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每經熱評丨亞虹醫藥上半年營收僅9150元 應完善研發型上市公司退市規則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29 23:53:13

每經特約評論員 熊錦秋

近日,科創板上市公司亞虹醫藥(SH688176,股價11.82元,市值67.37億元)發布半年報,期內營收僅9150元,凈利潤虧損8961萬元。有股民吐槽,一家小賣部的營收都比這家上市公司多。

亞虹醫藥每股發行價22.98元,募集資金25.278億元,今年1月7日上市,上市首日即巔峰,開盤價20元即為歷史最高價,8月29日股價僅為11.82元。

企業的天職是經營,企業上市一方面可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但另一方面投資者也要追求合理的投資回報,半年營收還沒有一萬塊錢,這哪有上市公司的樣子,簡直有點兒戲,此類上市公司當然不受投資者待見。

科創板對科創企業高度包容,亞虹醫藥通過適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上市,即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40億元。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這套上市標準對企業營業收入、凈利潤都沒有任何要求,該類上市企業又被稱為研發型上市公司。

現在的問題是,假若研發型上市公司研發沒有成功,實際經營業務沒有開展起來,沒有為社會、為股民作出什么實際貢獻,甚至可能退市,而大股東、董監高等卻可能減持,那其獲得減持利益難言公平正當。

先看研發型上市公司退市規則。此類上市公司也適用“凈利潤為負+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及“凈資產為負”的退市紅線,但是自上市之日起第四個完整會計年度起適用。此類公司還有一條量身定制的退市紅線,研發型上市公司研發失敗,將步入退市流程。

再看研發型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的減持規則。公司上市時未盈利的,在公司實現盈利前,控股股東、實控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個完整會計年度內,不得減持首發前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第4個會計年度和第5個會計年度內,每年減持的首發前股份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

而科創板其他類型上市公司減持規則,是控股股東、實控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轉讓首發前股份。通過對比可發現,研發型上市公司與其他類型上市公司相比,其控股股東等減持時間,只是需要視不同情況推后幾個月而已,并未嚴格多少,科創公司盈利與否,其控股股東允許開始減持的時間差別并不太大,就是對減持數量有所控制。

現實中可能發生以下場景,研發型公司上市后,研發處于不溫不火狀態但卻難言失敗,基本沒有什么實際經營業務,按規則公司最起碼可在市場茍延殘喘到上市的第4個會計年度,然后可能步入退市流程,而公司控股股東、董監高等可在第4個會計年度減持。或者,研發型公司業務也可能開展起來,但僅僅越過“凈利潤為負+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的底線,在市場長期茍活,基本也是個殼公司,大股東等可持續減持。

知識、科技也是財富,讓科創人員在證券市場獲取相應利益理所應當,然而,這必須在兼顧廣大股民利益基礎之上,需妥善處理好兩者平衡。目前研發型上市公司通過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這套上市標準門檻明顯偏低,不利于保護投資者利益,科創公司大股東等權益過大。為推動和激勵科創板科技創新,同時最大限度保護投資者利益,筆者建議:

首先,應適當提高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的上市門檻。科創板上市公司不是純研發機構,而是要在市場以過硬產品競爭打拼、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企業,當然產品可以包括技術服務。企業沒有營業收入,很難判斷企業是否具有最基本的產品研發生產能力、以及持續經營能力。建議參照科創板前4套上市標準,對第五套上市標準附加一個條件:企業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4億元。

其次,完善研發型上市公司的退市規則。研發型上市公司應與其他類型上市公司一樣,自上市之日起,就適用“凈利潤為負+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凈資產為負”等財務類退市規則,不享受任何特權。

其三,完善科創板大股東等減持規則。對于未采用凈利潤標準上市的科創企業(即選擇第2、3、4、5套上市標準上市的企業),在企業沒有盈利之前,大股東、董監高、核心技術人員均不得減持,某年盈利越多,來年減持比例上限越高。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特約評論員熊錦秋 近日,科創板上市公司亞虹醫藥(SH688176,股價11.82元,市值67.37億元)發布半年報,期內營收僅9150元,凈利潤虧損8961萬元。有股民吐槽,一家小賣部的營收都比這家上市公司多。 亞虹醫藥每股發行價22.98元,募集資金25.278億元,今年1月7日上市,上市首日即巔峰,開盤價20元即為歷史最高價,8月29日股價僅為11.82元。 企業的天職是經營,企業上市一方面可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但另一方面投資者也要追求合理的投資回報,半年營收還沒有一萬塊錢,這哪有上市公司的樣子,簡直有點兒戲,此類上市公司當然不受投資者待見。 科創板對科創企業高度包容,亞虹醫藥通過適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上市,即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40億元。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這套上市標準對企業營業收入、凈利潤都沒有任何要求,該類上市企業又被稱為研發型上市公司。 現在的問題是,假若研發型上市公司研發沒有成功,實際經營業務沒有開展起來,沒有為社會、為股民作出什么實際貢獻,甚至可能退市,而大股東、董監高等卻可能減持,那其獲得減持利益難言公平正當。 先看研發型上市公司退市規則。此類上市公司也適用“凈利潤為負+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及“凈資產為負”的退市紅線,但是自上市之日起第四個完整會計年度起適用。此類公司還有一條量身定制的退市紅線,研發型上市公司研發失敗,將步入退市流程。 再看研發型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的減持規則。公司上市時未盈利的,在公司實現盈利前,控股股東、實控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個完整會計年度內,不得減持首發前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第4個會計年度和第5個會計年度內,每年減持的首發前股份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 而科創板其他類型上市公司減持規則,是控股股東、實控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轉讓首發前股份。通過對比可發現,研發型上市公司與其他類型上市公司相比,其控股股東等減持時間,只是需要視不同情況推后幾個月而已,并未嚴格多少,科創公司盈利與否,其控股股東允許開始減持的時間差別并不太大,就是對減持數量有所控制。 現實中可能發生以下場景,研發型公司上市后,研發處于不溫不火狀態但卻難言失敗,基本沒有什么實際經營業務,按規則公司最起碼可在市場茍延殘喘到上市的第4個會計年度,然后可能步入退市流程,而公司控股股東、董監高等可在第4個會計年度減持。或者,研發型公司業務也可能開展起來,但僅僅越過“凈利潤為負+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的底線,在市場長期茍活,基本也是個殼公司,大股東等可持續減持。 知識、科技也是財富,讓科創人員在證券市場獲取相應利益理所應當,然而,這必須在兼顧廣大股民利益基礎之上,需妥善處理好兩者平衡。目前研發型上市公司通過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這套上市標準門檻明顯偏低,不利于保護投資者利益,科創公司大股東等權益過大。為推動和激勵科創板科技創新,同時最大限度保護投資者利益,筆者建議: 首先,應適當提高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的上市門檻。科創板上市公司不是純研發機構,而是要在市場以過硬產品競爭打拼、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企業,當然產品可以包括技術服務。企業沒有營業收入,很難判斷企業是否具有最基本的產品研發生產能力、以及持續經營能力。建議參照科創板前4套上市標準,對第五套上市標準附加一個條件:企業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4億元。 其次,完善研發型上市公司的退市規則。研發型上市公司應與其他類型上市公司一樣,自上市之日起,就適用“凈利潤為負+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凈資產為負”等財務類退市規則,不享受任何特權。 其三,完善科創板大股東等減持規則。對于未采用凈利潤標準上市的科創企業(即選擇第2、3、4、5套上市標準上市的企業),在企業沒有盈利之前,大股東、董監高、核心技術人員均不得減持,某年盈利越多,來年減持比例上限越高。
退市 亞虹醫藥 業績披露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性爱网址久久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 |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 综合激情久久综合激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耥 | 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 |