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周末這兩大重磅消息,必須引起重視!太意外,A股急轉“跳水”,“聰明錢”卻逆勢加倉它們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9 16:51:52

每經記者 曾子建    每經編輯 彭水萍

Z世代,Z哥最實在。

本周,A股市場出現比較明顯的震蕩。

周四,滬指一度沖高3308點高位,距離1月30日高點3310點僅一步之遙。

當大家都以為要創新高的時候,行情急轉直下,周四當天大盤轉頭跳水,周五繼續殺跌,最終滬指跌回到3224點

同時,創業板指數調整更加明顯,周五跌幅高達2.51%,創下近一個月來新低。此外,科創50指數也表現低迷,連續兩個交易日跌幅超過1.8%。



這一周的行情,確實跌得讓很多人感覺有些懵,而且春節之后,A股市場已經連續三周下跌,究竟是什么原因,引發了兔年行情的開局不利。而這個周末,又有哪些突發消息,可能影響接下來的行情?

首先,在Z哥看來,春節后市場的持續調整,主要還是消化大盤去年底以來的這波反彈的獲利盤

去年12月末,國內疫情沖擊波對市場產生明顯沖擊之后,大盤展開了一波較為有力的反彈行情。加上元旦之后,北向資金持續近一個月的連續凈買入,本身做多情緒是比較高漲的。

然而,也正是因為情緒過高,春節之后隨著北向資金突然連續賣出,市場陷入調整,其實更加加劇了內資機構對行情的懷疑情緒。要知道,此前反彈階段,內資始終沒有做多,全靠北向資金來支撐。但北向資金怎么可能如永動機般接連不斷的買入,而內資機構要么踏空,要么并不那么看好市場。

所以,很明顯的現象是,春節后,就算大盤調整了,內資機構也沒有去抄底調整下來的核心資產,反而加入到對ChatGPT概念的瘋狂操作之中。相對而言,核心資產只有白酒和半導體板塊表現強勢,其他的光伏、鋰電池、軍工等,都表現較差

本周末,消息面不平靜,兩大重磅消息值得關注。

首先是,2月17日,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的一系列制度規則正式發布,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A股正式進入“全面注冊制”新時代。

關于全面注冊制,此前在2月1日,證監會其實已經發布過相關消息,只是從2月17日開始正式實施。當時,Z哥曾經表明過觀點,對于注冊制的全面實施,不必過于激動,短期看不會對市場產生太大的影響,因為已經試點了三年多,全面實施只是遲早的事情。

如今,注冊制的全面實施,對于普通股民而言,最重要的影響,實際上還在于新股申購上

周末,上交所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業務實施細則》提到,將主板網上投資者新股申購單位由1000股調整為500股,與科創板保持一致。而滬市主板新的新股申購規則,將于3月4日正式落地

上述細則明確,在網上申購倍數較高時,在確保較大比例新股向網上投資者發行基礎上,將主板回撥后比例上限從90%調至80%。根據發行數量差異,明確戰略配售規模與參與投資者家數安排。

從長期來看,Z哥認為,注冊制的全面實施后,大家要清楚一個現實,未來的新股上市數量可能會進一步提升,此外,新股發行的節奏,將與市場表現的好壞更具關聯性。也就是說,行情越好,新股發行將會越多,行情如果低迷,那么新股發行的難度也將明顯更大。

據wind統計,科創板試點注冊制是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這一年新增上市公司僅為193家。但從2020年到2022年這三年間,新增上市公司數量大幅增加。其中,2020年新增418家,2021年新增502家,2022年由于行情較差,但也新增了382家上市公司。

今年以來不到2個月時間,新增上市公司只有25家,其中一個原因是春節因素。但隨著全面注冊制的落地,可以想象,今年如果行情稍微好轉,那么新股發行的速度也將必然隨之加快。

新股發行提速,對于市場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新股明顯增加,退市數量依舊較少的情況下,必然是上市公司總數越來越多。

2019年末,A股上市公司總數還只有3700多家,但到目前已有5100多家。上市公司總數越來越多,必然的結果是核心資產更加稀缺,核心上市公司的估值會因為“物以稀為貴”而得以修復

目前,滬深300指數的加權平均市盈率僅為13.85倍,依然處于過去5年來的低位。

此外,一向被稱為“聰明錢”的北向資金的動向值得進一步關注。盡管近一段時間大盤處于震蕩期,北向資金也有所凈流出,但本周四和本周五,大盤持續調整過程中,北向資金再度凈買入,其買入的對象值得我們去跟蹤。

近一個月來,統計顯示北向資金持續凈買入最多的五大行業分布是電池、釀酒行業、保險行業、軟件開發和銀行業

最后,周末還有個消息也值得關注。

2月17日,中證金融發布《中國證券金融公司轉融通業務規則(試行)(2023年修訂)》等規則,大幅降低證券公司參與轉融券業務成本。轉融券費率差統一降至0.6%,取消轉融通業務保證金比例檔次最低20%的限制

歷史上,轉融資費率有過4次下調,分布是2022年10月下調40個基點,2019年8月下調80個基點,2016年3月以及2014年8月下調80個基點。其中,前面三次下調轉融資費率之后,A股市場都迎來一波較強的上升走勢。尤其是2014年,更是掀起了一輪大牛市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40910070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投基Z世代,Z哥最實在。 本周,A股市場出現比較明顯的震蕩。 周四,滬指一度沖高3308點高位,距離1月30日高點3310點僅一步之遙。 但當大家都以為要創新高的時候,行情急轉直下,周四當天大盤轉頭跳水,周五繼續殺跌,最終滬指跌回到3224點。 同時,創業板指數調整更加明顯,周五跌幅高達2.51%,創下近一個月來新低。此外,科創50指數也表現低迷,連續兩個交易日跌幅超過1.8%。 這一周的行情,確實跌得讓很多人感覺有些懵,而且春節之后,A股市場已經連續三周下跌,究竟是什么原因,引發了兔年行情的開局不利。而這個周末,又有哪些突發消息,可能影響接下來的行情? 首先,在Z哥看來,春節后市場的持續調整,主要還是消化大盤去年底以來的這波反彈的獲利盤。 去年12月末,國內疫情沖擊波對市場產生明顯沖擊之后,大盤展開了一波較為有力的反彈行情。加上元旦之后,北向資金持續近一個月的連續凈買入,本身做多情緒是比較高漲的。 然而,也正是因為情緒過高,春節之后隨著北向資金突然連續賣出,市場陷入調整,其實更加加劇了內資機構對行情的懷疑情緒。要知道,此前反彈階段,內資始終沒有做多,全靠北向資金來支撐。但北向資金怎么可能如永動機般接連不斷的買入,而內資機構要么踏空,要么并不那么看好市場。 所以,很明顯的現象是,春節后,就算大盤調整了,內資機構也沒有去抄底調整下來的核心資產,反而加入到對ChatGPT概念的瘋狂操作之中。相對而言,核心資產只有白酒和半導體板塊表現強勢,其他的光伏、鋰電池、軍工等,都表現較差。 本周末,消息面不平靜,兩大重磅消息值得關注。 首先是,2月17日,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的一系列制度規則正式發布,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A股正式進入“全面注冊制”新時代。 關于全面注冊制,此前在2月1日,證監會其實已經發布過相關消息,只是從2月17日開始正式實施。當時,Z哥曾經表明過觀點,對于注冊制的全面實施,不必過于激動,短期看不會對市場產生太大的影響,因為已經試點了三年多,全面實施只是遲早的事情。 如今,注冊制的全面實施,對于普通股民而言,最重要的影響,實際上還在于新股申購上。 周末,上交所發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業務實施細則》提到,將主板網上投資者新股申購單位由1000股調整為500股,與科創板保持一致。而滬市主板新的新股申購規則,將于3月4日正式落地。 上述細則明確,在網上申購倍數較高時,在確保較大比例新股向網上投資者發行基礎上,將主板回撥后比例上限從90%調至80%。根據發行數量差異,明確戰略配售規模與參與投資者家數安排。 從長期來看,Z哥認為,注冊制的全面實施后,大家要清楚一個現實,未來的新股上市數量可能會進一步提升,此外,新股發行的節奏,將與市場表現的好壞更具關聯性。也就是說,行情越好,新股發行將會越多,行情如果低迷,那么新股發行的難度也將明顯更大。 據wind統計,科創板試點注冊制是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這一年新增上市公司僅為193家。但從2020年到2022年這三年間,新增上市公司數量大幅增加。其中,2020年新增418家,2021年新增502家,2022年由于行情較差,但也新增了382家上市公司。 今年以來不到2個月時間,新增上市公司只有25家,其中一個原因是春節因素。但隨著全面注冊制的落地,可以想象,今年如果行情稍微好轉,那么新股發行的速度也將必然隨之加快。 新股發行提速,對于市場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新股明顯增加,退市數量依舊較少的情況下,必然是上市公司總數越來越多。 2019年末,A股上市公司總數還只有3700多家,但到目前已有5100多家。上市公司總數越來越多,必然的結果是核心資產更加稀缺,核心上市公司的估值會因為“物以稀為貴”而得以修復。 目前,滬深300指數的加權平均市盈率僅為13.85倍,依然處于過去5年來的低位。 此外,一向被稱為“聰明錢”的北向資金的動向值得進一步關注。盡管近一段時間大盤處于震蕩期,北向資金也有所凈流出,但本周四和本周五,大盤持續調整過程中,北向資金再度凈買入,其買入的對象值得我們去跟蹤。 近一個月來,統計顯示北向資金持續凈買入最多的五大行業分布是電池、釀酒行業、保險行業、軟件開發和銀行業。 最后,周末還有個消息也值得關注。 2月17日,中證金融發布《中國證券金融公司轉融通業務規則(試行)(2023年修訂)》等規則,大幅降低證券公司參與轉融券業務成本。轉融券費率差統一降至0.6%,取消轉融通業務保證金比例檔次最低20%的限制。 歷史上,轉融資費率有過4次下調,分布是2022年10月下調40個基點,2019年8月下調80個基點,2016年3月以及2014年8月下調80個基點。其中,前面三次下調轉融資費率之后,A股市場都迎來一波較強的上升走勢。尤其是2014年,更是掀起了一輪大牛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理论片第一页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田咏美 | 日本女v片一区二区 | 亚洲有码一区91 |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