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9 18:47:22
每經編輯 盧祥勇 蓋源源
從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北溪管道遭遇的不明原因泄漏事故仍在升級,瑞典海岸警衛隊稱發現了第四個泄漏點。
丹麥能源署此前證實,26日丹麥附近水域的北溪-2管道發現一個泄漏點,之后北溪-1管道又發現兩個泄漏點,分別位于丹麥和瑞典附近水域。
瑞典海岸警衛隊發言人對《瑞典日報》(Svenska Dagbladet)表示,瑞典海岸警衛隊在“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中共檢測到4處泄漏,而非此前報道的3處。四個泄漏點中有兩個位于瑞典專屬經濟區,另外兩個位于丹麥專屬經濟區。
丹麥國防部9月27日發布的航拍照片顯示的是一處“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點。新華社發(丹麥國防部供圖)
俄羅斯立案調查
稱泄漏點位于美控制區域
當地時間9月29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北溪”天然氣管道發生泄漏的地點,位于美國情報機構所控制的區域。
扎哈羅娃表示,“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事件發生在瑞典和丹麥專屬經濟區海域。他們都是北約國家,軍隊裝備著美式武器,而且這些國家也完全在美國情報部門的監控和掌控之下。俄羅斯對此將與美國進行交涉。
28日,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院表示 ,該院已就涉嫌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道的“國際恐怖主義”行為刑事立案,俄聯邦安全局據此展開初步調查。
俄聯邦總檢察院當日發表聲明表示,該機構針對“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遭破壞事件已采取措施。不晚于9月26日,在伯恩霍爾姆島地區發生了蓄意破壞沿波羅的海海底鋪設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的行為,對俄羅斯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俄聯邦安全局偵查部門根據刑法相關規定,對俄總檢察院提供的與“北溪”天然氣管道相關的涉嫌國際恐怖主義行為刑事案件展開初步調查。
9月14日在德國盧布明拍攝的“北溪-1”天然氣管道相關設施。圖片來源:新華社?任鵬飛 攝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8日表示,指責俄羅斯是“北溪”事件幕后黑手的一系列無端揣測是愚蠢荒謬的,俄方將堅持要求俄氣公司參與相關調查工作。俄副外長格魯什科同日表示,如歐洲國家提出請求,俄方有意考慮對“北溪”事件進行聯合調查,但目前俄方暫未收到類似信息。
瑞典方面對天然氣管道泄漏事件的調查目前已轉移到該國安全部門。瑞典安全局28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瑞典警方在檢察官辦公室指導下對案件進行了初步調查。瑞典安全局已接管調查,因為該案可能針對該國利益。聲明同時指出,不排除“外國勢力”是事件幕后黑手。
史上最大溫室氣體排放案例?
根據丹麥政府提供的官方預估數據,在最壞情況下,北溪管道泄漏可能導致7.78億立方米天然氣逸出。這使得北溪管道泄漏有可能成為史上最大溫室氣體排放案例。
斯坦福大學的氣候科學家杰克遜和退休的化學海洋學 家黑斯廷斯據此計算,這相當于約50萬噸的甲烷氣體被排入空中,將釀成有記錄以來最大的溫室效應。
美國歷史上已知的最大陸地甲烷排放案例——阿利索峽谷災難中,當時的甲烷氣體排放量在9-10萬噸左右。
圖片來源:看看新聞
這一次的北溪管道泄漏,相當于阿利索峽谷災難的五倍量級。
據法新社斯德哥爾摩報道,瑞典和安理會輪值主席國法國28日說,聯合國安理會將于30日召開會議,討論波羅的海的“北溪”天然氣管道可能因遭到破壞而泄漏一事。
瑞典 外交大臣安·林德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安理會現任主席國法國今天通知我們,俄羅斯要求就‘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一事舉行會議,本次會議計劃于30日舉行。”
報道稱,安理會輪值主席國法國隨后證實,會議將于30日下午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
發布會上,芬蘭一位部長突然暈倒
據俄羅斯塔斯社和衛星通訊社報道,芬蘭內政部長米凱寧當地時間9月28日在芬蘭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暈倒。
報道稱,芬蘭政府當地時間28日晚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北溪”天然氣管道事故情況。芬蘭總理桑娜·馬林、國防部長安蒂·凱科寧、外交部長佩卡·哈維斯托和內政部長米凱寧一同出席了發布會。
據俄衛星社報道,發布會進行過程中一名記者提問時,米凱寧暈倒。現場視頻顯示,周圍工作人員將其扶起并帶離現場。
芬蘭舉行“北溪”事故新聞發布會 內政部長突然暈倒,視頻截圖
米凱寧隨后在推特上表示,自己現在感覺良好,“由于暈倒,我不得不離開政府的新聞發布會。現在我感覺良好。”
編輯|盧祥勇 蓋源源
校對|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中新社、參考消息、財聯社、環球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