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08 22:23:54
◎12月8日,13家企業共同簽署了《發起人協議書》,各方擬共同發起設立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21.28億元。
◎半導體授權分銷業務作為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天然具有溝通上下游產品、技術及信息的橋梁作用,是聯結上下游的重要紐帶。
每經記者 吳澤鵬 每經編輯 梁梟
今日(12月8日)晚間,深圳華強(SZ000062,股價12.48元,市值130.5億元)、香農芯創(SZ300475,股價20.70元,市值86.94億元)、華力創通(SZ300045,股價7.28元,市值48.24億元)相繼公告,參與共同發起設立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易中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天白天交易時間內,上述上市公司股票已有不俗表現:國內電子元器件分銷龍頭的深圳華強上午接近收盤時直線拉升漲停,下午有所回落,最終收漲5.14%;香農芯創則“守護”超過10%的漲幅到收盤。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印發《關于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出支持深圳組建市場化運作的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11個月后,交易中心成立,流通分銷環節在產業鏈中的價值可見一斑。
香農芯創在公告中表示,交易中心致力于打造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企業和產品市場準入新平臺,促進上下游供應鏈和產業鏈的集聚融合、集群發展。
根據相關公告,12月8日,13家企業共同簽署了《發起人協議書》(以下簡稱協議),各方擬共同發起設立交易中心,注冊資本為21.28億元。
股東層面,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投控)、中國中電國際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三家企業的出資占比最大,分別達到35.71%、17.86%、17.86%,深圳華強、華力創通出資比例均為3.57%,香農芯創則是1.79%。此外,目前正在IPO的深圳中電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港)也參與發起,其出資比例同樣是3.57%。
圖片來源:香農芯創公告截圖
據了解,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印發《關于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出支持深圳組建市場化運作的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打造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企業和產品市場準入新平臺,促進上下游供應鏈和產業鏈的集聚融合、集群發展。支持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企業入駐交易中心,鼓勵國內外用戶通過交易中心采購電子元器件和各類專業化芯片,支持集成電路設計公司與用戶單位通過交易中心開展合作。
此外,《意見》還提出,積極鼓勵、引導全球知名基礎電子元器件和芯片公司及上下游企業(含各品牌商、分銷商或生產商)依托中心開展銷售、采購、品牌展示、軟體方案研發、應用設計、售后服務、人員培訓等。支持開展電子元器件的設計、研發、制造、檢測等業務,降低供應鏈總成本,實現電子元器件產業鏈生產要素自由流通、整體管理。
記者注意到,今年5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深圳工業經濟穩增長提質量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加快建設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促進關鍵元器件供應量價穩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深圳華強、中電港、香農芯創均是國內電子元器件分銷的頭部企業。
對于上述《意見》中提及的內容,深圳華強在2021年報中也表示,這是首次在國家政策文件中明確將分銷商納入半導體產業鏈予以鼓勵和引導,這將鼓舞本土電子元器件分銷商進一步深耕、發展。
香農芯創在今日晚間公告中提及,半導體授權分銷業務作為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的關鍵環節,天然具有溝通上下游產品、技術及信息的橋梁作用,是聯結上下游的重要紐帶。
正在IPO的中電港也是總部位于深圳的企業,也是國內最大的電子元器件分銷商,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達到271.73億元。據中電港招股書介紹,電子元器件分銷行業承擔著上下游技術銜接、協助下游電子信息產業實現技術落地的重要任務,但行業存在資金壁壘、授權資源壁壘等進入壁壘,目前我國本土電子元器件分銷商營業收入規模仍較為有限,尚未進入全球第一陣營。
與此同時,電子元器件分銷產業鏈價值進一步凸顯。
中電港招股書稱,一方面,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供應鏈風險增加,部分國內電子信息制造企業因面臨供應鏈管制,無法采購部分關鍵電子元器件;部分企業因受貿易管制,無法向國外客戶銷售其產品。另一方面,5G、人工智能等基礎前沿技術,因電子元器件成本高企等因素,造成了上游原廠研發生產意愿低、下游客戶采購需求不足等不利局面。
12月8日上述上市公司股價上漲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嘗試聯系交易中心部分發起股東,但未獲進一步回應;此外,記者還聯系了深圳華強,同樣未獲回復。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7458123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