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7 22:55:59
◎2月27日上午,董明珠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格力不是要做預制菜,而是要做預制菜的裝備。之所以關注預制菜賽道,是因為格力在裝備上已經具備一定基礎與實力。
◎董明珠強調,格力的渠道改革不會顧此失彼。“目前來看,我感覺這種推動是在加速的,而且每個經銷商也開了一個微店。線上線下結合是不可逆轉的,我們經銷商店會越開越大,而不是關門。過去因為只有空調,有淡旺季,一些經銷商沒辦法。但現在是全品類,既能滿足消費者需要,也能滿足渠道的經營需要。”
每經記者|陳鵬麗 每經編輯|張海妮
在赴京參加今年全國兩會前夕,2月27日上午,格力電器(SZ000651,股價35.21元,市值1983億元)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珠海格力總部接受了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采訪。據董明珠透露,她今年帶去的建議將包括:提高個稅起征點至10000元、規范企業“五險一金”的繳納標準,不以薪酬高低決定“五險一金”繳納金額、加強對創新型企業保護等。這是董明珠連續7年建議提升個稅起征點。
此外,在接受媒體采訪過程中,她還提到格力近期在預制菜領域的布局。董明珠表示,格力是要做預制菜裝備,并專門打造針對預制菜產業的全套服務。對于外界一直關注的格力電器多元化,她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在制造領域,未來格力的發展思路很清晰,著重在消費電器、智能裝備、關鍵核心部件以及新能源4大板塊發力。她還提到,格力經過30年發展,到今天已經轉型成功,從“好空調,格力造”變成了“好電器,格力造”。談及渠道改革,董明珠表示,目前來看,線上線下融合的渠道改革推動是在加速的。
董明珠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記者了解到,這已經是董明珠連續第5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今年是她作為人大代表履職的第21個年頭。董明珠的詳細議案內容尚未對外公開,她在2月27日上午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記者采訪時簡單透露了今年議案涉及的一些內容。
據記者了解,這是她連續第7年建議提升個稅起征點,去年兩會她也曾建議將工薪階層納稅起征點提到1萬元。此外,她還將建議企業繳納“五險一金”應該更公平,不管工資待遇高低,都應該是一個標準。
除了議案,這場兩會預熱采訪中,她也回答了許多外界關注的問題。
去年9月份開始,格力電器在預制菜領域動作頻頻。去年9月初,董明珠對外透露要成立預制菜裝備制造公司;9月底,格力電器發起籌建廣東省預制菜裝備產業發展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去年12月,注冊資本5000萬元的珠海格力預制菜裝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今年1月中旬,格力電器方面對外稱,格力電器當選聯合會理事長單位,董明珠當選理事長。
2月27日上午,董明珠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格力電器預制菜布局表示,格力不是要做預制菜,而是要做預制菜的裝備。之所以關注預制菜賽道,是因為格力在裝備上已經具備一定基礎與實力。她提到,在一些輿論看來,預制菜是“垃圾食品”,因為要添加防腐劑。而格力現在研究的預制菜裝備,是要在制造過程中就確保預制菜的營養品質,這在前期需要大量投入研發。
“我們打造了專門針對預制菜領域的全套服務,提供給預制菜更多的工業保障。”董明珠說。
她表示,“我們要研究,不用防腐劑也能讓它(預制菜)保持新鮮2~3個月;還有,我們盡可能讓預制菜環節打通以后,不再有保鮮幾個月的概念”。
她還提到,預制菜的范圍很寬,發展預制菜也有助于振興農村經濟,讓農業工業化、農民工人化。“我們看到這個(預制菜)還是很興奮,我們也愿意為農村振興(貢獻力量),通過我們的技術研究在這個領域發光發熱。”
格力電器的多元化一直以來是外界持續關注的話題。
2月27日上午,董明珠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在制造領域里面,未來我的發展思路很清晰。”
她表示,格力電器多元化未來的方向是:在消費品類,格力電器要做到“好電器,格力造”,這要求格力必須打造出極致的產品;其次,格力要做國家需要的技術和產業,比如智能裝備。這里面包括數控機床、模具以及機器人等,早期格力買高端裝備依靠進口,董明珠認為中國制造業需要有擔當,于是在11年前就進軍了智能裝備行業;第三個板塊是關鍵核心部件,包括電容、電機、電控、壓縮機等;最后是新能源板塊。“這也是我們需要發力的,發力不是說去市場上賺很多錢,而是在技術上做更多的研究、沉淀,來真正實現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上。”
對于格力電器的新能源板塊,她接受采訪時稱,如果單純從經濟角度來講,格力當時的收購是看不到希望的,但格力當時更多看到未來人類的需要。“我個人舉債去做這件事,就是看中了未來的市場,我們不能老靠消耗資源來改善生活。這個儲能技術我們非常看重,這幾年下來,我們看到了希望。”
她提到格力控股格力鈦之后,公司對新能源的研究更深一步。格力已經開始研究將儲能技術應用到冰箱,當冰箱遇到停電等突發事件時,依然能確保一個星期不斷電。此外,格力電器也還看到了家庭儲能的廣闊市場。
現在,不少頭部家電廠商紛紛進入新能源賽道。對此,董明珠稱,“我進新能源的時候,他們都還沒有。”她強調,格力做新能源不能因為國家有政策補貼而去做,這個行業早期不少企業沖著政策補貼蜂擁而上,但格力跟它們有本質的不同,格力認為這是未來人類生存所需要的技術。
記者還注意到,在回答有關高質量發展的話題時,董明珠提到,格力經過這30年的發展,到今天已經轉型成功,從“好空調,格力造”轉變為“好電器,格力造”。
2月27日,在接受媒體采訪的過程中,董明珠再次談到格力渠道改革的進展。她表示,媒體關注格力的渠道改革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但關注過程中根本沒有深入到企業里面,不了解企業到底怎樣做改革。
“如果沒有記錯,我至少在七八年前就提出線上銷售的思考。但確實我們線下有幾萬(家)門店,背后養了幾十萬人。我得把這幾十萬人的觀念轉變過來,他們要有一個接受的過程。我們企業絕不能為了一己私利,把這幾十萬人(的)飯碗給端掉,所以我們就要有這樣的過程。”董明珠表示。
她說,現在董明珠店已經從過去的單一空調發展到全品類,“我們已經看到線上線下這種結合更有利于消費者。”董明珠還稱,格力想把線下店都變成消費者了解知識、休閑的一個場景。在線上,消費者可以通過董明珠店盡情地選擇商品。
董明珠強調,格力的渠道改革不會顧此失彼。“目前來看,我感覺這種推動是在加速的,而且每個經銷商也開了一個微店。線上線下結合是不可逆轉的,我們經銷商店會越開越大,而不是關門。過去因為只有空調,有淡旺季,一些經銷商沒辦法。但現在是全品類,既能滿足消費者需要,也能滿足渠道的經營需要。”
去年底,有消息稱格力電器旗下格力數科也將推出自有電商平臺“格力優品”,董明珠對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格力的渠道要多元化,但并不會顧此失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