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最新!北京:全域禁放煙花爆竹,舉報者最高獎2萬!央視網評:煙花的“禁”與“放”,是時候被正視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06 11:03:41

每經編輯 李澤東    

據央視新聞1月6日報道,按照《北京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規定》,北京市五環路以內(含五環路)區域為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區域。五環路以外區域,由區人民政府根據維護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劃定禁止或者限制燃放煙花爆竹的區域。從2020年以來,五環外各區結合禁放控制工作實際,不斷擴大禁放區域面積,陸續發布了區域禁放通告,從2022年1月1日起,北京市已實施全域禁放煙花爆竹。2023年春節期間,將繼續嚴格執行全域禁放政策。

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2022年9月28日,北京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圍內啟動了打擊查繳非法煙花爆竹專項行動,積極協調各部門、各單位密切配合,以“清查收繳、重點整治、卡口查控、破案打擊”為重點,堅持貫徹“查點上私售、查面上私存、查道路私運、查個人私買”的“四查”措施落實。專項行動以來,共查破案件121起,收繳非法煙花爆竹3410箱,處理147人(其中刑事拘留9人、治安拘留114人、罰款24人)。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下一步,北京市煙花辦將積極協調會同各部門、各區政府,采取“周密組織部署、強化宣傳發動、嚴厲打擊非法、全面排查隱患、嚴格禁放看護”等工作措施,全力推進全市煙花爆竹禁放管控工作。在此,提示廣大市民朋友,積極支持北京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遵守禁放規定,不違規燃放煙花爆竹(含冷煙花、兒童玩具煙花),自覺抵制非法煙花爆竹,積極舉報非法儲存、運輸和銷售煙花爆竹行為,消除身邊的安全隱患。對于舉報有功人員,公安機關將按照“每箱20元,最高2萬元”的標準予以獎勵。

央視網評:煙花的“禁”與“放”,是時候被正視了

另據央視網微信號,央視網評:煙花的“禁”與“放”,是時候被正視了。

年關將至,煙花爆竹的“禁”與“放”——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相比于過去,今年關于這一話題的討論尤其激烈。

一來是因為部分地方政府在陸續出臺新規,北京、遼寧、大連、山東東營等地規定可以限時燃放;更重要的是,慢慢走出三年疫情陰影的人們,渴望用一場煙花來迎接新的生活。

近三年疫情,每個人都不容易。人們壓抑了許久的郁悶心情,太需要一次徹底的釋放。正所謂“新年新氣象、好運好風光”,人們期待在春節這個萬象更新的日子里,借著節日的種種儀式感,來驅散陰霾、祈福祝愿。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熱鬧的爆竹聲,曾經是過年的“標配”,更是記憶中“年味兒”的氣氛擔當。作為一種辭舊歲、迎新年的傳統民俗,在很多人眼里,沒有煙花爆竹的新年是沒有“靈魂”的。

但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今年過年,尤其不應該隨意燃放煙花。當下,疫情仍未徹底遠遁,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發期,燃放煙花所造成的空氣污染,會加重病人病情。

在醫療資源緊張、血庫缺血的情況下,一旦在燃放煙花時不小心炸傷手腳、崩傷眼睛,不僅難以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治,還可能會加劇醫療資源的擠兌。


圖片來源:微博用戶

此外,燃放煙花還存在一定的消防隱患,每年春節前后,都能看到不少因為燃放煙花引發火災、爆炸等事故的新聞。

而今年春節,很多消防員也是剛剛“陽康”,出警救火對體力和精力的消耗巨大,沒必要讓他們冒著危險為部分人的“快樂”買單。 

圖片來源:微博用戶

隨著輿論的升溫,煙花的“禁”與“放”,已經成為了各地有關部門必須正視的公共議題。無論是繼續“禁燃”,還是適當地“開個口子”,各地政府都應該盡可能和民眾解釋清楚政策制定的原因和依據,回應公共訴求。

事實上,在輿論“兩極對立”的表象之下,政府政策并非只有“嚴格禁放”和“想放就放”兩個選項。

“禁”與“放”,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情況,大城市跟小城市有不同,山區城市跟沿海城市有不同,農村跟城市也有不同。對煙花爆竹的管理也可以有不同的維度,比如:全面禁放、特定時段許可燃放、特定地區許可燃放、由特定單位統一集中燃放等多種選項。

對于網絡上的不同聲音,有關部門不妨認真傾聽,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努力在各方訴求之間找到“最大公約數”,從而制定出讓盡可能多的民眾滿意的方案,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搞“一刀切”。

我們看到,面對群眾燃放煙花爆竹的呼聲,部分地方已經陸續調整政策,盡量在情與理中找到環保安全和尊重民俗之間的平衡。

例如山東東營、濱州明確,春節部分區域和個別時段可燃放煙花爆竹……從“禁燃”到“限燃”,這樣的緩沖更接地氣,也更人性化。

此外,在已經“松綁”的地區,有關部門也需要做好配套措施,比如嚴查劣質煙花爆竹、避免擾民、加強安全宣傳、做好消防應急預案等等。應對周全一些,爭議也就少一些。

如何讓民眾過一個安全健康又“年味兒”濃郁的春節?這是一道“既要又要”的難題。

當然,從更深厚的背景思考,春節是濃郁的中國民族文化的一種典型符號,鞭炮則是這一符號的顯著標志,如果以所謂“文明”或“安全”為由一禁了之,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從這一層面而論,“禁”與“放”不僅是一次對地方治理能力的小考,也是對民眾關切的及時回應,還是關于如何保護和弘揚民族文化的一個極有社會價值的議題。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網微信號、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疫情防控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一区二三区日韩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 | 青青青国产免费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免费啪视频日本美女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