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09 16:34:35
每經編輯|段煉 蓋源源
第一批奧密克戎感染患者逐漸轉陰,但咳嗽、胸悶氣短等癥狀仍在持續。
近日,“新冠后遺癥”、“白肺”“心肌炎”等成了新冠康復患者新的焦慮來源。“為什么轉陰后還一直咳嗽?我會不會‘白肺’?”“為什么轉陰后感覺心臟不舒服,我是不是心律失常或病毒性心肌炎?”
男子退燒第二天就上班
就診時已接近“白肺”
馬先生從事建筑設計行業,2022年12月底從外省出差返杭后就感染新冠出現了發燒的情況,生性要強的他只吃了一顆退燒藥,覺得自己燒退了、抵抗力好,第二天便返崗工作了。
不想接下來的幾天,他出現了反復發燒、劇烈咳嗽、胸悶氣急、頭暈乏力等癥狀,體溫最高至38.5℃,自行吃藥仍無法緩解,便趕緊來到浙大一院就診。
“就診后發現他氧合指數一直往下降,CT顯示兩肺廣泛滲出,已經快接近白肺,是嚴重的肺炎,立刻收治入院。”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教授介紹,馬先生入院后立刻對他進行對癥治療,同時進行保護胃黏膜、營養支持等治療。
“說實話,一聽到住院心里亂成一團,一方面當時工作上確實有很多事等我處理,另一方面想著病情這么重,能不能治好也不知道。”馬先生回憶,但他當時唯一能做的就是配合醫生治療。很快,病情就出現了轉機,治療三天后,馬先生的體溫開始下降并一直處于正常狀態,胸悶氣喘的情況也得到了較大改善,人也可以下床活動了。
2023年1月1日,精神狀態已經恢復到和生病前差不多的馬先生準備了兩面錦旗,送給了在他最危急關頭給予他專業醫療救治的醫護團隊。1月3日,他又托同事向醫護人員送上了兩束鮮花。
馬先生送來的錦旗 圖片來源:浙大一院
事實上,最近這幾天在浙大一院,每天都有像馬先生這樣肺部實變嚴重、經治療后情況好轉的患者陸續出院。6號樓A區7樓,原本就是感染病病區,主要收治各類肝病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患者。2022年12月18日,根據醫院統一安排,整體調整為新冠患者收治病區。“我們病區的患者,以老年人群為主,年齡最大的95歲。”盛吉芳主任介紹,治療團隊每天查房討論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同時進行抗病毒和基礎疾病治療,總體療效較為理想。
外賣小哥陽康后超負荷送餐
突發心臟驟停
像設計師馬先生這樣的危險案例并不止一個......
1月7日上午10點多,在湖南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星沙本部有一名外賣小哥,因為忽視基礎疾病,陽康后連續超負荷工作突發心臟驟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這名外賣小哥姓石,今年39歲,目前已被轉入心血管重癥監護室,暫時脫離生命危險。
據心血管內科副主任劉樂介紹,石先生原有冠心病,一直在醫院門診就診,本打算行冠脈造影檢查、支架植入術。
突發的疫情襲來,他去年12月16日也“陽”了,但一直堅持工作,經常給醫院的醫護人員送餐。7日上午10點多,他在送貨途中,突發胸痛加重,大汗淋漓,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在救護車上,急救人員行心電圖檢查,并通知急診科做好準備。
10點47分到達醫院急診大門,10點51分急診醫護人員接診,10點52分突發心臟驟停,考慮急性心肌梗死所致,急診科立即就地心肺復蘇。幸運的是,心肺復蘇術成功,心血管內科、介入科接力,立即行冠脈造影和支架植入術,術后轉入心血管重癥監護室繼續診療。
“陽康體檢套餐”爆紅
有公司半月銷售額或上億
據悉,2022年12月27日起,美年健康針對“陽康”后人群推出“陽康”安心檢標準款和特定款套餐,并在美年大健康官方商城、京東、拼多多、天貓、抖音等平臺上線。截至1月8日,在美年健康官網,其“陽康”安心檢套餐標準款已售16萬+件,特定款售出1萬+件。照此推算,短短兩周不到時間,這塊收入可能已經近億元。
“陽康”體檢套餐與普通體檢套餐有什么不同?據澎湃新聞報道,美年健康方面人士向記者介紹,普通體檢是根據不同年齡人群設置的全身各種疾病的早期篩查,“陽康”體檢套餐則是針對新冠可能會引發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免疫系統的癥狀而設置的深度篩查套餐,更有針對性。“普通體檢包含的檢項,如頸椎、腰椎、甲狀腺功能、腫瘤標志物等檢測,陽康安心檢則不涉及。”上述人士說。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313289
據記者了解,在眾多體檢項目中,肺部CT檢查需求更旺盛。以美年健康向記者提供的數據來看,2022年12月28日、29日、30日,美年健康集團肺部CT檢查分別達到1.8萬多、2.3萬多、2.8萬多人次,元旦后的1月3日及4日,美年健康集團肺部CT檢查達到7.5萬多人次。
“‘陽康’后有普遍咳嗽的現象,有的人擔心自己肺炎,還有的人失去味覺、嗅覺,‘陽康’之后并不代表你的身體機能已經恢復。”一位體檢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其內部預估體檢機構的套餐會熱銷到2023年上半年甚至一整年。
據不完全統計,除美年健康、瑞慈醫療、愛康國賓、慈銘體檢等企業針對“陽康”群體推出體檢套餐外,全國已有多地開設新冠康復門診,以上海為例,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新冠康復專病門診已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上海市兒童醫院也針對“陽康”后仍有咳嗽、咽痛、乏力、納差、焦慮、睡眠質量差等表現的兒童,開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兒童新冠感染中醫康復門診。
瑞慈醫療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陽康”套餐上線一周賣了36萬件,肺部CT檢查一周賣了14萬件。“雖然賣了幾十萬件,但我們正常體檢套餐的銷售量也是增長的,大家并沒有一窩蜂選擇陽康套餐,但對陽康后的身體健康狀況非常關注,我們全國63家門店都有CT機器,這些機器現在基本處于滿負荷運行狀態,選擇查一查肺部情況的客戶比較多。”
體檢者:做檢查求個安心
據紅星新聞1月4日報道,2022年12月中旬,青島的小沈感染了新冠病毒,她的癥狀包括發燒、頭疼、渾身酸痛。四天后,不適癥狀明顯減輕,但還有頭暈、味覺不敏感、胃口不佳等癥狀。之后,她雖然有些咳嗽,但慢慢好轉。
出現病情14天后,雖然沒有胸悶氣短的情況,但小沈依然去做了體檢。“怕肺有感染,也怕病毒影響到其他器官,想檢查一下放心,如果有影響也趁早治療。”小沈說,她當時正好看見當地某體檢機構的“陽康體檢套餐”,價格挺合適,便去做了。
小沈在2022年12月30日購買了價值399元的體檢套餐,并在第二天完成體檢。體檢時人不多,她沒怎么排隊,不到一小時就完成了體檢,但體檢結果要等待3-5天。
記者在這家體檢機構的官方公眾號上搜索發現,該機構共有7個“陽康套餐”在售,小沈選擇的套餐包括肺部CT、血常規、肝功三項、腹部彩超6項、肝紅素三項、腎功二項、尿常規、心肌酶三項、靜脈采血和營養早餐等內容,目前已售85份。此外,還有520元版“陽康安心檢標準套餐”、980元版“陽康安心檢升級套餐”,以及定價800元的“陽康升級套餐”,該套餐已售36份。除了“陽康套餐”外,該機構包括心電圖和肺部螺旋低劑量CT的日常體檢套餐價格為395元,和“陽康套餐”價格差別不大。
有一位網友在網絡平臺上分享了自己體驗的“陽康體檢套餐”,她在成都某私立醫院做的體檢項目包括心電圖和CT(不含膠片)。該網友告訴記者,(體檢)不能刷醫保卡,要排隊一個多小時,如果早上檢查下午出結果,下午檢查則是第二天出結果。這名網友稱,“感覺還是非常OK的。”
記者注意到,上述網友所去機構的“心肺檢查體檢套餐”分為兩種,其中優享套餐(肺部CT檢查、心電圖檢查)定價為180.8元,尊享套餐(肺部CT檢查、心電圖檢查、肝功能檢查、腎功能檢查、心肌酶、血常規)定價為320元。
當然,也有醫療機構的“陽康體檢套餐”定價畸高,被人懷疑這些檢查是否必要。據媒體報道,河南省職工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推出832.6元及1212.4元的兩種“陽康體檢套餐”。其中,1212.4元版甚至包括泌尿系統檢查。該體檢中心也由此被人質疑套餐價格偏貴,且某些檢查項目沒有必要。
哪些人需要“陽康體檢”?
有啥注意事項?
所有“陽”過的人都需要做體檢嗎?
據21世紀經濟報道1月6日報道,對此,浙江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腫瘤科副主任醫師饒遠權表示,并不是所有‘陽康’人群都需要體檢。“這些癥狀都是病毒帶來的機體損傷,病毒的清除與機體修復需要一定的時間。此時,對于一些特定人群,比如年齡較大的(60歲以上),或者合并自身基礎疾病(糖尿病、腫瘤、冠心病、慢阻肺等),還是有必要進行相關體檢評估,主要用于判斷經過第一輪感染,對心肺等功能是否造成損傷,指導后續進行相關康復治療。”
而對于當前醫院人滿為患,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饒遠權建議大家在檢查項目的選擇上要更有針對性,而不是前往門診增加醫療擠兌。“針對自身的基礎疾病以及現有的癥狀,再結合年齡與自身實際需要,進行體檢套餐基礎上的個體精準化項目選擇。比如仍有咳嗽、氣短、胸悶,那就重點評估心肺;如果非常焦慮,已經影響正常生活,身體倘若無明顯不適,可建議進行焦慮舒緩的心理評估干預。”
饒遠權還提醒到,不要在癥狀剛有好轉時就進行體檢,比較適合的體檢時間應該是明顯癥狀改善后的兩周后,“如果剛發病結束(比如高燒)就進行體檢,得出的檢查評估結果可能無法反映康復階段的實際情況。”
從目前醫院反饋的數據來看,來做肺部CT的患者大多數是輕癥的年輕人,而經檢查出現“白肺”的多為本身就有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因此已有不少醫生呼吁大家錯峰體檢,避免當下的醫療高峰。某三甲醫院從業多年的呼吸科醫生表示,“一般而言,‘陽過’后的患者,在身體未出現不適的狀況下,沒有必要進行系統的體檢。如果哪里不舒服,就去醫院找大夫對癥下藥體檢即可”。
編輯|段煉 蓋源源
校對|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錢江晚報、浙大一院、政法頻道、紅星新聞、21世紀經濟報道、澎湃新聞、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