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24 20:28:03
◎童裝企業安奈兒及多方與深圳市校服行業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擬利用各自的資源進行戰略合作,共同促進具有抗病毒功能的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在校服領域的應用。
◎安奈兒方面稱:股市抗病毒抗菌面料所使用的抗病毒抗菌制劑為水木團隊自行研發,生產工藝經過了長期與印染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所使用的生產設備屬于在紡織行業首次使用。
◎抗病毒面料技術的持有方是第三方公司水木接枝。今年8月,安奈兒與水木接枝成立合資公司,獲得該技術在童裝領域應用的獨家授權。相關技術已提交發明專利申請,但目前處于“等待實審提案”階段。
每經記者 王帆 每經編輯 文多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03073
疫情當下,有紡織企業試圖證明,能抗病毒的不僅是藥,還有衣服。
11月23日晚間,童裝企業安奈兒(SZ002875,股價10.78元,市值22.86億元)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多方與深圳市校服行業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擬利用各自的資源進行戰略合作,共同促進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在校服領域的應用,為保護兒童健康作出貢獻。24日開盤,安奈兒一字漲停,是公司近5個交易日來的第3個漲停。
安奈兒公告中的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自今年8月起在公司公告和互動易平臺被多次提及。據公司說法,電子束接枝制備抗病毒抗菌功能紡織品技術具有廣譜高效抗病毒抗菌、安全性和長效性的特征,屬于純物理消毒。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到,該抗病毒面料技術的持有方并非安奈兒,而是第三方公司水木聚力接枝新技術(深圳)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水木接枝)。今年8月,安奈兒與水木接枝成立合資公司,獲得該技術在童裝領域應用的獨家授權。該技術背靠清華大學,但產業化仍處于早期階段,三個月前才通過鑒定、檢測。相關技術已提交發明專利申請,但目前處于“等待實審提案”階段。
安奈兒11月23日晚間的公告顯示,根據協議,深圳市校服行業協會擁有眾多生產能力成熟、研發能力強勁、銷售渠道完善的會員單位(校服廠商),將積極推動和協助上市公司及相關方與其會員單位的溝通、合作,促進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在校服領域的應用。
那么,這項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技術,到底什么來頭?
據公司公告,電子束接枝技術運用電子束輔助接枝方法,實現了纖維素大分子與抗病毒單體間共價鍵結合,具有安全性、耐用性和廣譜高效抗病毒抗菌的特征,經過了擁有中國最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研究機構的權威認證。該技術制備的抗病毒抗菌產品屬于非釋放型純物理消毒,能夠解決抗菌劑脫落引起的安全隱患,有效防止紡織品出現二次污染。
今年8月起,安奈兒就密集公告,宣布開啟抗病毒面料的相關合作。
首先是8月17日,公司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安奈兒研發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奈兒設計)近期與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決定共同就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及其在兒童服飾領域應用的共性技術領域進行合作研究。
8月22日,安奈兒再次公告,安奈兒設計與水木接枝簽訂合資協議,雙方計劃共同出資1000萬元,設立合資公司深圳市安奈兒水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奈兒水木),兩方分別持股51%和49%。水木接枝授權安奈兒水木在抗病毒抗菌功能紡織品領域,無償使用其擁有的“利用電子束接枝技術制備抗病毒抗菌功能紡織品技術”以及“新型季銨鹽高分子抗病毒抗菌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其中在兒童服飾領域為獨占許可合作,許可期限為二十年。
10月26日,安奈兒再一次公布進展,稱安奈兒水木的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通過了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檢測,檢測結果,表明安奈兒水木獨有的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對痘病毒抑制率超過99%。
不僅是公告,安奈兒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也積極回復投資者關于該技術的提問,稱:“公司的抗病毒抗菌面料未來希望能夠在家紡制品以及防護服、口罩等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公司的抗病毒抗菌面料預計明年年初能夠量產”“圍繞公司的抗病毒抗菌面料,公司目前已經與成人服飾、醫療健康、醫療院感、清潔、校服類等多家企業洽談”。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到,安奈兒所述的電子束接枝技術在紡織行業早有研究。全國紡織系統的重要期刊《印染》雜志2010年第6期,曾發布一篇名為《紡織品電子束接枝加工技術的產業化》的文章。
此外,新冠疫情以來,科研機構和紡織企業在衣物面料抗病毒方面的研究也有產業化的先例。據報道,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陳宇岳教授科研團隊經多年科研攻關,成功開發了長效抗病毒抗菌紡織品,并已實現產業化生產。據報道,該科研成果采用了最先進的納米銀組裝技術,通過銀離子向纖維內部的定向滲透,再進行原位還原,實現了在纖維內部的納米銀組裝,從而有效解決了耐洗牢度這一難題,并實現了高效抗病毒抗菌功能。
那么,安奈兒本次抗病毒技術的獨創性又體現在哪?
11月24日下午,安奈兒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外有十余個課題組進行接枝技術研究,但是鮮少實現了產業化應用。公司抗病毒抗菌面料所使用的抗病毒抗菌制劑為水木團隊自行研發,生產工藝經過了長期與印染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所使用的生產設備屬于在紡織行業首次使用,在實現抗菌抗病毒功能紡織品的路徑上具有獨特性和先進性,無法輕易復制模仿。”
根據公告所述,電子束接枝技術的持有方并非安奈兒,而為水木接枝。安奈兒通過合資公司安奈兒水木獲得其技術授權。
不過,這項技術目前并未獲得專利。記者查詢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及多國專利審查信息查詢系統發現,水木接枝今年4月~6月提交了六項關于抗病毒紡織品和消毒劑相關技術的發明專利申請,目前全部處于“等待實審提案”階段。
安奈兒相關人士也向記者確認:“目前正在申請專利中,按照專利申請流程,專利申請過程中,其他類似技術無法重新申請。”
水木接枝的專利情況 圖片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及多國專利審查信息查詢系統截圖
記者還了解到,該技術背靠清華大學,三個月前才通過技術成果鑒定。《科技日報》今年8月曾報道,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上海主持召開了由水木接枝和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聯合承擔的“電子束接枝關鍵技術及安全長效廣譜抗病毒抗菌功能紡織品研究”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結果顯示評審專家“一致同意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另據報道,在今年8月25日舉辦的2022中國服裝科技大會上,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功能高分子首席科學家李景燁帶來紡織品科研重大突破,通過電子束接枝關鍵技術研發出安全、長效、廣譜抗病毒抗菌功能紡織品,助力新冠肺炎防治。
據安奈兒投資者調研公告,合資公司安奈兒水木的電子束接枝技術首席科學家也叫李景燁。
可以看到,這項技術的產業化仍處于早期階段,未來發展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安奈兒此前也提示風險稱:“電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目前仍處于測試改善階段,應用及市場前景尚待明確。”
對于目前相關業務開展的進展,安奈兒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水木接枝授權安奈兒水木無償使用電子束接枝技術,許可期限是20年,所以目前安奈兒水木能保證對該技術相關業務的持續性。安奈兒水木已經圍繞建設生產線開展工作,組建了核心運營團隊,完成了生產工藝技術方案、關鍵生產設備的選型與下單。對多種材質進行了測試,同時對工藝進行了優化。生產和銷售等工作都在按照計劃進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