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專訪云從科技副總裁朱健:今天我們可能僅看到人工智能未來應用市場的1%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06 18:22:27

◎面對碎片化的應用場景,如何既滿足個性化需求又兼顧效率,云從科技副總裁朱健認為,效率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至少在相當長的時間段內,人工智能定制化是無法避免的。

◎面對當前公司仍處于“燒錢”研發階段,投資者可能會引發的盈利擔憂,朱健表示,隨著技術不斷進步,人工智能頭部企業解決盈利問題,根本沒有障礙。

每經記者 張寶蓮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劉慈欣的著作《三體》中有句話:僅靠生存本身是不能保證生存的,發展是生存的最好保障。

而被認為可推動未來經濟發展的人工智能產業,也已經發展到了全新的階段。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云從科技副總裁朱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人工智能產業正處于“二浪”時代的初級階段。“我們今天可能僅僅看到了人工智能未來應用市場的1%。”

今年,云從科技(SH688327,股價19.59元,市值145億元)宣布拓展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并在車路城協同開放平臺、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研發、硬件系統核心技術研發、智能座艙等方向重點發力。

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云從科技展示了其最新的AI領域布局——人工智能人機協同系統CWOS,針對AI應用落地的過程中將面臨哪些問題,公司切入智能網聯車賽道有何意義,AI發展與人類未來工作走向等話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云從科技副總裁朱健。

云從科技副總裁朱健。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碎片化應用場景下,AI定制化尚不可避免

提到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重要意義時,無法避免的一個問題是,不同的領域與需求下,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是碎片化的。面對碎片化的應用場景,企業提供的AI產品與技術算法也變得個性化與碎片化,在實際應用落地時,如何解決這一痛點?

朱健指出,目前AI滲透率是不夠的,AI發展建立在數字化、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較好的前提下。而在數字化、信息化尚未完成的行業,對人工智能的需求尚未展現出來。因此,現在政府大力倡導發展人工智能行業,把技術能力應用到更多的行業里面去。雖然AI目前并未飛向千行百業,但放眼未來,人工智能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而面對碎片化的應用場景,如何既滿足個性化需求又兼顧效率,朱健認為,效率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至少在相當長的時間段內,人工智能定制化是無法避免的。

如何解決需求側的差異化需求,對于人工智能企業來說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作為中國AI平臺型龍頭企業,云從科技在2017年著眼于“人機協同平臺”的研發,2020年正式推出全球首款人機協同操作系統CWOS。

通過提供人機協同相關算力、算法和數據管理能力及應用接口的底層軟件系統,云從CWOS操作系統迄今已經落地并布局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四大方向。這六七年里在不同領域內的技術積累,朱健稱之為“技術資產”。

在他看來,不同場景下的人工智能定制化開發中,技術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能夠在不同場景實現“知識遷移”。“技術資產”可以讓定制化開發在遷移過程中不斷降低。例如不同場景下的人證比對技術,不需要對算法做中心調配,而是在數據接口這一側做適配。因此,隨著技術資產的不斷積累與深厚,最初80%的定制化開發會變成20%的定制化開發。

此次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展出的云從“諦格邊緣智能盒”正是批量化實現AI應用落地的示例——搭載標準化算法與應用包,可以快速對現有傳統硬件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以AI模型、引擎及應用有機組合,綜合性能、功耗、成本、算力,標準、高效、低門檻地賦能千行百業。目前已應用在垃圾分類與加油站安全生產等領域。

其次是人工智能企業對自身算法技術不斷迭代,而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將推動效率的持續提升。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寶蓮 攝

朱健:人工智能頭部企業解決盈利問題,沒有障礙

今年,云從科技開啟了一項全新的業務——依托人機協同操作系統CWOS構建車路城一體化大腦,通過人、車、路、城數據的全融合,鑄就車路城一體化數字底座,構建“知、析、存、思、動”的車路城一體化大腦。

公開資料顯示,云從科技將圍繞智能網聯汽車核心業務,在未來三年內,實現三大成果:助力打造全國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小鎮,形成智能車聯標桿;研發低速無人車及服務機器人產品,打造網聯機器人與服務機器人孵化中心,加快產業鏈成熟度建設。

在朱健看來,進入一個全新的行業,有助于提升公司未來的營收與利潤,同時通過技術改變人們的生活,最終也幫人們擁有比過去更強大的優勢。另外,當前汽車的智能化到了關鍵的躍遷期,未來的汽車不僅是出行工具,對涉外環境而言,還是一款車輛信息、道路信息、城市信息的數據采集終端。當汽車開始智能化時,意味著它成為了一個巨大生態的融合。

今年5月,云從科技成為首家登陸科創板的AI平臺型企業。公司在2019年至2021年累計研發費用超過15億元,并提出預計在2025年實現盈利的目標——也是AI四小龍里首個提出明確盈利時間點的企業。

面對當前公司仍處于“燒錢”研發階段,投資者可能會引發的盈利擔憂,朱健表示,隨著技術不斷進步,人工智能頭部企業解決盈利問題,根本沒有障礙。“隨著單位成本越來越低,我們在單個項目上的盈利能力就會增加。公司首先會在具體的業務層面實現盈利。我們預測這個時間不會太長。” 

枯燥、重復、危險的工作將被AI取代

一方面,AI技術大規模應用為各行業帶來了效率和效果的提升,但是另一方面,AI的進入也意味著一部分工作崗位的退出。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2017年發表了一份長達160頁的報告,預測2030年前后,全球4億~8億的人口會因為自動化的到來而需要尋找新的工作。

AI的發展,或許將造成一部分對應領域的工作問題。面對這一長期引發爭議的擔憂,人工智能企業如何看待?

朱健笑了一下,他表示,AI技術的進步會讓一部分人面臨失業,但更多的是帶來機會。

他進一步解釋,目前人才市場存在一定的結構性矛盾。舉例來說,銀行在落地AI技術應用時,伴隨了一部分工作崗位的退出,但公司跟銀行同時在做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幫助釋放出來的人力進入新的工作崗位,幫助銀行更好地去定位客戶的需求,去幫助他們快速到達現場服務企業客戶、高凈值客戶,完成客戶相關需求所需要的流程。

AI在淘汰人力的同時,大量地節約了時間。以自動駕駛為例,在車上節約的時間可用于娛樂,也可用于辦公等。另外,AI取代的工作通常而言有一些共性,第一是極為枯燥,第二是完完全全重復,沒有任何新技能;第三是有一定危險性,“把人類從這些工作里釋放出來,不是挺好的嗎?”他說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人工智能 云從科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 五月天婷婷亚洲综合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79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在线免费看永久AV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