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第三代功率半導體走向“快車道” 成都市政協委員舒澤亮建議重視半導體全產業鏈打造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0 21:10:35

今年成都“兩會”,成都市政協委員、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舒澤亮提交了《關于提升成都市功率半導體產業水平的建議》的提案,其中提到成都市應重視半導體全產業鏈打造、重視人才引進等要點。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功率半導體國產化的空間很大,相同類別的功率半導體,國產化的性價比遠遠高于進口。企業出于供應鏈保障和成本價格優勢,會傾向于越來越成熟化的“國內造”功率半導體。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楊歡

成都市政協委員、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舒澤亮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在眾多半導體細分領域,第三代功率半導體無疑是最為關注的重點之一。一方面,它是半導體領域的“后起之秀”,是國產化較為容易突圍的新技術。另一方面,它的下游應用于光伏、新能源車、軌道交通等增量需求領域,是看好的新興市場。

2月20日,成都市政協十六屆一次會議開幕,成都正式進入“兩會時間”。成都市政協委員、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舒澤亮提交了《關于提升成都市功率半導體產業水平的建議》的提案,其中提到成都市應重視半導體全產業鏈打造、重視人才引進等要點。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功率半導體國產化的空間很大,相同類別的功率半導體,國產化的性價比遠遠高于進口。企業出于供應鏈保障和成本價格優勢,會傾向于越來越成熟化的“國內造”功率半導體。

功率半導體制造設備和材料可高比例國產化

在眾多半導體細分領域,第三代功率半導體以碳化硅SiC和氮化鎵GaN兩類寬禁帶器件為重點,近年逐步開始商業化和產業化,功率半導體行業已經迎來了新的發展賽道,并逐步形成與行業應用緊密相關的新發展趨勢。

實際上,新趨勢背后是第三代功率半導體因為下游市場的增量需求。國家“雙碳”目標要求大環境及新能源汽車、儲能、航空航天等“四高”(高壓、高頻率、高效率、高功率密度)應用行業的大發展,為功率半導體的應用創造了巨大的商業發展機會。

舒澤亮認為,功率半導體是為數不多的不被卡脖子的芯片產業細分方向之一,廣泛應用于包括通訊、新能源汽車、光伏/風力發電、軌交、工業、照明等新興和傳統的電能變換領域。當前,功率半導體技術、產業和應用的發展方興未艾,獨立自主發展好功率半導體產業有望成為打響我國“芯突破”的第一槍。

“不同于掣肘嚴重的高性能CPU/GPU的制程要求,功率半導體制程一般高于90nm,其制造設備和材料可高比例國產化。”舒澤亮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意味著功率半導體國產化的空間很大,相同類別的功率半導體,國產化的性價比遠遠高于進口。

舒澤亮曾對比過這一性價比優勢,假如同類進口功率半導體的價格為一顆280元,國產化價格可能只有進口價格的十分之一。盡管價格相對便宜,但是同進口功率半導體性能相比,二者應用差距不大。企業出于供應鏈保障和成本價格優勢,會傾向于越來越成熟化的“國內造”功率半導體。

建議成都市重視功率半導體全產業鏈建設

基于此次背景,舒澤亮在提案中為成都市打造半導體產業鏈提出建議。他認為成都市在功率半導體芯片設計和封測方向也初具規模,但相關企業以本土研發、測試和委外代工、制造模式為主,目前還沒有從事功率半導體垂直整合制造IDM的實體,是成都市實現功率半導體全產業鏈缺失的關鍵一環。

“成都擁有很好的半導體生產條件和歷史,不過主要以研發設計為主,相對而言晶圓制造環節有所缺失。”舒澤亮表示,成都市將電子信息產業作為發展的支柱產業,對半導體產業鏈均有布局,特別在設計、封測和應用端均具有良好產業基礎和規模。功率半導體是電子信息產業的細分方向之一,是成都市萬億重點產業發展方向之一,坐擁芯源系統MPS、晶藝等功率半導體企業或亞太總部,以及上海南芯、華為成研所等眾多行業企業研發中心或分公司,在國內產業和行業發展處于跟隨第一梯隊的水平。

他反復強調成都市在功率半導體應用優勢,比如在電子、汽車、軍工等行業的規模。

應用端的大量需求可助力功率半導體產品線的迭代升級,甚至是小微初創企業起步的關鍵。但成都市應用端與前端開發企業合作交流不夠充分,還未能催生出行業或細分方向的龍頭企業,未能構成相互促進的全產業鏈良性發展態勢。

為此,他建議應抓緊培育或引進數個先進功率半導體苗子企業,緊跟第三代功率半導體發展的水平。還可以利用成都市既有的應用端規模效應,積極引導功率半導體制造企業對接成都電子、工業與國防等行業應用端企業,拓展與綿陽微電子行業應用、德陽重工驅動應用、宜賓動力電池等全川產業的配套,“比如新能源車對功率半導體的需求就很高,這是本地產業鏈延伸的下游需求。”

舒澤亮還著重提及功率半導體產業鏈的人才重要性,他建議成都市積極制定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吸引功率半導體核心技術人才和技術團隊,“半導體行業的核心技術通常是掌握在核心技術人才或者團隊手里。”

舒澤亮認為,吸引到半導體人才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當前全國芯片類人才缺口數十萬,各地各企業爭搶芯片人才極其激烈。成都市專項人才配套政策應擴大對功率半導體人才的支持范圍和力度,吸引領軍人才帶領團隊來蓉創新創業,釋放產業鏈在蓉企業專才的創業動能,保障新創企業拎包落地和共同發展。

同時,留住在蓉高校和研究院所培養的功率半導體行業專才,包括電子科技大學芯片設計、西南交通大學在大功率電力電子和功率芯片等方向培養的碩博士人才,在產、學、研、用各位面引進與培育并重,加快半導體行業人才在蓉匯聚,促進成都市在功率半導體產業的健康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都市 半導體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在线高清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vs欧美vs国产肉 | 日本私人免费观看手机版 | 中文字幕一本在线 |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视频 | 五月天久久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