宣定檔4月20日,引發眾多粉絲歡呼。數據監測顯示,《灌籃高手》最受“低頻觀影用戶”的期待。
事實上,春節檔后,已有兩部漫威電影上映。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和《黑豹2》的國內票房分別為2.34億元和1.05億元。相較于集大成之作的漫威宇宙前三階段,卷土重來的進口片似乎有些“水土不服”。有觀眾發出疑問,漫威被拋棄了嗎?
根據貓眼研究院的數據,漫威宇宙的電影中,《復仇者聯盟》系列一直保持高漲的人氣,但單人影片系列的想看數在疫情前也幾乎都在上漲。在重啟國內大銀幕前,《黑豹2》之前上映的漫威電影是2019年年中的《蜘蛛俠2》,也就是說,觀眾已經闊別漫威電影超過3年半。
數據來源:貓眼研究院
“《黑豹2》和《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的數據,其實回到了2018年左右的水平。”劉振飛表示,但也需要承認,漫威的粉絲粘性在下降。“觀眾點了想看,但最終沒有去看,可以理解為粘性下降。之前看漫威電影,就像在追劇,可以看每個人或者每個劇情的發展,而不局限于單部影片是否好看。”
時隔三年,觀影群體也悄然發生了轉變。數據顯示,20歲以下的觀影年齡群體在疫情后發生明顯下降,漫威電影相比之前,出現略微年長化的趨勢。“三年沒有影片上映,哪怕回歸了,搜索數量也沒有很大提升,說明整個粉絲規模是在下降的,但這類影片仍然是市面上相對能拉動年輕觀影群體的。”
數據來源:貓眼研究院
不過,隨著每周都有新片上映,劉振飛發現了一個新趨勢。2月17日,周五,《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上映,當日票房漲幅超過周六數據。其實在2017年~2019年,大量的新片上映會選擇在周五,觀眾也會第一時間觀看。但在2020年~2022年,這個觀影習慣發生了變化,周五的票房漲幅逐漸被周六超越,也就是說,哪怕電影在周五上映,觀眾也更愿意選擇當周周六去電影院。
“觀眾在周五重回電影院就是很積極的現象,哪怕影片賣得不好,但它作為一部新片。仍然能激發整個電影市場觀眾的觀影活性和觀影積極性,久而久之,隨著更多新片上映,會將大家的觀影習慣慢慢前移。所以觀影習慣后置是受過去三年的影響,而未來三年我們要做的就是把觀眾觀影的積極性提升起來。”劉振飛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b2620572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