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9 22:06:31
每經編輯 何小桃
近日,一位認證為清華應屆碩士生的網友發帖引發熱議。
這位清華大學應屆碩士生表示,其拿到某互聯網公司的offer,職務是位于北京的“后端開發工程師-基礎架構”。他吐槽,“給了月薪2萬,甚至不如本科,惡意低薪很惡心,踐踏學歷制度。”
清華碩士吐槽2萬月薪
有人理解有人反對
該應屆生稱,這家互聯網大廠口口聲聲說的2萬薪資符合市場,但他認為惡意低薪的目的只有一個,低成本勸退應屆畢業生。
他認為,這家互聯網大廠惡意低薪,是與社會建立的學歷制度對立,傷害了廣大學子的心。
此外,他還指出,這家互聯網大廠用惡意低薪這樣的處理手段,帶壞社會招聘風氣,不想招了就低薪勸退你,如果這種行為沒有懲罰,其它公司紛紛效仿,求職者何以生存?
此事引起熱議后,網友們也紛紛留言評論,有網友認為月薪2萬的水平已經不低了,“博主稱是惡意低薪,明顯沒有經過社會的毒打”、“上完清華碩士,不得分一套房?”
也有網友認為“清華大學碩士、計算機專業,才2萬塊錢確實太低”、“覺得2w薪資高的都是外行,我一大專稅后都2w多點了”。
據九派新聞報道,針對此事,一位北大應用數學專業的畢業生表示,剛進大學時,新生歡迎會上有個老師說:可能北大就是很多人這一輩子的巔峰了,你可能之后就不停地走下坡路。他一直記得這句話,也告誡自己,“‘2w月薪是對學歷貶低’其實是一個很學生思維的看法。”
另一位清華軟件工程的應屆本科生則看到,一些學校不如他的學生,雖然技術比他好,但會被拒絕。這讓他心情復雜。正是因此,他慶幸自己高考出色,但也希望充實自己。
針對此事,21世紀教育研究院熊丙奇認為,這一“吐槽貼”折射出名校畢業生的就業困境。受名校“學歷光環”影響,名校畢業生尤其是清北畢業生及其家人,對就業都有更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期待,當用人單位無法滿足這種期待時,就會產生巨大的落差與失衡,要么懷疑自己,要么懷疑學歷制度。
走出這一就業困境,必須破除唯學歷論、唯名校論,引導學生及家長,正確對待學歷、名校與就業的關系。國內高中和大學要重視給學生科學的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引導學生進行理性的學業與職業發展規劃。
熊丙奇稱,這名畢業生根本不了解就業行情,同時,還存在極強的“學歷情結”,認為進入“頂尖高校”就應該享有“頂尖薪酬”,這是極致的“唯學歷論”,不但會影響對自我的認知,還會阻礙自己的職業與事業發展。
清華畢業生平均薪資全國高校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發布的《清華大學2022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IT行業依然是清華畢業生的首選。
清華大學2022屆畢業生共8003人,與往年相比有所增加。其中,本科生3197人(39.9%)、碩士生2657人(33.2%)、博士生2149人(26.9%)。
整體而言,有35.4%的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比例和2021年相同。其中,出國(境)深造人數為566人,占畢業生總數的7.1%。相較2021年的517人和6.9%,有小幅提升。
而62.7%的畢業生選擇就業。其中,簽三方的占比達到了52.5%,較2021年的49.3%增加了不少。
從單位所屬行業來看,畢業生去向最多的行業,主要包括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教育,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等。
從本科畢業生就業行業分布圖中可以看到,三分之一的本科畢業生去向了IT業,第二多的去向是科研和技術行業。
從碩士畢業生就業行業分布圖中可以看到,IT業依然吸收了三分之一的碩士畢業生,而去向第二多的是金融業。
而拿到了博士學位的畢業生有36%去向了教育行業,另外有17.3%從事科研和技術行業。
另外,不久前,一家機構給出的2022年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顯示,清華大學畢業生平均薪資列全國高校第一,高達12225元;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生列第二,平均薪資達12180元。
編輯|何小桃 杜恒峰
校對|程鵬
資料圖,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九派新聞、界面新聞、清華大學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