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03 10:13:23
每經編輯|張錦河
據央視新聞12月3日報道,隨著冬季寒冷天氣的到來,因整體用電需求上漲而供應不足,法國下周或面臨停電風險,可能影響60%的法國人口。
法國以核能發電為主,因法國能源運營公司重啟和修復核電站所需時間長于預期,從而導致法國核電供應不足,截至12月1日,法國的實際核電供應只能達到35千兆瓦,低于預期的40千兆瓦。
而據天氣預報顯示,法國巴黎下周大部分時間氣溫將降至1攝氏度。有分析人士稱,隨著寒冷天氣的到來,法國最早可能在12月5日出現停電風險。
法國政府表示,停電可能影響60%的法國人口。
央視報道,受對俄制裁反噬效應等影響,歐洲多國面臨能源供應緊張,天然氣價格屢創新高,加劇通脹壓力,不少行業因此遭受嚴重沖擊。德國醫院協會近期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平均每家醫院每年要多支出超過600萬歐元的電費和燃氣費。能源成本的飆升給德國醫院帶來巨大財務負擔。
位于德國西南部小鎮巴德薩爾茨希利爾夫的維魯斯·伯尼法斯醫院擁有60張床位,主要提供心理方面的治療。
醫院首席運營官托斯滕·迪默靈介紹,由于醫院所在的建筑年代久遠、墻體的隔熱性能較差,所以整體能源成本很高。與當地燃氣公司的長期供應合同將在今年年底到期,而在延期合同上,價格增長了近十倍。
維魯斯·伯尼法斯醫院首席運營官 托斯滕·迪默靈:能源成本占我們預算開支的大頭,所以我們必須盡快轉換到可以負擔得起的能源。眼下我們找到了一家區域供暖商,從明年1月起,支付差不多原來三倍的費用。
雖然仍要支付三倍的能源成本,但與十倍相比,已經是緩解了不少的壓力。
德國醫院協會主席蓋哈德·加斯日前表示,聯邦政府決定通過80億歐元的一攬子援助計劃,來防止醫院因高通脹和高昂的電力及天然氣價格陷入財務問題,但一方面相關措施采取得太晚,另一方面力度也有所不足,僅能保護部分醫院在短期內免遭破產風險。加斯介紹,目前德國有超過90%的醫院用天然氣供暖,而完全依賴天然氣供暖的醫院占到了60%。
當地時間12月2日,德國聯邦總理朔爾茨在總理府與德國多家大型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就俄烏沖突對德國經濟的影響交換了意見。
會議重點討論了減輕高通脹影響的措施,如提供通貨膨脹補償,企業可以向員工支付高達3000歐元的補貼,這筆款項可以免稅,而員工的實際收入損失可以得到補償。
與會者還討論了高能源價格的影響。
此外,與會者一致認為,德國經濟向氣候中和的轉型是一項重大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機遇,德國可以發展節能型、氣候友好型的技術市場。
這是德國總理府今年第三次舉行這種形式的會談,德國聯邦經濟部長哈貝克和財政部長林德納也參與了會談。
據參考消息援引法新社華盛頓12月1日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和法國總統馬克龍1日力圖緩和歐盟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緊張關系。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71436204
報道稱,拜登在白宮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稱,“我們同意討論切實可行的方法,從而使我們的方法同步,以加強大西洋兩岸的供應鏈、生產和創新”。
法國總統贊同這一立場,他肯定地表示,雙方將“使得其方法和議程同步,以投資關鍵的新興產業,如半導體、氫和電池”。
拜登否認了他想要通過投資在美國創造所希望的就業機會“損害歐洲”。
拜登說,“美國不需要為你們提到的立法道歉”,他指的是立法文本中有待糾正的“缺陷”。
拜登還補充說,“這一文本的原則是確保美國在供應方面不再依賴任何人,而且我希望歐洲也將會這樣做”。
在美國國會今夏通過了拜登重要的氣候計劃后,歐盟和美國之間的緊張關系加劇,該計劃預計投資42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采取的是補貼和減稅形式,主要針對可促進“美國制造”的電動汽車、電池和可再生能源。
這一計劃讓布魯塞爾和歐洲各國氣得跳腳,它們認為這些花樣補貼是“歧視性”措施,且“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
馬克龍認為,歐洲應“更快且更有力地發展”,爭取有和華盛頓一樣的“工業雄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參考消息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4397989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