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1 23:09:33
每經記者 可楊 每經編輯 梁梟
連日來,《女子在桃李面包中吃出2厘米帶銹刀片》等報道引發輿論熱議。2月20日午間,桃李面包(SH603866,股價15.88元,市值211.70億元)發布澄清公告,稱“排除在生產過程中存在金屬刀片的可能性”,并表示已報警。
2月18日,遼寧鞍山一網友發布視頻稱,自己在桃李面包的三明治中吃出一塊2至3公分長的美工刀刀片。當日晚間,當事人再度發視頻稱,希望桃李面包負該負的責任,將會請第三方介入鑒定。
2月20日午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桃李面包證券部。對方表示,公司一直與消費者保持溝通,會及時披露事件最新進展。2月20日盤中,桃李面包一度跌超3%,收盤微跌0.25%。
視覺中國圖
排除生產中存刀片可能性
2月20日午間,桃李面包發布澄清公告,對此前引發熱議的《女子在桃李面包中吃出2厘米帶銹刀片》等報道作出回應。
桃李面包在澄清公告中稱:“自公司成立以來,一直視食品質量安全為首要任務,公司建立了完整的生產質量安全過程監控體系,并對各生產過程及關鍵控制點進行監控。”
具體到此次投訴,桃李面包表示高度重視,“并第一時間對工廠內部各生產環節進行安全排查,公司生產過程中不存在使用該類刀片的工藝環節,面包生產是通過面團的攪拌、分塊、壓薄、卷包、分割、成型、醒發、焙烤、冷卻、切片、夾餡、包裝、金屬檢測、裝箱等工序,金屬刀片經過上述的工序不可能再完整存在,并且公司所有的產品都需經過金屬檢測機檢測方可出廠,排除在生產過程中存在金屬刀片的可能性”。
桃李面包在公告中表示,已邀請上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媒體對生產環節進行監督檢查,并已向當地公安部門報警并申請立案調查,相關結果會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2月20日午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桃李面包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事件的進展是已經報警,最新進展公司會及時披露,公司一直在與此次投訴的消費者保持溝通。
在此之前,2月18日,遼寧鞍山一女子發視頻稱,自己在某店內購買了桃李面包的金槍魚三明治,剛吃一口隨即發現面包內一塊2至3公分長的美工刀 刀片。
據視頻發布者自述,其聯系桃李面包的工作人員后,對方回復稱,面包袋子有微小破損,刀片為外力刺入,并給出賠償方案為面包新品可以給其郵寄。2月18日,當事人再度發布視頻,表示將報警并申請第三方對面包進行鑒定。2月20日,其發布視頻,稱多次接到桃李面包電話,將前往工商局。
去年延續增收不增利
自2020年起,桃李面包營收增速就降至10%以下。
2023年1月11日,桃李面包披露了其2022年度業績快報,公告顯示,2022年,桃李面包實現營業收入66.86億元,同比增長5.5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48億元,同比下降15.11%。
自2015年上市至2019年,桃李面包的營收增速分別為24.55%、28.95%、23.42%、18.47%、16.77%。2020年度,桃李面包的營收增速降至5.66%,盡管2021年度回升至6.38%,但從2022年業績預告來看,桃李面包營收規模仍只是略有增長。
對于2022年營收增速放緩的原因,桃李面包證券部工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各種原因都有,疫情也會影響我們的物流方面。”
與此同時,根據2022年業績快報,過去一年,桃李面包依舊延續了增收不增利的態勢。
對于2022年凈利潤下降的原因,桃李面包在業績預告中表示:“受疫情及部分地區夏季持續高溫限電影響,報告期內終端配送服務等成本費用均有所增長,加之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本期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本期匯兌收益、理財收益減少,利息支出增加以及本期購買商品期貨合約產生投資損失。”
近年來,“南下”一直是桃李面包的拓展重點。
據桃李面包披露的第三季度經營數據,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在東北地區實現22.28億元的營收,占總營收的比例為44.32%,而華中、西北、西南、華南地區的營收則分別為1.48億元、3.30億元、5.89億元、3.93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依舊不高。
桃李面包方面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南方一直都是桃李面包的重點市場,公司在華東、華南也都在布局產能。
2022年5月,桃李面包發布公告,為了適應企業現代化經營管理需求,拓展產品銷售渠道,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公司將成立全資子公司“佛山桃李面包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4.5億元。
2022年12月,桃李面包以4580萬元的價格競得廣東佛山一個6萬平方米的地塊,將投資20億元建設華南烘焙食品中心項目,打造華南區域總部,預計面包總產能年產量將達到6.8萬噸。而對于這一項目的進展及投產時間,桃李面包方面則表示,建設生產基地有一定周期存在,沒有具體時間表。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